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影
在咖啡中加入奶和糖,被華人稱為“咖啡加白”,白即指奶和糖兩種成分,慢慢地,人們將這種經華人改良的美味咖啡稱為“白咖啡”。
世界上有兩種人,喝咖啡的,和不喝咖啡的。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屬于哪一種,因為我是個咖啡不耐癥患者,喝了咖啡后,我會出現頭疼、心悸、皮膚癢等癥狀,甚至徹夜難眠。但是有兩種咖啡神奇地除外,一種是在越南喝到的帶有濃郁煉乳的越南咖啡,再有,就是產自馬來西亞的白咖啡。
白咖啡,對于一些人來說可能還有些陌生,它并不是指咖啡顏色是白色,也不是一種單一咖啡豆產品,而是選用了特等Liberica、Arabica和Robusta咖啡豆及脫脂奶精原料,經低溫烘培及特殊工藝加工后大量去除咖啡堿,去除掉咖啡豆在高溫碳烤過程中產生的焦苦與酸澀味,將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降到最低,最后形成的出品呈現淡淡的奶金黃色,口感爽滑,味道香醇,故得名為白咖啡。與越南咖啡類似,白咖啡因為奶香濃郁、滋味香甜,常常讓飲用它的人感覺不到自己在喝咖啡。據說當年林熙蕾第一次到馬來西亞拍戲,在網絡日記中大贊馬來西亞美食,就曾把白咖啡誤當作奶茶。
說起白咖啡,當然不能不提到馬來西亞的怡保,這里是白咖啡真正意義上的發源地和重要產區,白咖啡作為怡保當地的一種特產,已經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在中國人的馬來西亞旅行地圖上,必經的城市包括吉隆坡、馬六甲和檳城,卻很少有人會專門前往這個交通不太方便的內陸小城,但是假使你去過一次,恐怕就會像我一樣,被它獨特的魅力深深迷住。
怡保是馬來西亞霹靂州的首府,因當地盛產一種名叫“怡保”的有毒樹木而得名。19世紀末,怡保因為被發現擁有大量錫礦而興起,如今也是馬來西亞錫礦開采中心,有“錫都”的美譽。就像馬來西亞的海南雞飯、肉骨茶、福建面等知名美食一樣,白咖啡的誕生與發展也與華工下南洋息息相關。
當時,大批華人為了謀生,紛紛來到東南亞尋找生機,其中一部分就來到怡保地區的錫礦當礦工。由于勞作條件十分艱苦,每天要在日曬雨淋的惡劣環境下工作,極容易因為水土不服而患上感冒、傷寒等疾病,而那時的醫療設施又非常落后。后來,他們無意中發現野外生長的咖啡果具有預防疾病的保健作用,于是便開始在工作之余將咖啡果與一些野菜煮在一起,做成“咖啡野菜湯”,喝過之后可緩解一身的疲勞,還能提高身體的抵抗力,漸漸在華工之間傳播開來。有一天,英國礦主巡查礦場,意外地聞到陣陣咖啡香味,詢問后方得知礦工們在煮“咖啡野菜湯”,于是便向礦工們傳授西方煮咖啡的方法,礦工們從此喝上了西式咖啡。
隨著時間推移,咖啡在馬來西亞的影響逐漸擴大,喝咖啡成為當地許多家庭的傳統習慣。但當時很多華人并不喜歡苦澀帶酸的西式咖啡口味,他們便通過選配混合不同咖啡豆,在咖啡中加入適量的奶和糖,以及將高溫烘培咖啡改為中低溫長時間烘培等方式,來對西式咖啡進行改良,逐漸將其調制成最適合華人口味的咖啡。在咖啡中加入奶和糖,被華人稱為“咖啡加白”,白即指奶和糖兩種成分,慢慢地,人們將這種經華人改良的美味咖啡稱為“白咖啡”。如今,白咖啡作為馬來西亞的美食名片,已經漂洋過海,遍布全球,成為非常有特色的一款休閑飲品,而且因為其低熱量、低咖啡因的特色,尤其受到女性、中老年以及疾病患者的喜愛。
