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利光
(湖南城市學院 湖南益陽 413002)
?
【理論·探索】
論圖書館價值共識
●湯利光
(湖南城市學院湖南益陽413002)
圖書館價值共識的存在具有客觀性,知識信息的自由獲取是其核心內容,馬克思主義價值論是其形成的理論基石。在圖書館價值共識的形成過程中,應堅持和而不同的立場,信守普遍共贏的原則,高舉公平正義的旗幟,并始終慣徹圖書館價值的主體性原則。參考文獻22。
圖書館價值共識知識信息自由獲取普遍共贏主體性原則
自2008 年起,在我國社會意識形態領域掀起了關于“普世價值”研究的熱潮。人們就“普世價值”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其本質是什么或如何看待它等一系列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1]。盡管這一爭論目前還在繼續,且尚有“普世價值”肯定論、否定論、相對論之不同呼聲,但毫無疑問,它對圖書館價值構建的意義是極其深遠的。圖書館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產物,它是一種社會存在,圖書館價值的存在具有客觀性,圖書館價值觀同樣屬社會意識內容。“普世價值”觀念在很大程度上牽涉到的是一個價值共識的問題。圖書館價值能否普世?或圖書館價值能否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共識?如能,其路徑又是什么?等等。任何關注圖書館價值存在的人對此都不能等閑視之[2]。應該說,正確的方法是以馬克思主義價值論作指導,在實踐唯物主義的框架內構建圖書館人共同的價值觀。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既要合理接收西方價值論的精華,又要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促進當代圖書館事業快速健康地發展。
圖書館價值是圖書館存在的屬性和合乎規律的變化與讀者內在尺度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的性質和程度,圖書館價值共識就是人們對這種性質和程度普遍一致的認識[3]。
2.1幾個相關的概念:普世價值、普遍價值、價值共識
在討論圖書館價值共識之前,我們認為有必要對“普世價值、普遍價值、價值共識”等相關概念作一分析說明。
“普世價值”這一概念源于西方傳統文化,是指全人類的價值觀念。由于價值具有多元性和相對性,應該說那種適合全人類的絕對的“普世價值”觀是不存在的。它的提出,只不過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一種渴望。那種將本國社會制度當作“普世價值”內容強加于他人的作法是行不通的。同樣,那種認為“普世價值”名稱帶有濃厚的宗教救世色彩,而對其一概否定的作法也是不對的。在圖書館價值研究領域,回避對圖書館“普世價值”問題的研究也是不可取的[4]。“普遍價值”是指一些相對的,被大多數人認同的價值觀念的集合,它可以超越地域、宗教、國家、民族,其存在基礎是人類共同的人性,它隨歷史發展而逐漸形成,與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同時出現,它是人類永恒追求的目標[5]。價值共識,是指人們對某一事物價值的共同認識,它產生并決定于社會實踐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價值“共”于大眾倫理,識于“單一物和普遍物的統一”之精神,在民族文化家園中得以合法[6]。
這三個概念,盡管目前還存在各種不同的解釋,但我們認為其內在的邏輯曲線是統一的,即統一于人們的價值共識。圖書館價值共識的構建將有利于圖書館價值理論的完善,它既是圖書館價值研究不可規避的重要內容,又是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圖書館價值理念走向世界的必經之路。
2.2我們共享的圖書館
圖書館價值共識最基本的涵義是全世界所有的圖書館免費向世人開放,人們均可以不分種族、不論富貴與貧窮,自由享受圖書館提供的知識服務。圖書館學自產生至今,人們對圖書館本質的探索構成了它的生命歷程。從西方圖書館社會學派將圖書館界定為移植人類記憶或客觀精神的社會機構,到中國圖書館學家將未來圖書館界定為一種提供知識服務的機制[7-8];從阮岡納贊的圖書館學五定律到今天的數字圖書館,古往今來的圖書館學家們從來就沒有誰反對過圖書館共享這一價值理念。圖書館學是一門科學,科學無國界,圖書館學的全球化要求圖書館向全社會的人們開放。圖書館以收藏人類已有的知識信息載體并加工與傳播這些載體上的知識信息為己任,圖書館價值共識是全世界所有的圖書館滿足全人類對知識信息需求的同一程度或狀態。我們共享的圖書館實質上就是指圖書館物質價值中被世人廣泛認同的部分。當然,這是一個理想的狀態,要真正實現,還有一定的難度,其主要原因是不同國家的圖書館向別國的讀者開放存在著許多障礙,政治經濟因素與技術因素顯然是其關鍵。盡管如此,圖書館人還是應不懈地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奮斗,圖書館事業就是圖書館人在這種永不停息的奮斗中持續發展的。人類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所共有的,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圖書館理應無條件地為人類共享。
2.3圖書館人普遍追求的目標
