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俊
(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江蘇揚州 225125)
?
農業科研院所科研經費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
王國俊
(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江蘇揚州 225125)
基于農業科研院所科研經費逐年攀升,對科研經費管理要求日益增高的背景,論述了農業科研院所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農業科研院所科研經費管理的相應對策,以期有效提高農業科研經費使用效率,確保科研工作健康發展。
農業;科研院所;經費管理;問題;對策
科研經費是農業科研院所通過各種來源渠道申請的、用于科學研究的經費,既包括中央政府、地方各級政府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縱向經費,也包括與企業之間合作的橫向經費,是農業科研院所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和保障。隨著國家、社會對農業投入的逐步加大,農業科研院所的科研經費也逐年攀升,對科研經費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科研經費管理工作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科研經費管理不僅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如何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已成為農業科研院所迫切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科研經費的財務管理工作就是要使用好、管理好、監督好科研經費,不僅要遵守國家的財經法紀,還要滿足單位科研工作的要求。加強科研經費的財務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提升農業科研院科研實力,確保單位科研工作健康發展,從而產生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1 法人觀念淡薄 目前,農業科研院所主要由項目負責人憑借其專業特長與科研能力,積極申報各類科研項目[1]。項目負責人申請回了項目,扣除稅金和上繳一定數額的管理費后,其余經費一般都由負責人自行支配。科研院所只是形式上參與其中,并無實際的控制和管理。項目負責人則認為,科研經費是以個人名義申請爭取來的,科研院所無權干涉具體的科研管理以及經費管理。在這種錯誤的認知下,項目負責人在實施項目過程中列支項目經費時,往往不按項目預算規范使用經費,導致項目經費開支混亂。尤其是橫向科研經費,通常列支了大量與該項目無關的費用,比如部分項目的招待費用占整個項目經費的比重過高,甚至存在將大量家庭開支也在項目經費中列支的情況,不僅嚴重影響了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還容易滋生腐敗,造成惡劣的影響。
1.2 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 農業科學研究一般具有研究周期長、季節性強、不可預見性等特點[2]。農業科研經費預算通常由項目負責人完成,而項目負責人一般不具備財務知識,不能科學合理地編制經費預算,只能夠憑經驗粗略估算,往往導致預算數與實際發生數差異較大。項目負責人通常“重申報、輕管理”,個別為了提高項目命中率,甚至捏造數據。另外,項目負責人與財務人員缺乏有效溝通,財務人員對科研業務知之甚少,未能參與預算的審核,對項目經費的科學性、合理性無法作出判斷,導致項目實際發生的支出與預算出入很大,導致項目難以實施。因此,科研經費預算流于形式,失去其應有的科學性、嚴肅性及嚴密性。
1.3 科研經費使用不規范 科研經費使用管理是農業科研院所財務管理的重點,既要確保科研活動順利開展,又要嚴格按照要求規范使用科研經費[3]。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科研經費使用存在很多不規范之處,具體表現為:首先,科研經費被擠占挪用現象突出,未能對科研經費實行“三專管理”(專賬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擅自改變經費的用途,將科研經費挪為人員經費或者辦公經費。其次,科研經費使用進度普遍滯后。部分項目由于國家下達經費時間延遲,導致經費使用相對滯后。例如:2014年某市級的項目經費于當年12月31日才到賬,導致該項目當年無法實施,只能延遲到下一年度。再次,會計核算不規范。通過項目經費審計發現,部分農業科研院所科研項目經費中存在利用虛假發票列支科研協作費、虛報勞務用工以及違規發放研究生補助等騙取項目經費的行為。不少農業科研活動在田間地頭進行,發生的相關費用無法取得正式發票而難以入賬,會計人員由于不熟悉科研業務,僅僅以票據是否真實、簽字是否規范等要素進行審核,無法判斷科研業務是否真實發生,使得會計監督大打折扣。
