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印
(河南科技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
高等農林院校公選課養蜂學教學設計
張中印
(河南科技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在對公選課養蜂學教學科學設計的基礎上,通過PPT、錄像、模型、示范操作等教學方法的實施,使學生在較少的課時中基本了解蜜蜂飼養及養蜂業。結果表明,有93%以上的學生能夠養活蜜蜂,達到了公選課養蜂學的教學要求,為高等農林院校開設該課程提供參考。
公選課;養蜂學;教學設計
養蜂學是一門技術性、趣味性很強的技術課,涉及養蜂生產、現代農業蜜蜂授粉,知識面包括特種經濟動物養殖、蜜源植物、氣象學等相關知識。作為我國的傳統養殖業,飼養蜜蜂可以通過蜂蜜、蜂王漿、蜂花粉、蜂蠟等獲取直接的經濟效益。蜜蜂為蟲媒植物開花授粉,提高品質和產量,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穩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農林院校或農業職業技術學校承擔了養蜂技術人員的培養工作。養蜂學公選課的特點是時間短,無實驗、實習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適量的蜜蜂知識,能夠養活蜜蜂,解決蜂業生產中的一般問題。少數涉農院校養蜂專業教學遠遠滿足不了我國日益發展的養蜂業的需求。為了讓更多的學生了解蜜蜂,使蜜蜂更好地為人類做貢獻,各涉農院校開設一門養蜂學公選課實有必要,且切實可行。筆者根據養蜂學的特點,結合養蜂經驗和教學實踐,探討養蜂學公選課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等,旨在為高校開展養蜂教學提供參考。
“十二五”期間,我國養蜂830多萬群,從業人員40余萬人。一方面,每年生產蜂蜜40多萬噸,蜂王漿4 000余噸,蜂花粉1萬多噸,蜂蠟1萬多噸,蜂膠400多噸,蜂毒80余千克,總產值80多億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養生,作為保健食品,蜂產品的消費也與日俱增,市場潛力巨大。另一方面,我國通過蜜蜂授粉,使油菜、棉花、油葵、草莓、蘋果、白蓮等農作物產量大幅增加,品質顯著改善。根據測算,全國每年通過授粉使農作物增產產值達500億元[1]。現代農業由于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以及氣候和環境變化等,傳粉昆蟲種類和數量急劇減少,致使有些蟲媒果樹、作物的授粉受到極大影響[2],如大面積的油菜、酥梨等已經發展到必須由蜜蜂才能完成授粉的程度。由此可見,蜂業發展具有很大的潛力。如此以來,我國蜂業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養蜂,需要更多掌握蜜蜂科學技術知識的人才。
據統計,我國51所農林類高等院校和獨立學院(名稱有農字)[3]開設養蜂學專業(院系)的僅有福建農林大學和云南農業大學,開設養蜂選修課的有江西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此外,根據調查,名稱無農而涉農高等院校,僅浙江大學、河南科技學院、揚州大學開設養蜂公選課;涉農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有牡丹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榆林農業學校開展養蜂教學。
河南科技學院養蜂學公選課面對全校各年級學生,每學期分2個教學班,每個教學班200人,實報380人左右,每個教學班32學時、16次課。河南科技學院蜜蜂研究所實驗蜂場暨國家現代農業新鄉養蜂綜合試驗站示范蜂場、新鄉示范基地示范蜂場為主要教學平臺。
2.1 教學目的 熟悉蜜蜂特性和用途,掌握蜂群四季管理措施和日常管理方法,養活蜜蜂。
2.2 教學方法及安排
2.2.1 教學手段。PPT教學、動手操作示范教學、參觀實踐、錄像教學。
2.2.2 教學安排。每個教學班16次共32個課時,分為11次專題講座、2次示范教學、1次錄像教學、1次總結討論、1次考試。
2.2.3 教學內容。11次專題講座分別是蜜蜂形態(含緒論),蜜蜂特性,蜜源、蜂具,蜜蜂日常管理技術,蜂群周年管理措施,蜂蜜、蜂花粉生產技術,蜂王漿、蜂蠟等生產技術,蜂病防治技術,蜜蜂授粉技術,蜂產品的應用,育王、換王技術理論。2次示范教學包括開箱檢查和蜂螨防治操作技術示范、制框鑲礎操作技術示范。錄像教學包括《蜜蜂王國》、搖蜜和取漿錄像,總結討論,考試。
2.2.4 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目的、內容、教學手段、交流互動、課外作業的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河南科技學院養蜂學公選課教學設計
通過以上教學與實踐,考試結果分析如表2。在2015~2016學年,全校選修養蜂學課的學生總計600人,考試成績在80分以上的占93.65%。也就是說,通過有限時間的學習,至少有93%以上的學生基本掌握了蜂群檢查方法、大小蜂螨防治方法、喂蜂方法、更新巢脾技術,了解了蜜蜂的用途,都能將蜜蜂養活,達到了開設養蜂課的目的[4]。

表2 2015~2016學年河南科技學院養蜂學公選課教學效果分析
養蜂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課。相關專業大學生既要知道如何養活蜜蜂,還要掌握養好蜜蜂的基本原理,每一個技術措施都與蜜蜂特性、氣候、蜜源和管理方式相聯系。每個集成配套技術環環相扣、前呼后應,才能養好蜜蜂。同時,雖然養的是蜜蜂一個種群,但涉及的知識面較寬,譬如蜂具改革、蜜源植物、氣象知識等。
為了獲得養蜂高產優質技術,學生必須進一步學習深造,或者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探索。根據河南科技學院選修養蜂學課程的人數和在校生總數分析,每屆至少有15%的學生選修這門課程,表明學生對該課程興趣濃厚,這也為今后發展養蜂生產和促進作物蜜蜂授粉儲備了人才,適應了現代農業和社會經濟生活的發展趨勢,因此提倡所有農林院校開設養蜂課程。
[1] 農業部辦公廳.全國養蜂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農牧發[2010]14[A].2011.
[2] 吳杰,邵有全.奇妙高效的農作物增產技術:蜜蜂授粉[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3]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5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R].201.
[4] 曾志將.養蜂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Teaching Design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 Apiculture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Zhong-yin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Henan 453003)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design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 Apiculture, students had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bee feeding and apiculture during relatively less class hours through PPT, video, model, demonstration and other teaching methods. Results showed that more than 93% students could feed bees, which reached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Apiculture. This research provided certain
for the course setting of Apiculture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blic elective course; Apiculture; Teaching design
國家現代農業蜂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CARS-45-SYZ10)。
張中印(1965- ),男,河南平輿人,副教授,從事蜜蜂飼養管理學研究。
2016-08-17
S-01
A
0517-6611(2016)28-02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