圖書館價值共識不是圖書館有價值的事物本身,而是圖書館人普遍追求的目標。這一目標不只是某一個圖書館或某一類型的圖書館所追求的目標,而應是全球所有圖書館共同追求的目標,實質上它是圖書館精神價值的核心內容。目前,由多個國家聯合簽定的《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人類環境宣言》等等,實質上就是人們在承認“價值共識”存在的基礎上達成的共識。既然如此,我們完全也可以出臺一個“世界圖書館宣言”來推動全球圖書館共同價值觀的形成。圖書館價值共識作為一個時代圖書館人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它將使全球圖書館問題的解決成為可能,并有效地推動社會文明的進程,同時也維護社會穩定和發展,它體現了當代圖書館人的理想和信念。如果圖書館人放棄了對“圖書館價值共識”的追求,那人類自由平等獲取知識信息的理想就會無法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也就永遠只是一種空想[9]。圖書館價值共識是圖書館對人來說最終是必需的、有益的、美好的東西,“知識信息自由獲取”是其核心的內容,它反映了人類自由獲取知識信息的普遍基礎和必然走向。
2.4圖書館普遍遵循的規則
圖書館價值共識是全人類關于圖書館價值存在的共同的觀念,它是一種放眼全球,為了全人類的和諧發展而構建的圖書館價值觀。它超越時空、宗教和民族的限制,最具廣泛性、普遍性、恒久性。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人們自由利用圖書館的權利。這種價值觀不是為了某一個國家讀者的利益,而是為了世界各民族的整體利益。圖書館價值共識是一個以人為本、表達圖書館實踐活動主客體關系性質的哲學范疇,它是現實的圖書館普遍存在的對人的意義。
圖書館價值共識,實際上是指人們在圖書館實踐活動中應普遍遵循的行為準則。如“堅持知識自由獲取、讀者服務平等”,“尊重讀者權利與隱私”等,就曾先后被一些國家的圖書館組織宣布為圖書館價值的內容。在此基礎上,人們還作了許多具體的探索和總結,這更表現出人們追求圖書館價值共識的意向和意義。美國《圖書館權利法案》、國際圖聯《公共圖書館宣言》、中國圖書館學會的《圖書館服務宣言》與中國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等,實質上都是人們人為地制定的圖書館工作規則。我們認為作為圖書館價值共識的圖書館行為規則應該是全世界所有圖書館共同遵守的規則。其最佳形式是人們普遍遵守的國際圖書館法。當然,在這之前每個國家可以先制定各自的圖書館法,然后再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或國際圖聯(IFLA)在綜合各國圖書館法的基礎上制定國際圖書館法。只有這樣,圖書館價值共識才有可能得以廣泛地實現。
2.5圖書館價值多元基礎上的同一
真理是一元的,而價值是多元的。圖書館價值共識是圖書館價值多元基礎上的同一。圖書館應人類文化遺產的保存與人類對科學文化知識信息的需求而產生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不可能不產生一些共同的需求,從而形成一些共同的價值關系。對這些共同的價值關系的探索正是我們對圖書館價值共識的追求之所在。馬克思認為:“人比動物越有普遍性,人賴以生活的無機界的范圍就越廣闊。”[10]人的本質屬性是其社會存在性,對知識信息的需求是人之本性的重要內容。
上述幾種關于圖書館價值共識的涵義, 屬于不同的層次和角度,彼此之間有著內在的關聯,在圖書館理論和實踐中表現出不同的性質和意義。我們應注意它們的區別,不能將它們籠統地混為一談,否則就會產生邏輯混亂。此外,我們還要注意圖書館價值與價值觀、圖書館價值共識與圖書館核心價值等相關概念的區別與聯系。圖書館價值是圖書館價值關系存在的一種狀態,圖書館價值觀是人們對這種狀態的主觀反映;圖書館價值共識是人們普遍認同的圖書館價值觀,圖書館核心價值是維系圖書館存在并使之區別于其他行業的圖書館價值。圖書館價值共識包括圖書館核心價值,圖書館價值含蓋圖書館價值共識,它們之間是一個逐步包容的關系。
圖書館價值共識以人類對知識信息的自由獲取為其產生的源泉。對知識信息的自由獲取是人類追求自由與幸福的一種本能性反應,“每個人都是知識欠缺者”,“每個人都想獲取有用的知識”[11],“求知是人類的本性”[12],這些都是人之為人所表現出來的性質特征,它無需證明,天生就如此。圖書館收藏有豐富的知識信息資源,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利用它以滿足自身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本就是現實的關于人的哲學,是關于社會存在的學問,圖書館價值共識存在的理論根基主要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論。
3.1馬克思主義價值論對圖書館價值研究的意義
自20世紀80年代起,國內哲學界就開啟了對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研究,繼之就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是否具有普遍性進行了論爭。目前已達成的共識是: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其世界觀和方法論照亮了人們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普遍規律的探索之路。馬克思逝世一百多年來世界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化,但是所有這些變化都沒有脫離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價值論的形成和發展,大體經歷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奠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價值探索、社會主義價值實踐與理論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奠基和當代確立等階段。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勞動及“兩個尺度”、人的需要和利益、政治經濟學中的價值問題等,都包含著豐富的價值論思想。馬克思主義價值論關于價值的本質實際上堅持的是“關系——實踐說”立場,否定價值的“屬性說”[13]。馬克思主義關于消滅一切不公正社會制度、實現全人類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學說,代表了整個人類進步的理想和信念。馬克思主義價值論對圖書館價值研究的意義主要是提供了方法論的支撐,具體表現在實踐與唯物兩個層面。圖書館價值關系說與主體性原則實質上是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在圖書館價值研究中的應用。
