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哲,李娟,宋慧潔
(山西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太原 030006)
?
高校輔導員理想信念的問題與對策
劉曉哲,李娟,宋慧潔
(山西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太原 030006)
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樹立、思想品質的培育、文明習慣的養成、學業成績的進步等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輔導員隊伍理想信念如何,對統籌推進高校黨建和思想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要想解決輔導員理想信念問題,不僅需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組織領導,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體系,還需拓寬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體系。
高校輔導員;理想信念;高校黨建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指出,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也規定,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作為高校直接面對學生的黨的基層工作者,輔導員的理想信念正確與否,將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科學的理想信念的確立。當前,關注和研究高校輔導員理想信念的現狀,對出現的問題加以及時引導,對于提升高校輔導員隊伍整體素質,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高校學生數量逐漸增加,對輔導員隊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隨著當前高校意識形態斗爭的日趨復雜嚴峻,輔導員隊伍的理想信念狀況如何,對統籌高校黨建和思想工作,提升工作的實效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直接關系著學生的思想狀況。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理想信念狀況的主流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高校青年教師輔導員的理想信念產生了一些偏差,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治理論水平有待提高
相當一部分高校輔導員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社會工作經驗,直接由學生轉變成了教師,他們積極擁護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但也有一部分人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不高、政治熱情不高、政治立場不堅定、對國際國內形勢和國家大政方針的關心理解不夠,對生動豐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關注和投入不足,因此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缺乏直觀的認識和親身的體驗。再加上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不斷深化,各種社會思潮風起云涌,使得部分輔導員在一些社會熱點面前,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不強,看不清問題的本質,尤其是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不強,不能保持正確的立場和做出正確的判斷。還有個別輔導員思想比較偏激,由于他們和學生年齡比較接近,有時自己的角色意識不強,不僅不能及時給學生正確的思想引導,反而還口無遮攔,牢騷滿腹,對學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二)理想信念有待增強
近年來,高校教師增長迅速,其中新入職的多是青年教師,據統計,全國40歲以下的高校青年教師已占到了高校教師總人數的60.8%,而輔導員隊伍的組成更是以青年教師為主體。青年教師有激情,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快,但是理想信念的堅定性不強,自身修養不足。尤其是當前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深水區,各種復雜的社會矛盾開始顯現,一些社會問題也層出不窮,部分高校輔導員出現了理想信念弱化的現象,理想信念有所動搖,主要表現在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不足或信仰缺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度不高,對社會、對生活信心不足,在學生對一些社會問題提出疑問,尤其對一些社會陰暗面提出質疑時,一些輔導員不能及時與學生交流溝通,缺乏解答能力,不能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弱化其實質是一種較深層次的“價值危機”,它會使人們的心理產生迷惘和混亂,使人們失去人生的信仰、生活目標和追求的價值方向。一些輔導員忽視了自身修養,繼續學習提高的動力不足,在社會上從事各類兼職,把追求物質享受確立為人生目標,生活品味和格調也變得庸俗,這些思想行為,對大學生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三)職業歸屬有待強化
我國高校輔導員以年輕教師居多,他們與大學生年齡接近,交往頻繁,容易形成一種朋友的關系。這種關系,一方面更利于輔導員了解大學生思想,也更利于他們理解大學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地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但另一方面,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也往往讓輔導員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準,僅僅把自己放在一個服務者、傾聽者、幫扶者的位置,而忽視了自己對學生思想的引領和教育。久而久之,他們在學生中難以樹立威信,說話難以服眾,也影響了思想教育的效果。多數輔導員任教時間短,與專業教師相比,在學校的地位待遇不高,對學校的頂層設計和發展規劃了解較少,參與學校重要政策制定和重大問題決策的機會較少,對自己未來發展缺乏明確的規劃,再加上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導致他們對輔導員職業的認可度較低,歸屬感不強,難以將個人職業理想與學校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高校輔導員理想信念狀況之所以會出現上述令人擔憂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如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多樣化社會思潮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各種各樣的社會思潮涌入國內,給沒有經歷過重大考驗的年輕輔導員帶來了許多沖擊和影響, 由于其閱歷尚淺,理論知識不足,無法抵制各種刺激和誘惑,許多人的價值取向出現了偏差,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成為他們追求的價值目標,而這些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違背,對高校輔導員的理想信念造成了沖擊,導致不少人出現了信仰的彷徨和迷失。尤其是隨著我國改革進入深水區,社會矛盾復雜多樣,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這使得年輕人不同程度地出現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
(二)高校輔導員壓力顯著
高校輔導員正處于工作和生活壓力較大的時期。工作中,他們既有服務學生,保證學生在校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的壓力,又有管理、教育學生的壓力,還有職務職稱晉升等職業發展的壓力。生活中,他們面臨著婚戀、生育、住房、撫養小孩以及贍養老人等多方面的壓力。尤其是輔導員作為教師和管理人員雙重身份,這在某種程度上并未給他們未來職業發展帶來優勢。較大的工作和生活雙重壓力,使一些輔導員教師產生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和生活倦怠,表現出安于現狀、對未來不思進取,失去創新的激情與靈感,其理想信念追求也越來越現實和功利。
