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勁方
?
試論領導干部在改革期個人價值實現與奉獻精神的統一
楊勁方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的影響越來越深入,它強化了等價交換和個人價值的實現權,弱化了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領導干部處理好奉獻部隊與個人價值實現之間的關系,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至關重要。
改革;奉獻精神;個人價值實現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場關乎軍隊未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整體性、革命性變革。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改革能否有力推動、落到實處,關鍵要看領導干部。作為深化改革的“排頭兵”,必須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奉獻精神,不斷強化用歷史使命感引領個人發展、用公心引領創新、用奉獻引領貢獻,不斷深入推進部隊改革的深化,不斷解決如何對待艱苦奮斗、進退去留、行使權力、利益得失等問題,實現個人價值實現與改革發展相統一。
人是社會中的人,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社會,個人的發展是由社會發展決定的,人的發展必須要融入社會發展中去,在社會的發展中實現個人的發展。個人的價值是在社會發展中體現出來的,包括個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所謂個人價值即對人自身的意義,也就是人在社會中創造滿足自身的需要。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導致個體利益多元化,給我們的干部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沖擊,如何強化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為主導,以個人的勞動創造和貢獻為評判個人價值的主要標準。建構個人價值的評判要放到社會、對集體、他人的作用和意義中去考量。
個人價值實現從根本上說是追求個人利益所表現出來的形式,個人利益是否獲得直接體現出個人的價值是否實現。個人的價值和奉獻都是統一于利益之上的,個人價值實現除了個人需求滿足,以及回饋社會之外,更重要的是對社會、集體事業的推進和貢獻。所以,個人的價值追求與奉獻精神是分不開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奉獻實際上就是一種融入社會發展中的,為獲得個人利益,同時推進社會發展的一種外部表現。我們的領導干部應該著眼于軍隊改革發展這個大局,以集體利益為核心,把握好個人發展、價值實現與奉獻精神的關系,立足于本職崗位,奉獻自己的才華和人生,實現完美的個人價值。
在當前深化軍隊改革的環境下,我們領導干部如何處理好個人的發展進步和價值實現,實現個人價值與軍隊發展相統一,在軍隊改革發展中奉獻自己的人生,要做到三個“始終強化”。
1.要始終強化“用改革使命感引領個人發展”的理念,依靠高含金量的政績鋪設進步發展之路
人是社會的主體,領導干部進步與否在于能否把個人的發展前途與新時期強軍目標緊緊聯系在一起,把創造政績定位在這一使命上,能否做到這一點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發展前途,更重要的是直接關系到軍隊改革的推動和取得實效。拋開使命謀仕途,背離大目標去追求小目標將會適得其反。領導干部只有緊扣使命定目標,才會有不竭的動力,才能謀取含金量高的政績和個人發展進步的空間。
⑴要強化謀長遠、起長效的政績意識,在深化改革和強軍中留下個人的濃墨重彩。創造政績,是事業的需要,也是干好本職工作的要求,職責使命把我們推到各自的崗位,就應該扮好應演的角色;創造政績的過程,也是展示聰明才智的過程,崗位貢獻越大,個人發展空間就越大;政績是評價和檢驗工作的標準,創造政績的過程是捶打、鍛煉能力的過程,也是認識事物、掌握規律的過程。
⑵要克服短期行為,防止急于求成、急于求榮。謀求政績的根本途徑是將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尊重部隊建設的客觀規律,腳踏實地的干好本職工作,找準創業干事的切入點。領導干部把分管工作放到全局上來設計,堅持功在當前,利在長遠。摒棄盲目攀比,搞“半截子工程”的做法;摒棄上面朝令夕改,下面無所適從的做法;摒棄今天部署任務,明天就要成果經驗,逼著抓落實的單位弄虛作假的做法。
⑶要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防止以零時觀念來干工作。當前是軍隊改革的關鍵期,面臨著“職務高的、年齡大的不愿走,而部隊裁軍有些同志需要走;文憑高、年紀輕的要求走,而政策上不允許走”這一現實矛盾。作為領導干部必須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來認識和處理這個問題。要繼續繼承發揚優良傳統,確保不抹黑,不丟接力棒,要高標準履行新時期新使命。正確處理好軍人職業的短暫性和軍隊建設長期性的關系,克服短期行為,真正做到上不愧黨,下不愧兵。
2.要始終強化“用公心引領創新”的理念,確保各項工作在更高的起點和層次上運行