3.2哲學價值論對圖書館價值形成的影響
除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外,其他哲學流派也無不關注價值論問題。否定其他哲學思想的存在,這本身就是反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價值論形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是與存在論、意識論并列的哲學分支。在西方哲學里,它一直有兩種不同的理論形式,一是以“觀念說”為核心的價值主觀論,二是以“實體屬性說”為代表的價值客體論。前者認為價值歸根到底是某種精神的存在,后者認為客觀事物本身固有屬性就是其價值所在[14]。西方哲學價值論,不管是主觀論還是客體論,它們都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西方國家圖書館價值思想的理論來源。如1986 年,美國就有學者提出“信息平等獲取、館藏平衡”應成為學院圖書館的價值標準;1997~1998年間,又有學者提出“服務、促進教育、公平使用” “知識自由、保護用戶隱私、尊重知識產權” 等應成為圖書館的價值。2000 年,Michael Gorman 出版專著《我們永恒的價值觀》,總結出了圖書館8個方面的核心價值[15]。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美國圖書館價值觀的主流思想大都是價值主觀論或客體論的不同表現,且他們更多的是關于圖書館價值存在的一種理念概括。
中國學者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立足于學科的高度,就價值現象的本質、發生和存在的基礎、價值意識表現形式和現實實踐形態等問題,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探討,從而確立了一個有當代中國特色的價值哲學研究框架[16]。應該說這一理論背景對中國圖書館價值研究產生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2008 年 10月,中國圖書館學會公布了中國《圖書館服務宣言》。其中,第一至三條闡述了“對全社會開放”、“維護讀者權利”、“平等服務”、“人文關懷”等服務原則;第四至七條分別就這些內容宣示了中國圖書館界的立場[17]。這一表述充分體現了現代信息社會人們獲取知識信息自由的權利,它是自由、平等的人文精神在現代圖書館實踐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圖書館價值構建已經擺脫了西方價值主觀論或客體論的束縛,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了圖書館價值實踐關系說的內涵。
3.3知識信息自由獲取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圖書館價值共識”存在的基礎是人類對知識信息自由獲取的需求這一共同的人性。圖書館以保存人類文化遺產、傳播知識信息為己任,這就足以說明圖書館價值共識的存在具有客觀性。“圖書館價值共識”是為世人所普遍接受和認同的、比較穩定的、具有一定的社會啟發性的圖書館價值判斷。東西方圖書館價值體系中都存在這種價值判斷。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圖書館價值共識”是存在的。人類對知識信息自由獲取的需求是“圖書館價值共識”存在的基礎。“圖書館價值共識”隨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而逐漸形成。它是圖書館實踐活動中人們通過相互交往而逐漸形成的共同的價值取向,它不是某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圖書館獨創的。“圖書館價值共識”隨世界圖書館事業面臨的共同問題而不斷成長。全球化是當代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在全球化的推動下,各國圖書館之間需達成全球性的共識,形成共同的圖書館價值理念。圖書館價值共識發揮作用的表現形式體現在人們對現實的圖書館普遍認同的價值尺度上。如作為主體存在的人對知識信息需求共同的、普遍的性質和特點,以及為實現各自需求而采用的相同工具或手段,還有表現出來的彼此相通的基本能力等。在圖書館實踐活動中,不同讀者之間的共同性要遠遠多于他們之間的差異性,“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18]。人類對知識信息的共同需求是圖書館價值共識形成和發揮作用的原動力。
馬克思主義從西方到東方,已走過了約150年的發展歷程,并已廣泛地被人民大眾所接受。在圖書館價值論的理論基礎中,馬克思主義價值論最具代表性、普遍性,且最深刻。馬克思主義價值論按照實踐唯物主義的原理揭示圖書館價值共識的本質,它以全面反映論為基礎闡釋圖書館評價和圖書館價值共識觀。知識信息的自由獲取實際上是圖書館人對馬克思主義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一科學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來構建圖書館共同的價值觀,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圖書館與人同在。
圖書館價值共識的形成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認同圖書館價值共識,本質上就是認同自己對知識信息自由獲取的普遍權利和責任。在當今開放知識環境下,這種權利和責任表現得尤為突出。具體而言,它要求我們在構建共同的圖書館價值觀時要堅持和而不同或求同存異、普遍共贏或互惠互利、公平正義及主體性等原則[19]。
