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笑冰成都廣播電視臺,四川成都 620021
?
廣播節目音樂編輯的素材分析
余笑冰
成都廣播電視臺,四川成都 620021
摘 要廣播行業至今已有較為久遠的歷史,雖在音樂編輯方面已積累豐富經驗,但對廣播節目音樂編輯素材方面的研究則相對缺乏。文章就廣播節目音樂編輯素材如語言素材、音效素材及音樂素材進行簡要分析,并就廣播節目經典老歌為例進行的較為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音樂編輯;廣播節目;素材分析;經典老歌
我國廣播音樂編輯活動是隨1923年我國境內首座電臺的誕生而相應出現,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我國廣播節目音樂編輯隨已積累下較為豐富的經驗,很多影響較大的廣播音樂節目也隨之出現,但尚未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理論體系,尤其在廣播節目音樂編輯素材分析方面的研究則更為缺乏。音樂編輯在廣播節目中極為重要,因此,對廣播節目音樂編輯素材分析十分必要。
廣播以聲音為其傳播符號,并按時間順序以節目為形式進行傳播,以電子技術為傳播手段的重要媒體。其具有宣傳、激勵、傳播新聞、溝通情況、傳遞信息、反映輿論、引導輿論、影響輿論、批評與監督、社會教育、社會服務及傳播知識等諸多功能。經典老歌僅是音樂范疇一個小分支,但一個廣播頻率便可恰當運用。從成都新聞廣播2000年推出的《瘋狂懷舊》節目到成都電臺2005年推出以懷舊經典音樂為類型化頻率的成都文化休閑廣播,經典音樂深入人心,在獲得高收聽率同時,在市場占有率和美譽度傳播上都取得了不俗成績。
1.1 語言素材
語言素材為廣播節目音樂編輯素材之一,也是廣播節目的一種主要表現手段與直接信息來源,包括新聞資訊、文化知識、生活百科及其他信息等[1]。漢語現代語言形式包括書面語與口頭語,但廣播語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口語與書面語。廣播節目語言素材主要具有兩大作用:1)使得廣播文字其內容魅力增加,即增加語言情感、節奏等;2)描繪事件、細節、情景等,因語言具有明確指向性,故在事實表述、情景描述及年代表達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1.2 音效素材
廣播節目中音效素材指的是除去語言與音樂之外的自然界及人類活動中產生的所有聲音,如人聲、雨聲、動物鳴叫、風聲、爆破聲等,將音效素材應用于廣播節目有助于節目真實性與情境性的增強。音效主要包括實錄音效、電子合成音效與擬錄音效三種類型。
1.3 音樂素材
廣播節目音樂素材可根據不同分類方法對其進行不同劃分,比如,按照其風格特點可分為流行音樂、搖滾音樂、爵士音樂、鄉村音樂、古典音樂及民族音樂等;按照其表現形式可分為器樂曲、歌曲等;按照擁有版權與否可分為版權與非版權音樂;根據其是否為原創可分為原創音樂與非原創音樂。廣播節目音樂素材主要具有以下作用。
1)對節目風格加以提示:各節目均有專屬的節目定位與節目風格,節目中音樂可使其主題及風格更為顯著。
2)增強節奏:不同音樂可對廣播節奏產生影響甚至改變其節奏。
3)對結構進行銜接與劃分:廣播節目音樂可發揮句、逗號的作用,推進節目進程。
4)對時間與空間加以界定:廣播錄播節目多為敘事節目,故會涉及時間、人物與地點,可以音樂加以描述。
5)表露及延伸情緒:情感是音樂的核心,其可對人類的喜怒哀樂悲思憂等加以表現。
6)描繪情境:音樂中可通過音色與旋律來描繪情景。
7)突出主題:每期節目均有其特定主題,可根據其主體來選擇相應的音樂。
8)預示作用:廣播節目中,音樂需隨語言轉折而產生相應變化,可將音樂變化排于語言轉折之前。
專業課本中我們可以看到,音樂要素指的是節奏、曲調、速度、力度、曲式、調式、和聲、旋律與織體,其中,節奏與旋律為最基礎項。節奏被稱為音樂骨架,節奏也決定了音的強弱、長短,若同一首樂曲其節奏發生了改變,也會大相徑庭,上述音樂要素在廣播節目音樂編輯中極為重要。比如,音樂編輯中對歌單進行編排時,可根據歌曲的情緒、節奏及活力值來對其具體出現位置加以安排[2]。李宗盛的老歌適宜獨處時候細細品味,各種樂器與美妙旋律的恰到好處配合,舒緩也好,疾走也罷,歌曲節奏總是牽引著聽眾的聽覺細胞跟隨歌聲一疊一落、一跌一起;而鄧麗君的歌曲則給聽眾以夢幻般的感覺,徘徊耳邊,經久不散。雖然音樂一直看似平和或緊張的節奏中改變其本身心情,卻是在向我們訴說一個個難以描述的故事,是深藏在我們靈魂深處的東西。又如成都文化休閑廣播經典946每年在張國榮祭日播放歌者生前作品,主持人通過微信、微博、QQ群、短信平臺等互動渠道與聽眾、歌迷交流,進而有效促進該廣播節目當下時段收聽率的極大提高[3]。
廣播節目使得音樂陪伴特質得以放大,使其伴隨性得以最大程度地體現。廣播節目中,音樂素材根據其不同分類標準可劃分為不同類型,經典流行音樂便是根據音樂所具有的不同風格分類而來。經典老歌其聽眾多為30歲到50歲且喜好音樂的人群,因而廣播節目音樂編輯中,編輯工作者可根據不同情境盡可能地為聽眾營造一個輕松快樂的生活氛圍,如此聽眾隨時開啟收音機,均可聽到經典老歌,從而使得音樂其所具備的伴隨性得以充分展示,讓聽眾日益愛上音樂廣播節目的伴隨。
參考文獻
[1]丁蕊.音樂類廣播節目編輯實例教學分析[J].華夏教師,2014(6):23.
[2]李錦蓓.用經典感動人生——從老歌在類型化廣播中的魅力看音樂元素在傳統媒體中存在的意義[J].黃河之聲,2013(19):96.
[3]李申建.類型化音樂廣播品牌推廣探析——以成都電臺文化休閑廣播經典946為例[J].中國廣播,2015(12).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3-0116-02
作者簡介:余笑冰,工作單位為成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