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術章 朱保華 王才范
?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與朝鮮半島海運市場現狀SWOT評估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
鄧術章朱保華王才范
摘要:山東半島與朝鮮半島經濟貿易往來頻繁,貿易數字逐年增長,兩地間的海上航線已經成為最為繁忙的國際航線之一。本文通過SWOT分析表明,山東半島與朝鮮半島海運市場的優勢在于中韓、中朝之間穩定的政治關系、經貿合作和完善的港航基礎設施,而劣勢主要集中在航線運力過剩、高素質航運人才短缺和落后的管理模式。與此同時面臨著中韓自貿區建設、東北亞經濟圈加速發展的諸多機遇,其未來發展中還需要克服國際經濟低迷和航運國際化的綜合競爭帶來的挑戰。
關鍵詞:山東半島與朝鮮半島;海運現狀;SWOT評估分析
山東半島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兩地之間有著悠久的交往歷史和良好的海上通航條件。近年來,在經貿交流態勢上呈現出雙邊互惠、共同增長的良好發展勢頭。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今天,海洋運輸越來越成為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山東半島與朝鮮半島海運市場存在的優劣,對尋求加強兩地間海運經濟合作的途徑,擴大區域間的共同經濟利益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1.國家間良好的政治關系和穩定的經貿合作
中韓自1992年建交以來,中韓不斷開展高層往來,增進互信共識,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兩國政治關系友好穩定地發展,兩國之間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都有進一步的突破,2008年中韓全面合作伙伴關系提升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10年中韓貿易突破2000億美元,2014年中韓雙邊貿易額已經達到2354億美元。中國繼續保持韓第一大貿易伙伴、出口對象國以及進口來源國地位。①
朝鮮自古就是中國的友好鄰邦,兩國建交60多年來,經歷了風風雨雨的歷練和考驗,雙方的經濟交流合作一直較為穩定和活躍。進入21世紀,朝鮮經濟不斷恢復和發展,中朝之間貿易規模逐步擴大,貿易形式逐步多樣化,中國成為朝鮮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據韓國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中朝貿易額為26.8億美元,朝鮮對外貿易總額為51億美元②。從2010年至2013年,雙方貿易額從34.7億美元躍升至65.6億美元,實現了快速發展。
2.港、航基礎設施完善
目前,山東全省已有港口24處,生產性泊位816個,港口總吞吐能力達到6.8億噸,初步形成了以青島、日照和煙臺港為主樞紐港,威海、濰坊港為區域性重要港口,東營、濱洲等中小港口為補充的現代化港口群。2015年,全省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13.4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402萬TEU。目前,山東省登記海船2688艘,總載重量3791081噸,運力總規模達到1.26萬艘,1596萬載重噸。完善的港、航基礎配套設施和較強的集散能力為山東半島與朝鮮半島之間海上運輸提供了重要基礎支撐。
1.航線運力過剩
中韓海運集裝箱貿易由33家航運公司承擔,均為經營集裝箱運輸的班輪公司,運營船舶近70艘、航線85條。中韓間客貨班輪公司14家,均為中韓合資企業,經營16條客貨班輪運輸航線,山東半島共占9條航線。目前,兩地間總船舶運力過剩,局部區域運力密度過大,航線經營缺乏穩定性,運營中韓航線的班輪公司虧損居多。貨量不足的情況較為嚴重,部分中韓航線船舶閑置,因此消除過剩運力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高水平航運人才短缺
作為海員大省,山東省的海員數量和外派海員數量均居全國首位。截至2014年上半年,山東注冊海員已達10.8萬人,各類船員服務機構共97家。但隨著航運技術高科技化與信息化的飛速發展,高素質船員,尤其是能夠勝任操縱大型集裝箱船和特種船舶的無限航區高級船員嚴重短缺。另外,各航運企業重使用輕培養,相關航運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也不夠強,難以跟上現代航運發展的步伐。加之山東缺少相對較大的國際航運中心,造成有限的人才外流,所以當前普遍缺乏現代航運管理的高端專業人才。
3.航運經營管理水平落后
山東省內很多航運企業多是由傳統的運輸業改制而來的,運力規模普遍偏小,單船噸位偏低,在管理方式上原始落后,資金的運作模式也較為簡單,不具備規?;洜I的構架和競爭優勢,航運專業化、系統化、信息化以及鏈式服務水平不到位,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也相對滯后,與航運相關的電子商務平臺還沒有形成互聯互通,多數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難以適應高效、高質量的現代化航運市場。
1.自貿區建設的利好