4.1和而不同或求同存異
“和而不同”是我國古人在價值問題上確立起來的一種偉大智慧。將這一思想貫徹到圖書館價值共識的構建中,這就要求我們要大力弘揚當代圖書館價值的普遍存在性,同時又讓其個體特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圖書館價值共識問題上最容易出現的困惑是把圖書館價值共識與某種“西方圖書館價值”簡單地等同起來。顯然,這是走向了“因不同而不和”的簡單化和片面化。中國的核心價值觀體現社會主義本質,重在整體觀念,強調國家社會個人的全面價值提升,其落腳點是為人民服務;西方“價值共識”體現資本主義本質,強調個人的自由和權利等,其落腳點是個人。對于反對封建制度而形成發展的資產階級 “價值共識”,無產階級在爭取自身解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后,可以而且應當吸取這些價值理念中的合理因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突出中國 “特色”的同時,也蘊含著人類社會 “一般”的價值理想。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豐富這種價值觀,使它對于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發揮應有的貢獻和作用[20]。西方社會提出的 “價值共識”觀主要是崇尚 “自由、民主、人權、平等、博愛、法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崇尚“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1]。我們認為在中西社會價值觀中一定能夠找到圖書館價值共識得以存在的共同的思想意識。
4.2普遍共贏或互惠互利
在圖書館實踐活動中,所謂“共贏”,是指不同的讀者在同一圖書館價值鏈上的各自分享,其本質是讀者之間平等互利,各得其所。圖書館價值共識的本意和重點就在于關注讀者的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關系,尋求一種共贏的過程和效果。它最終的目的是追求圖書館活動主體的一種共同發展,是盡可能地使更多的圖書館用戶享有知識信息自由獲取的權利。應該說,只有實現“共贏”,才能彰顯圖書館價值共識的真正意義。
4.3公平正義及主體性原則
西方國家圖書館追求自由平等的價值觀,主要是盡其可能地兌現以個人為本位的自由,是一種對天賦人權——人的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的崇尚。在圖書館實踐活動中,這一價值追求曾極大地激發了圖書館人的活力,但過度的自由競爭必然帶來弱肉強食、兩極分化等不公平現象。從人類進步的整體高度看,它可以成為一種現實的圖書館價值共識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堅持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圖書館價值理念,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圖書館價值取向。
圖書館價值主體性原則即圖書館價值研究與圖書館價值確立應真正圍繞圖書館實踐活動中的主體——人而展開,在圖書館價值領域平等地對待各種不同類型的讀者及其需求,把讀者的權利和責任真正還給讀者自己。在主體性原則的框架內構建科學合理的圖書館價值關系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論在當代圖書館價值研究中的應用。沿此路徑,必將確立真正屬于圖書館職業自身的價值觀。
在圖書館實踐活動中,承認圖書館價值共識的存在,這并不等于就是在圖書館性質或作用的某個問題上獲得了唯一正確的、任何人都必須無條件服從的結論、標準和模式。圖書館價值共識的實現最終取決于具體的主體。
5.1共享圖書館使不同讀者的權利和責任得以均衡
在現實圖書館實踐活動中,即使某一圖書館向全世界的所有人免費開放,這也并不意味著不同讀者之間一定會形成共同的目標和規范。這就是說,圖書館價值的根據不在于圖書館,也不等于圖書館本身,共享圖書館也不等于共同的圖書館價值目標和規范。正如“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有用”、“少兒圖書館對少年兒童有用”,并不等于高校圖書館與少兒圖書館對一切人都是等值的,也不等于人們對二者的態度可以完全一致。正如圖書館發展歷史所昭示的那樣,事情往往是,越是被所有人都認為對讀者來說是好的東西,就越有可能成為圖書館價值沖突的誘餌。所以,我們應該從傳統圖書館整體和歷史的角度去理解各種不同類型圖書館的價值。只有當不同的讀者對圖書館存在形成了相關的、共同的權利和責任時,圖書館價值共識才得以實現。
5.2認可圖書館價值共識目標內部存在差異
馬克思主義價值論使圖書館價值共識得以形成。圖書館價值共識是圖書館人普遍追求的目標和結果。在圖書館價值領域,這種一般與個別、抽象與具體的矛盾,歸根到底也要用價值的主體性來解釋。就像圖書館保存人類文化遺產并提供給社會大眾使用,這一目標遠遠高于少兒圖書館的價值一樣。5.3認同共享圖書館和同一價值目標對共享圖書館和共同的圖書館價值目標的認同,這是落實和體現圖書館價值共識涵義的關鍵。圖書館價值共識構建是一個艱難的歷史過程,盡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20世紀末就想構建一份《全人類價值共識宣言》,并于2000年發表了一份《人類文化多樣性宣言》[22],但這并不是對圖書館價值共識客觀存在的否認。當代圖書館人為圖書館價值共識的構建與實施所作的各種努力必將推動當代世界文明的進程,傳統的圖書館事業也就在當代圖書館人的這種奮斗中前進與發展。
5.4語言的互通是圖書館價值共識形成的前提
