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艷紅
(安徽師范大學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徽 蕪湖 241000)
?
失戀大學生心理咨詢的個案分析*
沈艷紅
(安徽師范大學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徽 蕪湖 241000)
摘要:來訪者因失戀而情緒低落、學習效率下降前來咨詢。咨詢師判斷來訪者為一般心理問題,運用合理情緒療法進行5次咨詢,來訪者情緒好轉,學習效率提高,食欲下降、入睡困難等癥狀基本消失,取得了比較好的咨詢效果。
關鍵詞:大學生抑郁情緒;失戀;合理情緒療法
自從《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撤銷了有關學生戀愛強制性規定后,大學生戀愛現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失戀成為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困擾之一。近年來關于大學生因情感問題而引發惡性事件頻繁發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當代大學生多數為獨生子女,具有較強的自主性,人際交往能力欠缺,挫折應對能力較弱,情感稍有不順易引發心理危機。有研究發現60%以上存在心理問題或障礙的學生表現在婚戀沖突上。本文運用合理情緒療法調整來訪者認知,改善抑郁情緒,取得了較好的咨詢效果,為類似問題的咨詢提供參考。
一、基本情況
來訪者W,女,24歲,安徽某高校在讀研究生,中等身材,臉色暗黃,身材瘦弱,衣著整潔,語速緩慢,聲音低弱。W出生于天津,父母均在一家外企工作,由于父母工作繁忙,W從小很少與父母溝通,在奶奶身邊長大,奶奶對W要求非常嚴格,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嚴厲批評她,逐漸W做事就特別小心謹慎,追求完美,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異,性格內向,很少與同學交往,無重大軀體疾病史,無家族精神病史。
W自訴一個月前與男友分手,分手的這段時間過得渾渾噩噩,經常以淚洗面,情緒低落,內心痛苦,經常自責,食欲下降,入睡困難,學習興趣降低。來訪者與男友是大學同學,均來自于天津,大一下學期兩人開始交往,整個大學期間感情都很穩定,大學畢業后兩人在不同城市讀研,來訪者希望他們畢業后都能夠回家鄉工作,而男友不同意,認為兩個人去哪里應該由男人決定,來訪者希望兩個人畢業后就可以結婚,但是男友認為自己還年輕,結婚離自己還很遙遠,只想過好當下的每一天。這兩件事的分歧讓他們的摩擦不斷增加,總是互相指責對方,來訪者覺得男友對自己的感情逐漸變淡。來訪者認為兩人分手主要責任在于自己,如果自己做得足夠好,男友就不會離開自己,感覺自己很沒用,連一段感情都不能經營好。
二、咨詢過程
咨詢師采用埃利斯創立的合理情緒療法進行咨詢,該理論認為引起情緒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們對事件的看法,所以要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他主張外界事件是A,認知是B,情緒和行為反應是C,因此該理論又稱ABC理論。在本案例中來訪者的男友指責并離開她,是來訪者產生情緒困擾的誘發因素,但應激源的存在并不會直接導致情緒困擾的出現,而是來訪者對男友離開她并對她進行指責這一事件的評價和信念引起了其情緒困擾。咨詢師通過與來訪者的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使來訪者意識到其信念的不合理性,并用合理信念替代不合理信念以達到咨詢效果。咨詢過程包括心理評估、領悟、修通和再教育四個階段。
(一)心理評估階段(第1次咨詢)
