管利蓉
?
構建“翔鄉樂園”特色課程實施
管利蓉
傳承鄉土文化理念逐漸引起教育界的關注,并且已成為培養學生愛國愛鄉觀念、提升國民素質的有效途徑。幼兒期是其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技能發展的關鍵期,對幼兒進行鄉土教育,將會對幼兒的健康成長起到重要作用。自2011年9月起嘉定區寶翔幼兒園開展了《幼兒園鄉土文化課程構建與運行的實踐研究》,逐步構建了“翔鄉樂園”特色課程內容。
為了進一步優化“翔鄉樂園”課程的實施,寶翔幼兒園開展了《立足幼兒基本經驗,開展“翔鄉樂園”特色課程實施的實踐研究》,在本課程的實施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
南翔鄉土文化資源豐富,如何有效地將社會資源納入園本化課程實施的過程,發揮其獨特的教育價值成為研究重點。基于遵循幼兒的基本經驗、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的兩大原則,我們以基地牽手為基礎,以幼兒親社會活動實踐為載體,關注幼兒親身體驗,內化對鄉土文化的認知,提升愛家鄉愛南翔情感的歸屬。
1.以實踐基地為抓手,落實“翔鄉樂園”課程實施的載體
在鄉土文化課程架構的實踐中幼兒所喜聞樂見的載體,在對南翔本土的文化歷史充分解讀的基礎上,通過多方溝通協調落實了與幼兒園牽手的四個實踐基地。
——上海古猗園以其悠久的歷史,怡人的美景聞名遐邇,是南翔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名勝。
——南翔老街是南翔最熱鬧的地方,古樸的街面,往來的市民,云集了富有南翔特色的小吃。
——蘇民學校是南翔教育文化發展的根源,其中的歷史文化陳列館更可以通過直觀的形式讓孩子感知南翔的過去及現在。
——金地格林世界小區現代化設施齊全,與軌交11號相鄰,居民生活便捷,是新南翔的象征,更是寶翔幼兒園所在的區域。
2.以親社會活動為體驗,拓展“翔鄉樂園”課程體驗途徑
基地的選擇為孩子豐富的親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了載體,通過課程安排將課程加以落實。
通過年級組常規教研策劃設計實踐活動方案,結合“翔鄉樂園”課程內容擬定本次活動的認知目標、情感目標,讓每一位教師對親社會活動的過程意圖了然于心,根據目標引領開展鄉土文化實踐活動,提升親社會鄉土文化實踐活動的目標指向性。
班級個性化資料的整理,活動開展后以班級個性的形式來呈現活動過程,讓每一次活動在幼兒心中和眼中留有可回顧再現的內容。比如幼兒自制的長卷繪畫表現自己觀察到的南翔特色;比如將幼兒的活動照片做成故事,圖文并茂地展現;比如教師匯總的PPT課件,運用動畫影像合一的效果增進幼兒在個別化學習中對南翔本土特色的進一步感知。
環境是教育的重要元素,幼兒園是孩子日常活動的主要場所,園所環境是孩子每天在園生活中直觀感受最頻繁的內容。在開展“翔鄉樂園”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關注園所環境建設,讓孩子眼里有特色環境,手里有特色材料,游戲中有特色內容。
1.富有鄉土文化韻味的整體環境,讓幼兒獲得初步的感知體驗
結合“翔鄉樂園”課程需要,精心設計幼兒園整體環境,一樓走道以南翔本土特色的環境裝飾為主,以孩子在南翔不同景點的活動照再現為輔,讓幼兒以直觀的形式感受家鄉的風土人情,名勝特產;二樓以鄉土風景名勝的拼版玩具為互動材料,讓孩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南翔本土的文化特色,再現自己熟悉的風景名勝;三樓以民間的鄉土游戲環境為主,鼓勵幼兒探索嘗試民間游戲的玩法,體驗弄堂游戲的獨特性。