2015年6月,中韓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中韓自貿區將成為未來我國參與亞太多邊化區域貿易平臺的基石。中韓自貿區建立以后,給兩地貨物貿易的流通帶來便利。強力的物流基礎和良好貿易政策,再加上山東各地附加政策、環境、功能的優勢,中韓自貿區的批復一定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有力促進朝鮮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的貿易以及海運市場的發展。
2.東北亞經濟圈建設進程加快
目前,東北亞地區在經濟上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正在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實現不僅能為區域內各國提供了更多經濟發展良機,而且更能通過經濟合作為各國創造互利互信的穩定周邊環境,促進各國更快發展。中、朝、韓三國處于不同的發展層次,在地區分工體系和國際貿易體系中處于不同的戰略位置,三邊經濟合作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加快東北亞經濟圈發展進程可以簡化物流體系,提高各國物流體系運行的效率,大大促進各國貿易發展。
1.宏觀經濟不景氣,航運市場低迷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全球國際貿易持續下降,朝鮮半島經濟疲弱,中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常態,制造業需求下滑,原材料進口受到抑制。近幾年,國際航運業持續低迷。截至2016年初,波羅的海指數BDI屢報歷史新低,航運業陷入深度調整期。業內人士指出,2016年航運業仍將持續低迷。在不景氣的國際航運大背景下,大部分船公司、港口企業和航運服務企業整體經營情況也不斷惡化,很多處于業績虧損、生存困難的境地。
2.國際航運市場競爭加劇
長期以來,國際航運市場一直被少數經濟發達國家和傳統海運大國所壟斷。隨著我國航運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外國航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也不斷加快。這些國際知名船隊有著優良的運力結構、船舶技術裝備、船舶營運性能以及先進的營運管理模式,在航運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能力。在航運人才培養方面,一些東南亞國家迎合國際船員市場中對高素質高級船員需求增加的趨勢,不斷加大海員教育與培訓投入,使他們的船員的數量和質量均具有較高的競爭力,對我國航運人才的輸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
1.加強運輸企業的市場預測和研究能力
在低迷的航運形勢下,一些國際航運巨頭尋求滲透到山東半島和朝鮮半島之間的航運市場以改善他們的市場業績。對此,位于兩個半島的航運企業應在聯合運輸、艙位租用、艙位互租、共同派船、設施共用等各個方面實現合作,在運營成本保持不變的前提下擴大航運企業的服務覆蓋,提高自身的航運市場競爭力。同時,加強市場預測和研究是必要的。航運公司的相關部門可以將日常搜集的相關數據為航線規劃、船舶調度、貨物收集和定價提供參考。例如,市場部可以跟蹤。分析和評估航運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2.加強航運企業之間合作
目前,全球航運業已經接近成熟和飽和狀態。運輸能力過剩、船齡年輕化、現代化是航運業的發展趨勢,同時投資巨大,投資回收期長和專業化等特征也越來越明顯??鐕竭\公司力量的參與促使區內的航運公司團結起來面對挑戰。因此,對于許多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來說,應當加強信息交流與互信,實現合作共贏。
3.制定全面的物流服務和多樣化的操作
貿易類型的多樣化,運輸類型也往往是多樣化的。綜合物流服務的焦點是所有者的貨物。綜合物流服務可以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全面的服務以滿足他們節省運輸成本和運輸時間的要求,如包裝、發貨、保管、倉儲、運輸、配送等商品流通的全過程的綜合物流服務。因此,盡快建立現代綜合物流體系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戰略。這既是日益完善的市場機制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所推動的結果,也是航運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4.加強和完善航運市場的監管制度
市場監督是航運業正常發展的保障。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朝鮮半島上的各級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及港監、船檢等執法部門應加大執法力度,確保國家各項政策法規的貫徹落實,同時依法加強市場的監督管理。設立專門的市場監督管理機構,實行統一的檢查監督,以指導和規范政府的行政行為和生產經營者的市場行為,杜絕亂收費現象的發生,合理降低企業負擔,確保市場競爭的公平和有序。
引文注釋
①張世和.韓國經濟復蘇與國際經濟合作[A].東北亞地區和平與發展第9次國際學術會論義集[C].2013.
②蔡旭.東北亞經濟發展與地區合作[A].第二屆東北亞智庫論壇論義集[C].2011.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12.005
作者單位:(山東交通學院海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