馬來西亞出產的白咖啡有許多不同的品牌,但“舊街場”這個名字卻時常被提起,并深入人心,被視為白咖啡的經典品牌。那么,“舊街場”這個詞匯又從何而來呢?事實上,作為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古城,怡保由城中流過的近打河分開,分為“舊街場”和“新街場”兩個部分,大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店鋪、建筑遺產和一些政府建筑都位于舊街場,而新街場包括新建筑、購物中心和住宅區等。
來到怡保,一定要去舊街場逛一逛,感受這座小城濃濃的文化歷史氛圍。圍繞中央廣闊的綠地操場,四周都是充滿復古氣息的舊式建筑,斑駁的墻面、古典的門廊、已經發黃的繁體字門匾,處處流露著恍如隔世般的時光穿梭之感,仿佛一下子回到半個世紀前。正因為這種獨特的懷舊味道,讓這里受到不少導演和明星青睞,許多電影都曾在此取景,如周潤發主演的《國王與我》、郭富城主演的《父子》、李安導演的《色戒》等,這里也是著名影星楊紫瓊的故鄉。
在沿街的一排老式咖啡館中間,你很容易發現一棟白色的歐式建筑,上面的招牌寫著“OLD TOWN WHITE COFFEE”。走進店里,與外面的滄桑、陳舊大相徑庭的是,里面裝飾一新,滿墻的藝術照片、幽暗的燈光、優雅輕柔的爵士樂,讓這里更像是一家歐陸風情的高檔咖啡館。翻開菜單,里面可以找到不少帶有馬來西亞特色的美食,如加央吐司、叻沙面、煎蕊等,當然,還有著名的舊街場白咖啡。上桌的白咖啡被盛裝在一個深色的印有“OLD TOWN”英文字樣的咖啡杯里,表面淺金黃色的泡沫十分豐富,覆蓋了咖啡的表面,端起來吸一口,滿滿奶香合著咖啡的香氣布滿口腔、鼻腔,待液體流到舌根,又體會到甜而香膩的滋味,幸福感油然而生,再多的旅途疲勞,在這一刻都顯得物有所值。
品嘗過正宗的舊街場白咖啡,在怡保古城不可錯過的節目就是在幾條古老的街道之間,尋找墻上的壁畫。立陶宛著名畫家恩尼斯先生來到怡保,以旅人觀察入微的心態,結合現場建筑物特色和當地人生活,在不同的墻壁上畫下了7幅巨型城市壁畫,為這座小城增添了濃郁的藝術氣息。拿上一份地圖,按圖索驥,尋找每一幅不經意出現在眼前的彩色壁畫,并仔細閱讀上面充滿哲學深意和樂觀精神的小故事,是每個有機會來到怡保旅行的游客最有趣味的活動。壁畫包括紙飛機、大蜂鳥、女孩與凳子和鳥籠、收廢品的老人、五包咖啡烏、采礦鐵船等,每一幅都很精美和富有創意。在青島,街頭會看到當地人用塑料袋打包啤酒,成為街頭一景,而在怡保,人們則用塑料袋來裝咖啡,可見咖啡在當地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要找齊這7幅壁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傍晚找到天黑,越找心越急,恐怕天色太暗看不到了,路上也遇到不少跟我一樣的游客,大家時而停下來交換信息。找到了其他6幅,最后一幅“老翁嘆咖啡”怎么也找不到,就在要放棄的時刻,突然發現自己回到了最初舊街場白咖啡館的起點,路燈下,那對面的墻上,不是正有一位老翁在笑瞇瞇地喝著咖啡嗎?
這就是怡保、舊街場與白咖啡的故事,你,是否也想去看一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