特色主題活動室向孩子們展示了豐富的特色活動內容,呈現了“翔鄉樂園”課程走過的每一個歷程,其中有已經完成的親子特色活動作品、玩具,還在進行中的鄉土特色內容的建構,幼兒樂于參與的制作小籠的體驗活動等。多樣的富有南翔本土文化內容的呈現,讓孩子在互動的過程中對鄉土文化的各種體驗逐步內化為情感經驗。
2.南翔老街游戲情景的創設,讓孩子獲得游戲的社會性體驗
指南指出“人際交往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社會性發展的基本途徑;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的發展起來的”,以滿足幼兒的交往體驗,再現幼兒的認知經驗為主導,幼兒園創設了富有南翔本土特色的“南翔老街”戶外游戲情境。幼兒通過先行的參觀實踐積累生活經驗,了解南翔老街特有的鄉土文化特色,通過再現老街游戲情景的形式讓孩子來內化自己對鄉土文化及特色的認知,將游戲的過程轉化為快樂的情緒體驗,不斷提高社會性交往能力。
1.組建以課程研發小組為核心的“翔鄉樂園”課程實施核心組
為了增強對課程實施的監督和管理能力,及時對課程形式及內容進行完善,幼兒園成立了由園長領銜,園骨干、潛力教師為主的課程實施核心組。核心組每月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就本月“翔鄉樂園”特色活動實施的情況進行交流匯總,從是否滿足本階段幼兒基本經驗的角度出發,梳理特色活動內容形式上的亮點和不足,在此基礎上研討需要跟進和調整的策略,保障活動后續開展的有效性。
如在小班初期開展的親社會活動中,老師們感覺,小班的孩子對自己身邊的環境是最有經驗的,幼兒園是孩子新的生活場所,需要與幼兒架構起一定的經驗鏈接,所以應從熟悉身邊的環境出發來導入特色課程的內容,從感知幼兒園的鄉土氣息出發,逐步過渡到我們所在的小區,生活的家鄉——南翔。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和特點的活動設計與安排才能滿足孩子對鄉土文化認知體驗內化的需要。
2.實施以集體備課為手段的“翔鄉樂園”特色活動設計
針對教師活動設計上的問題,從弱化教師設計壓力的角度出發,幼兒園以年級組為單位兩周開展一次“翔鄉樂園”特色集體備課活動。教師們根據課程目標的定位,先行選擇活動內容,進行初步活動目標定位和環節設計,在備課組活動中,以幼兒基本經驗為主題,就內容選擇的適切性、目標定位的合理性、環節設計的科學性展開討論,達成共識,選擇出符合幼兒認知經驗和發展水平的內容,集體完善方案開展后續實施,在同一年齡段中各自實踐,教師根據本班孩子不同的經驗水平調整完善,在下一次備課組活動中匯總實踐情況,補充完善方案設計,逐步充實課程資源,目前幼兒園已經匯總梳理了不同年齡段的特色活動成熟課例集,減緩了教師活動設計的壓力。
3.開展以專家引領為主的“翔鄉樂園”課程優化模式
優化園本課程的過程中,幼兒園應借助外力,聚焦幼兒發展,邀請市級著名幼教專家定期指導“翔鄉樂園”課程的實施。每月一次的課題實地指導,在專家引領下共同解讀幼兒教育的基本問題來優化課程內容;每月一次的核心組實踐活動,在與專家的互動中,對話聚焦幼兒發展與園本特色內容的有效鏈接;每月開展的“專家門診室”活動中,學習市級優秀示范園的園本特色課程的實施情況和開展途徑,在資源分享中啟智創新,進一步思考基于幼兒經驗,推進幼兒發展的園本課程的新方法、新途徑。
追根溯源,幼兒的基本經驗是實施教育最本源的依據,在“翔鄉樂園”園本課程不斷發展和優化過程中,始終忠于教育最核心的對象——我們的孩子,幼兒園鄉土文化課程的發展最終的目標是推進“以幼兒為本的”人的發展,在這條路上需要潛心修煉,不斷追求……
(作者單位:嘉定區寶翔幼兒園)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08.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