(三)高校對輔導員的理想信念教育不足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快速擴張,輔導員隊伍急需擴充,因此,一些高校在選拔輔導員時只重視學歷而忽略了他們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質,致使一些政治意識淡薄、理想信念不堅定的青年也進到了高校輔導員的隊伍中。同時,許多高校對輔導員入職后的培養培訓不夠,尤其對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視度不夠,缺乏對輔導員進行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的繼續教育和培養,或對輔導員隊伍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單一、內容缺少轉換,吸引力不足,未能激發起輔導員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同時,部分高校輔導員嚴重缺編,導致輔導員工作繁忙,無暇接受培養教育,以至于高校輔導員的理想信念教育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原有的部分輔導員理想信念缺失的情況得不到很好的改善。
針對以上高校輔導員理想信念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我們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加強高校輔導員理想信念教育: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組織領導
加強高校輔導員理想信念教育,為他們常補精神之“鈣”,是各級黨委的重要任務,應當作為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實抓好。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應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理想信念問題,將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研究輔導員隊伍思想的新動向、新問題,建立完善輔導員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引導輔導員堅定理想信念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所承擔的光榮使命,熱愛教育事業,關愛學生,成為學生的楷模和典范。
(二)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體系
對高校輔導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道德為教育內容。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思想體系,也是無產階級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高校輔導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引導他們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高個人理論素養,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要組織輔導員深入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他們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決心。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高校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輔導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內容,形成思想上的共識和價值觀上的認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維系輔導員隊伍的精神紐帶、塑造他們靈魂的核心要素、支撐他們事業發展的精神支柱。加強輔導員的理想信念教育,體現在工作和生活層面,就要從培養高校輔導員的職業道德、職業情感和職業精神做起。高校要建立健全輔導員職業道德考核評價制度,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和評比交流活動,引導他們增進職業情感。
(三)拓寬理想信念的實踐路徑
充分運用高校學科和人才優勢,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采用報告會、座談會、研討會、培訓班、讀書班等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探索角色融入、現場體驗、情感影響等新型教學形式,建設信息化學習平臺。尤其要應對網絡媒介迅速發展的新形勢,新媒體的發展既對高校輔導員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應充分認識到新媒體的這一特點,努力發揮其積極作用,將新媒體納入對輔導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載體,比如,可開通針對輔導員理想信念教育的微信公眾號,向輔導員推送信息,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抵制各種消極思想的影響。將解決輔導員的實際困難與理想信念教育相結合,各級教育管理部門應認真研究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和出路待遇問題,高校黨組織要積極幫助輔導員解決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高黨組織對他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他們找到發展方向,獲得事業尊嚴,感受自身價值,在對職業的高度認同和深厚情感中,實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自覺追求。
[1] 中國教育年鑒編輯部.中國教育年鑒(201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05-05
(責任編輯:陳勇)
College Advisors' Ideals and Belief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Liu Xiaozhe, Li Juan, Song Huijie
(CollegeofMarxism,Shanxi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College advisors can, in a great way, help students to foster correct ideals and beliefs, cultivate high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qualities, develop civilized manners and improve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refore, whether college advisors themselves cherish high ideals and correct beliefs is of vital significance to the Party construc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calls for intensified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improved content system and expanded method system.
college advisor; ideals and beliefs;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山西省“四個一批”理論人才工程項目
劉曉哲(1970-),女,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娟(1979-),女,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宋慧潔(1992-),女,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10.13585/j.cnki.gxfdyxk.2016.06.009
G641
A
1674-5337(2016)06-0036-03
□ 職業化、專業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