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雪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安徽合肥 230601
?
網絡流行語的社會化傳播分析——以“主要看氣質”為例
管 雪
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安徽合肥 230601
摘 要作為網絡空間一種特殊的語言符號和交際方式,網絡流行語因其簡單詼諧、感染力強備受網民關注。這些流行語或由網民自發創造,或源自影視作品,由微博大V等意見領袖關注引發全民參與,迅速在微博、微信、貼吧等社交平臺發酵,形成病毒式傳播。作為網絡傳播的一個鏡像,文章以“主要看氣質”為例,試圖歸納網絡流行語的傳播規律,為理解網絡傳播,形成對網絡語言的正確認知和態度提供借鑒。
關鍵詞網絡流行語;主要看氣質;社會化傳播;網絡傳播
日前,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網絡媒體語言中心等單位聯合發布的“2015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在北京揭曉,“主要看氣質”上榜。
“主要看氣質”以戲謔方式登場,引發網友高漲的參與熱情,使得曬氣質能夠成為一時間網友爭相追捧的流行語。
11月24日凌晨,臺灣歌手王心凌在個人微博發布全新專輯《敢要敢不要》,其中全新主打電音舞曲《少女的祈禱》封面為綠色背景的吃漢堡造型,一時間網友腦洞大開,評論紛紛,王心凌回復“主要看氣質”。短時間大批網友如法炮制,跟風曬氣質圖。
一石激起千層浪,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曬氣質”的狂歡中,該話題登頂熱搜榜。11月25日起,朋友圈紛紛以“主要看氣質”為題,po出自拍照,加入到“曬自拍”的大軍中來,朋友圈被“主要看氣質”橫屏。
網絡流行語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社交媒體的傳播推動。就氣質梗來說,“氣質圖”的傳播由微博平臺曝出,經微博大V的參與轉發調動起網民的參與熱情,微信、貼吧等相關社交平臺、媒體和商家的跟進造成全民關注的形勢,在此過程中,網民群體自發有意識的傳播直接使“看氣質”病毒式擴散至網絡甚至現實世界的各個角落。
2.1 觸發:微博“意見領袖”的引導
美國學者保羅·拉扎斯菲爾德曾于1948年在《人民的選擇》一書中提出“意見領袖”概念。在傳播學中,通常認為活躍在人際傳播網絡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觀點或建議并對他人施加個人影響的人物,稱為“意見領袖”。
自媒體時代,微博從發軔走向成熟,用戶不斷增加,深刻改變了傳統媒體時代的傳播方式,成為我國目前最重要的網絡輿論場,形形色色的意見領袖充斥其中,有一類實名認證的加V用戶,通常是專家學者、媒體人、作家、商界人士、網紅、娛樂明星等,在現實世界有一定的成就和社會地位,特別容易吸引粉絲關注,當其粉絲數量達到幾十萬、上百萬,甚至超過千萬時,就成為我們俗稱的大V。
在網絡流行語傳播過程中,微博大V們扮演了十分重要的“意見領袖”角色。“主要看氣質”自王心凌新專輯評論曝出,吳亦凡、佟大為、張庭、周鴻祎等知名演員、企業家大V紛紛發自拍、“曬氣質”,截至2016年1月6日,微博話題#主要看氣質#討論數達101.9萬次,閱讀量約5億次,一度位列熱搜榜第一。12月6日,演員鄧超在微博中曬出自己童年時與小伙伴的合影,并配文“其實氣質是一種天賦,謝謝。”此條微博引發粉絲的廣泛關注,粉絲評論9萬余條,點贊達58萬次。12月8日,TFboys成員王源發布#主要看氣質#配圖微博,一時間,該條微博的點贊數破46萬,評論數逾11萬次,轉發量超23萬次。
在微博平臺上,這些作為“意見領袖”的明星們,坐擁幾十萬甚至上千萬的粉絲,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網友的目光。在流行語的傳播過程中,微博大V的參與曬圖,引發了網民全面參與“曬氣質”的熱情,其在傳播中的巨大影響力顯而易見。
2.2 引爆:多平臺的曝光
在傳播過程中,傳播方式和平臺影響傳播的效果。移動互聯時代,網絡傳播的實時化、多元化和媒體交融性影響著網絡流行語的傳播廣度和力度,這一點是傳統媒體不可比擬的。“主要看氣質”的傳播途徑不止于微博、微信、貼吧等社交平臺,媒體的關注和商家的借勢營銷也是其傳播擴散的助推器。
1)微博、微信。“主要看氣質”緣起于微博,其傳播也由微博點燃,經微信朋友圈的“曬自拍”“曬氣質”等活動,公眾參與熱情高漲。