政治工作的本質在創新,創新的根本在于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既是習近平同志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要求,也是推進我軍深化改革的客觀需要。領導干部無論分管哪項工作,都想在自己分管的工作上琢磨出點道道來,推出點新經驗來,這是值得鼓勵和提倡的。但是,創新必須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建立在有利于發揮政治工作職能作用的基礎上。這個創新必須是為公的,不能帶有功利主義色彩。
⑴創新一定要端正思想。創新反映的是一種精神狀態,體現的是一種精神境界,折射的是一種政治責任感。現實中我們的一些工作離了譜、變了味,說是創新,實際上是翻新,說是改革,實際上是改良,換湯不換藥。關鍵還在于把指導思想搞端正,要有激情,還要有理性,要有勇氣,還要遵循規律,切實把改革創新的基點定位在推動政治工作不斷發展上,而不是局限在圖個人政績上。
⑵創新一定要把握原則。在工作創新上,個別同志政治上不成熟,違背創新的基本原則,不受任何約束,什么規矩都敢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搞出很多花花點子。懂政策、守規矩是創新的基礎,如果丟掉政策法規,就失去了方向。要打破條條框框,但不能突破條令條例另起爐灶;思想要活躍,但不能超越條令條例搞轟動效應;落實要有標準,不能背離條例亂搞一套,所有改革創新都必須在條令條例允許的范圍內。
⑶創新一定要克服私心。講公心就是創新必須是有利于戰斗力的生成和提高;有利于政治工作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有利于部隊建設的新發展。從私心雜念中解放出來,突破習慣性思維的束縛,從主觀主義里跳出來,確立超越自我觀念;突破求穩怕亂的思想,從按部就班的工作運行模式中跳出來,確立加快發展的理念;突破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從自我服務和檢驗的怪圈中跳出來,確立服務龍頭的觀念;突破惰性心理的制約,從消極被動應付的局面中跳出來,確立實現新跨越的觀念。
3.要始終強化“用奉獻引領貢獻”的理念,始終把甘于奉獻作為我們領導干部的價值選擇和不懈追求
領導干部的特殊位置決定了要有比普通群眾更高的覺悟,更強的奉獻精神。這是地位所需,職責所系,領導干部應該始終把甘于奉獻作為自身不懈的追求,淡泊名利,淡化“官”念,淡化索取,不斷在奉獻中感悟責任,在奉獻中演繹高尚,在奉獻中成就非凡。
⑴要重政績而淡泊名利。追求仕途的升遷其實就是為了一種名分。個別同志“官念”較強,謀官的能力遠遠大于謀事的能力,喜歡吹噓自己、貶低別人,奉承領導、投機鉆營。重政績而淡泊名利要求我們工作時間越長,對事業越執著,當“代表”的意識越強,越保持昂揚進取的精神;要求我們在作出成績時,始終認識到,成績的獲得首先源于人民的力量,其次是黨的領導,最后才是個人。
⑵重事業而淡化“官”念。淡化官念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有的同志當官的欲望太強,整天盯著位置做工作,掰著手指排順序,掐著時間算提升。這些現象雖然是個別的,但敗壞風氣、污染環境、破壞形象。有的同志不能客觀地對待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認為“光靠傻干沒用”,一頭栽進“關系網”中,搞起不正之風,甚至在官場“潛規則”上做文章。在當前軍隊改革裁軍的背景下,留用就是重用,對職務不能放棄追求,但也不能強求,要把對職務的追求轉移到對素質能力的追求上來,形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為、貢獻和奉獻。
⑶重奉獻而淡化索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正常的,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標志,在這種背景下,要求人們只講奉獻不講利益是不合理的。但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干工作都要把奉獻放在第一位,都要始終把甘于奉獻作為價值觀和不懈的追求。從實踐看,伸手要的,往往得不到,埋頭苦干的,往往不吃虧。要形成一種“給鬧夜的孩子斷奶”的氛圍,把有限的待遇、有限的利益,留給默默無聞干工作的同志,盡最大努力滿足這些同志的愿望和需要。
[1]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學習讀本[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9年版.
[2]陳金泉.增強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J].解放軍報,2013(2).
[3]黃行文.信息化條件下部隊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對策[J].傳承,2011(9).
[4]麥金太爾,萬俊人.等,譯.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
(作者單位:武警昆明消防指揮學校)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8.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