1.4 結轉結余項目經費管理不規范 由于缺乏相關的管理制度,已結轉結余項目經費管理不夠規范[4]。國家加強了對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經費撥付及管理模式也發生了變化,由一次性撥付及銀行賬戶管理改變為“零余額賬戶”的管理模式。在目前國家對科研經費的管理要求下,當年度沒有使用完的經費將被回收國庫,下一個年度撥付科研經費也很有可能相應被削減。在這種情況下,科研人員不是想法設法節約開支,而是千方百計支出。更有甚者,科研支出都沒有發生就提前支付項目開支費用、重復添置設備材料等,造成了科研經費浪費,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部分縱向項目已經結題并通過了驗收,但結余經費缺少有效管理,有的項目結余經費只有幾千元甚至幾百元,由于缺乏結余經費的管理,卻長期掛賬,每年結轉,無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部分項目負責人在已經結題的橫向合作課題中列支與科研項目無關的費用,造成科研經費使用效率低下。
1.5 科研項目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 首先,低水平重復購置固定資產現象嚴重,科研經費使用效率低下、流失現象嚴重。農業科研院所往往以科室為單位添置、管理固定資產,由于業務科室各自為政多、合作共贏少,難以實現資源共享,必然導致低水平重復購置固定資產,閑置現象嚴重,使用效率不高。其次,單位內部沒有建立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資產管理混亂。很多農業科研院所承擔了部分課題的子課題,承擔子課題的農業研究院所進行部分設備的采購,只負責使用,沒有在本研究院所登記資產,從而形成了賬外資產,等到子課題結束以后,這些設備也隨之“消失”。另外,部分農業科研院所主持協作課題,采購設備后分配給協作單位使用,在研究院所報銷發票登記資產,等到課題結束后,該設備歸協作單位所有,從而形成有賬務無實物的資產。
1.6 對科研經費的審計不到位 目前,實施階段性的審計是加強科研經費管理的有效措施,但是不少農業科研院所普遍不重視該項工作,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5]。首先,農業科研領導一般是搞業務出身,普遍不太重視審計工作,甚至錯誤地認為審計工作可有可無。其次,農業科研院所一般沒有單獨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即使有審計人員通常也是由財務人員兼職,審計的獨立性大打折扣。最后,農業科研項目通常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夠完成,部分項目需要跨越幾個會計年度,大部分都是項目實施結束后再進行審計工作,使得審計所需時間較長,即使發現問題也來不及整改。由于大多數農業科研院所不重視對科研經費的審計,從而嚴重制約了單位科研工作的健康發展。
2.1 強化法人觀念 針對目前項目組織管理法人觀念相對薄弱的現狀,農業科研院所應建立健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責任到人”的科研經費管理體制。農業科研院所作為科研項目的責任主體,應當擔負起相應的法人職責。在項目的立項、申報中,農業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部門應會同財務部門共同出面,幫助項目負責人在項目科研、預算等方面提供專業指導,促成其項目的成功申報。在項目經費到賬后,科研管理部門應會同財務部門密切關注項目的開展與實施,提供相應的指導。項目負責人切實感受到單位領導及相關部門對項目的重視,也會主動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管,切實做到按照合同規范使用經費,實施好項目。這樣,農業科研院所的經費管理才能進入良性循環,科研工作才能健康發展。
2.2 重視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管理 針對農業科研的特點,在編制項目經費預算時,課題組、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應該成立預算編制工作組。工作組主要統籌協調預算編制工作,每個部門應該從不同視角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針對相關的科研業務活動,進行精準分析,盡量使預算編制更加符合實際,確保科研活動順利開展。比如:財務人員可通過項目申請書熟悉研究的任務內容、計劃進度,以便于科學合理測算經費,使得項目能夠順利實施。實踐證明,經費預算是否科學、合理關系到科研活動能否順利實施。因此,重視科研經費預算編制顯得尤其重要。
2.3 加強科研經費使用管理 為了確保科研經費嚴格按照預算嚴格執行,必須加強科研經費的管理。首先,設立經費專款專戶,專門核算科研經費,避免將科研經費與其他資金混存混用,從源頭上避免擠占、挪用科研專項資金的現象。其次,國家要按照經費渠道及時撥付科研經費,確保科研活動能夠按時開展,避免個別項目經費因延遲撥付而出現連環套用資金的現象。再次,會計人員應該對照科研合同,嚴格審核科研經費支出,對于超出預算的業務和金額的支出,一律不得列支。對于科研協作、專家咨詢以及研究生補助等項目,會計人員可以聯合科研管理部門,對上述事項進行進一步核實,確保規范使用科研經費,充分發揮好監督職能。
2.4 加強項目結轉結余經費管理 對于結轉項目突擊花錢的問題,項目負責人應該會同財務部門、科研管理部門抓緊落實項目實施,不得突擊花錢,業務未發生則不得支付項目費用,確保科研業務發生與經費支付保持同步。