2)媒體。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普及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網絡流行語傳播由最初的網民自傳播進入“網民—媒體”復合傳播階段。自2012年“給力”登上《人民日報》以來,網絡流行語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重視,在門戶網站和網絡媒體上被引用的頻率也不斷增加。如新華網重慶頻道曾于2015年12 月5日發布一則標題為《主要看氣質!解密成渝高鐵“動妹”訓練 顏值極高》的新聞。可見,網絡流行語對社會生態的影響增大,網絡流行語的傳播也逐漸進入“網民—媒體”同頻共振階段。
3)商家。信息時代,注意力就是金錢。每一次網絡熱點都是商家借勢營銷的舞臺。號稱“別人家的策劃”的杜蕾斯,其廣告創意一向緊隨潮流,自2012年的北京看海的新鞋套始,這一次也沒有錯過賣萌的機會,發布蝴蝶結的氣質圖;微博有攝影工作室也借“氣質”吶喊:“聽說你們都要看氣質,XXX表示不服,應該看拍攝才對!”淘寶上也有商家打出“氣質”牌:“主要是氣質更值錢!”商家們以一種“刻意為之”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將“主要看氣質”推到了公眾的視野。
依托多平臺的重復洗腦,“主要看氣質”瞬間成為全面關注的焦點。
2.3 病毒式擴散:網民的“二次傳播”
意見領袖的多次重復激發網友的參與熱情,多平臺的廣泛曝光使流行語具備了洗腦式效果。事實上,在沒有社交媒體存在的過往,很難演變成一種人人爭相傳播和模仿的文化現象。
作為網絡交往的特有語言,這些流行語通過微博、微信、貼吧等重要的社會化媒體渠道,經由網民的有意識傳播,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地快速流行起來。
以微信平臺為例,“主要看氣質”的走紅,與微信流傳已久的接龍式游戲有著緊密關系。
朋友圈的“曬自拍”是一個接龍游戲,規則如下:朋友A發出一張自己的照片,標題為“主要看氣質”。如果有朋友點贊或者回復,就是中招。繼續游戲有兩種選擇,要么在朋友圈接著發“主要看氣質”的照片,要么給A發5.21元紅包。
這種接龍式游戲,一方面迎合了自拍黨的心理,另一方面,游戲機制的引入使得網友易于接受也愿意參與到活動中來。
除了微信接龍,網友在不同語境的有意識模仿、表情包的創造與傳播等也影響著“看氣質”的大面積爆發式傳播。
綜上,在“主要看氣質”的傳播中,擁有龐大粉絲基礎的“意見領袖”好比一顆火種,將網友的參與熱情激發出來,繼而被懷著不同心理的各種人放在不同的語境中開始發散,在傳播過程中,就像無數溪流匯在一起,形成了汪洋大海,最終如病毒般火遍了網絡。
網絡流行語內生于虛擬世界,由網民自發創造、傳播,是網絡交流的重要語言符號,是網絡社會生態的一種反映,能夠折射出一定時期網民的心理訴求和變化。
在流行語的傳播過程中,無論是創造者還是傳播者,無論是滿足公眾的情感訴求還是交際訴求,它生長于社交媒體,發展壯大于社交媒體,進而在虛擬世界乃至現實世界實現共同傳播。這種社會化傳播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公眾的欲望表達,促進了網絡語言的大眾化。
在分享、傳播流行語的同時,不難發現,網絡流行語的衰減和更迭速度是非常驚人的,從年度的網絡流行語評選中可窺見一二。對待網絡流行語,我們可以嘲諷批判,可以認可分享,只需明白其生長衰亡有一定的周期性,辯證、客觀看待即可。
參考文獻
[1]孫婧.2014年網絡流行語傳播特征分析[J].網絡傳播,2015(2):84-87.
[2]新浪微博話題#主要看氣質#[EB/OL].http://weibo. com/p/1008089a0569df1f212a1295c7b41953003cb6.
[3]駱昌日,何婷婷.近十年來我國網絡流行語的演變及傳播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08-115.
[4]朱曉彧,馮美.網絡流行語生成傳播機制探究——以“XX體”為例[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 (7):112-117.
[5]朱正香.網絡流行語現象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118-119.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3-0008-02
作者簡介:管 雪,所在院校為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