最后,我們應該指出人類自然語言與圖書館專業檢索語言的互通是圖書館價值共識形成的前提。語言本是文化的載體,每種文化的核心都是一定的價值體系。各種不同的語言,相互之間雖有很大差異,但最終都能互譯交流,這就足以證明,人們在深層的思維方式、心理結構之間,都是有共同性的,有這種共同性,就會有共同的價值存在。正因為有這樣的共同基礎,人類文化才得以傳承,圖書館事業才得以延續,圖書館價值共識才得以實現。圖書館價值共識的構建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筆者的寫作也只是從哲學的角度就圖書館價值共識的一般問題進行探討。由于價值具有多元性,所以人們對圖書館價值共識的描述自然會出現多種形式,即就是說圖書館價值共識是圖書館實踐活動中主客體關系普遍存在的一種狀態。
[1][9]崔文,毛建儒.關于國內“普世價值”的研究綜述[J].哲學研究,2014(23):41-43.
[2]秋石.鞏固黨和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J].求是,2013(20):3-6.
[3]湯利光.論圖書館價值的本質[J].圖書館,2008(3):9-12.
[4]唐利如.“普世價值” 的理性解讀[J].紅旗文摘,2014(9):25-27.
[5]董晉騫.論普遍價值——與陳先達先生商榷[J].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10-15.
[6]樊浩. 中國社會價值共識的意識形態期待[J].中國社會科學,2014(7):4-25.
[7]霍國慶,孟廣均,徐引篪.西方圖書館學流派論評[J].圖書情報工作,1998(4):3-8.
[8]吳慰慈,董焱.圖書館學概論[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13,26 -32.
[10]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11]王子舟.圖書館學基礎教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2-3.
[12]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5.
[13]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年秋-1946年5月)[M].《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51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
[14]陸惠民.關于當代西方價值哲學的理論梳理及其評析[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01(6):10-14.
[15]Michael Gorman. The Value And Values of Libraries: A Talk given at the “Celebration of Libraries”. Oxford,2002.
[16]李德順.價值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357.
[17]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服務宣言[J].圖書館建設,2008(10):1.
[18]李德順,孫美堂.馬克思主義價值論發展探析[J].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6):5-11.
[19]李德順. 怎樣看“普世價值”[J]. 哲學研究, 2011(1):3-10.
[20]胡為雄. 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及其“普世價值”研究與論爭的回顧[J].湖北社會科學,2014(10):25-30.
[21]包霄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西方“普世價值”比較研究[J].科學社會主義,2015(1):80-85.
[22]李德順.價值論研究的幾個疑點辨析[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1-9.
(賴寧編發)
Research on Library Value Consensus
Tang Liguang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With free access to th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as the core content and Marxist values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existence of library value consensus is objective. The value consensus of library should be built not only by the principle of general win-win concept but also by the position of harmony. This can hold the banner of justice and the principle of subjectivity, which should always be carried thorough library values to the end. 22 refs.
Library value consensus. Free access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General win-win situation. Subjectivity principle.
2016-01-22
G251
A
1003-7845(2016)04-0008-05
湯利光,副研究館員,現在湖南城市學院圖書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