咨詢師通過攝入性會談搜集來訪者基本資料,建立信任的咨訪關系,初步確定其主要問題和咨詢目標,制定咨詢方案。來訪者因失戀而產生內心沖突,并因此體驗到不良情緒,沒有變形的內心沖突;不良情緒持續一個月,不能自行化解,未泛化;不良情緒反應仍在相當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基本維持正常生活、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抑郁自評量表標準得分為57分,略高于標準分(中國常模的分界值53分),說明出現抑郁情緒,以上幾點符合一般心理問題的評估標準。與其他問題相區別:第一,來訪者有睡眠問題和食欲下降等軀體癥狀,但自幼身體健康,未患過重大疾病,可排除器質性病變基礎;第二,根據區分心理正常和異常的原則,該來訪者主客觀統一,心理活動協調一致,人格相對穩定,自知力完整,沒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問題;第三,來訪者心理問題與失戀有關,由現實刺激引發,與其處境符合,沒有變形的內心沖突,可以排除神經癥性問題;第四,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僅局限在戀愛上,沒有泛化,且持續時間不到兩個月,社會功能只是部分受損,可以排除嚴重心理問題。最后與來訪者共同確定咨詢目標,近期目標是改變來訪者對于失戀的錯誤認知,能夠正確看待戀愛問題中的各種挫折,并從這種自責的狀態中走出來,身體功能和學習效率恢復正常;遠期目標是重建正確的認知模式,樹立自信,促進來訪者心理健康和發展,達到人格完善。
(二)領悟階段(第2次咨詢)
幫助來訪者領悟合理情緒療法的原理,引導來訪者將自己遇到的心理困擾用ABC模型展示出來,并使其進一步對自己的問題以及所存在問題與自身不合理信念關系的領悟,在更深層次上明白引起其情緒問題的不是外界事件,而是她對事件產生的不合理信念,最后給來訪者布置家庭作業,讓來訪者把每天想到的關于與男友分手的情境記下來,并根據ABC理論寫出誘發事件、相關信念和結果,檢查該信念是否合理。
【咨詢片段】
咨詢師:下面根據我給你介紹的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原理,用你自己的例子,嘗試歸納一下事件A、認知B、情緒和行為反應C分別是什么,好嗎?
來訪者:好吧,我試試看。我覺得A是“男友跟我分手”,C是“傷心、失眠、食欲下降、學習效率低下”,B是“都是我的錯,如果我做得足夠好,男友就不會離開,我有太多缺點,連一段感情都不能維持”。
咨詢師:你歸納得非常好。聽起來你的情緒是傷心,如果用0-100分對傷心的程度進行評估,0分表示一點都不傷心,100分表示傷心到了極點,已經無法忍受,那么你覺得哪個分數更適合你?
來訪者:50分吧,雖然很傷心,但是基本學習和生活還是能進行下去。
咨詢師:針對失戀這件事情,你的想法好像是“我不夠好才導致分手”,是這樣嗎?
來訪者:是的,如果我做得更好點,男友就不會離開我了。
咨詢師:有沒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導致分手呢?
來訪者:也許是對未來規劃存在太多分歧吧,兩個人如果不談未來,還是能夠愉快地相處。
咨詢師:聽起來你們對待一些問題的觀點不太一致。
來訪者:是的。
咨詢師:當你用新的想法“兩個人之間分歧太多而分手”來替代之前的想法“我不夠好才導致分手”時,你的情緒有什么變化?
來訪者:感覺還是有點傷心,但沒有之前那么強烈了。
咨詢師:如果現在讓你對情緒重新評分,你會打多少分呢?
來訪者:30分,感覺輕松很多,不再那么自責了。
咨詢師:失戀這件事并沒有發生變化,是什么讓你的情緒發生了改變呢?
咨詢師:你的領悟能力很強,你似乎已經意識到事件本身并不影響你的情緒,而是你的不合理信念。
(三)修通階段(第3、4次咨詢)
從來訪者家庭作業中的具體情境入手,找出不合理信念,并與來訪者探討不合理信念形成的原因及過程,通過啟發、誘導、反問等方式幫助來訪者與不合理信念進行辯駁,使來訪者放棄或修正原有的不合理信念,最終建立合理信念,減輕或消除情緒困擾。最終來訪者意識到,男友之所以和自己分手,并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而是因為兩個人的價值觀和戀愛觀不一致,在這種問題上并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兩個人的觀念不一致而已,建立合理信念之后來訪者能夠正確評價自己,不再自我貶低,情緒得到改善。
【咨詢片段】
咨詢師:這一周過得怎么樣?