對于項目結題后結余經費長期掛賬導致會計賬務數據不真實的問題,可以按以下情況分別處理:如果國家有文件規定的項目,結余經費按規定返回結余經費;如果沒有文件規定的項目,可以將結余經費的50%作為單位的科研發展基金,其余的50%轉為研究科室的科研經費,作為其他項目的研究啟動資金。不僅可以規范已結轉結余項目經費管理,還可以提高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2.5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首先,農業科研院所要建立資產登記制度,建立健全資產信息數據庫,要整合單位現有的儀器設備,必須打破資產小部門所有制,建立常用儀器設備共享平臺,避免重復購置常用儀器設備,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于一些比較高端的儀器設備,農業科研院所科室可以借助省級的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實現共享,節約科研支出。其次,對于“賬無實有”或者“賬有實無”的儀器設備,等到項目通過驗收后,應及時將該設備進行登記、劃轉或者收回,并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做到賬實一致,防止資產流失。
2.6 加強對科研經費的審計工作 針對農業科研院關于科研經費審計不到位的問題,可以加強對科研經費的審計工作。首先,讓農業科研院所的領導了解審計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視審計工作。其次,有條件的農業科研院所單獨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沒有條件的單位可以聘請注冊會計師加強審計。最后,鑒于農業科研項目的自身特點,可以實施有效的階段性審計,早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將風險控制節點前移,由事后的整改變為事前的預防,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最大程度地防范風險。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增強科技實力的需求,各級政府和單位對科研投入不斷加大,相關部門對科研經費監管要求不斷提高,科研經費的管理在農業科研院所財務管理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管理好農業科研院所科研經費是一項長期并且任務艱巨的工作,需要國家相關部門、農業科研院所內部各部門及相關人員的共同參與、積極配合,能夠做到事前科研經費預算科學合理、事中科研經費按合同規范使用、事后有審計有監督,只有全過程、全方位加強科研經費管理,才有助于提高農業科研院所的財務管理水平。
[1] 鄢瓊偉,馬曉霞.高校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問題探討[J].財務通訊,2013(35):78-80.
[2] 陳夏,曾秀麗.農業科研院所項目經費管理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會計之友,2014(24):22-23.
[3] 黃玉雯.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科研經費監管優化思考[J].財務通訊,2015(13):64-66.
[4] 劉菁.完善農業科研院所課題經費管理的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4(4):114-115.
[5] 陳軍.事業單位科研經費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和對策分析[J].中國經貿,2014(16):23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WANG Guo-jun
(Jiangsu Institute of Poultry Sciences, Yangzhou, Jiangsu 225125)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ising demand for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we discussed the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for this problem.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were put forward, aiming at enhancing the us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funds, and ensur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gricul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Funds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王國俊(1977- ),男,江蘇興化人,會計師,碩士,從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資產管理、科研經費管理等研究。
2016-08-17
S-9
A
0517-6611(2016)28-02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