來訪者:不想失戀這件事情的時候還好,一想到他我還是很難過。
咨詢師:兩個人這么多年的感情突然就斷了,確實會讓人感到很傷心。
各級各有關部門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時發布洪水預警,全面排查危險地區群眾,提前轉移受洪水威脅人員,有效保障了群眾生命安全。災區各級政府多方籌集資金,加大安置和救濟工作力度,保障了受災群眾基本生活。針對房屋損毀多、洪水時間長的實際困難,黑龍江省強化受災群眾集中安置與投親靠友安置,全力推進房屋修繕重建,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幫助群眾盡快返遷。由于“以人為本”始終貫穿于各個工作環節,大江大河洪水未造成一人死亡,災區社會和諧穩定。
來訪者:如果我沒有那么多缺點他就不會離開我,我連一段感情都維護不好。
咨詢師:你覺得男友是因為無法忍受你的缺點而提出分手的?
來訪者:他沒有直接說,但每次和他討論未來,他都說我杞人憂天,我希望畢業后就能結婚,并一起回家鄉工作。
咨詢師:對于這件事男友是怎么想的呢?
來訪者:他認為自己還年輕,結婚還很遙遠,只想過好當下每一天,可是每次他這樣說都會讓我很沒有安全感。
咨詢師:這樣看來你們的戀愛觀似乎存在一些差異。
來訪者:(略有遲疑)現在想想我們的戀愛觀相差太遠了,我總試圖和他一起規劃未來的婚姻家庭生活,而他一直都覺得應該活在當下,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四)再教育階段(第5次咨詢)
評估與鞏固咨詢效果,再次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對來訪者進行測試,結果顯示標準分變成42分,來訪者的抑郁情緒明顯改善。幫助來訪者在思維模式以及情緒和行為表現等方面重新建立新的反應模式,在今后遇到類似問題時積極應對,引導來訪者將所學的方法應用到生活中其它方面。
【咨詢片段】
咨詢師:你覺得現在的狀態怎么樣?
來訪者:好多了,雖然還是會難過,但是難過的程度不像以前那樣嚴重,持續時間變短,程度也減輕了。
咨詢師:那么你對失戀這件事的看法有什么變化嗎?
來訪者: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戀愛失敗了也不是我一個人的錯,我們之間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戀愛觀不一樣。
咨詢師:聽起來你對失戀這件事的解釋有了很大的改變。
來訪者:是的。開始我認為因為自己不夠好才導致男友離開,現在我意識到了是因為我們之間真的有很多地方不合適。
咨詢師:你的領悟能力很強,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可能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當挫折出現時你準備怎么去應對呢?
來訪者:在其他事情上也一樣,當出現挫折或失敗時,我不應該總是責怪自己,也要考慮一些外在因素,對很多事情來說,其結果往往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
三、效果評估
經過五次咨詢,來訪者自訴情緒有所好轉,睡眠和飲食恢復正常,偶爾還會想男友的事情,但心情平靜很多,不會像之前那么痛苦和自責,學習興趣恢復,效率提高。來訪者的抑郁自評量表(SDS)標準分由57分降到42分,提示抑郁情緒消失。咨詢師通過觀察發現來訪者情緒恢復正常,改變了錯誤認知,建立了合理的信念,能以正常心態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咨詢基本達到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鄒海蓉.如何引導90后大學生正確對待婚戀問題——大學生失戀的個案研究.領導科學論壇,2015,(19)
張文.合理情緒療法理論對失戀大學生擺脫情緒困擾的啟示.思想教育研究,2010,(5)
(責任編輯:陳九如)
A Case Study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fered to A Lovelorn College Student
Shen Yanhong
(MentalHealthEducationCenter,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Anhui, 241000,China)
Abstract:The visitor came fo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because disappointment in a love affair had resulted in depression and inefficient study. The counselor saw it was a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 and applied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for five times. As a result, the visitor took a turn for the better not only emotionally but also academically, with better appetite and better sleep.
Key words:depression; failure in love;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DOI:10.13585/j.cnki.gxfdyxk.2016.02.019
作者簡介:沈艷紅(1989-),女,安徽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師。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5337(2016)02-00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