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含,王鶴棋
(東北大學 1學生工作處 2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沈陽 110819)
?
大數據技術下大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的運行機制
萬科含1,王鶴棋2
(東北大學 1學生工作處 2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沈陽 110819)
本文基于大數據技術特點,提出通過建立完善結合信息技術與傳統手段構建數據采集平臺、基于學生日常行為海量數據挖掘分析的數據分析系統、以及面向評價對象與評價者的信息反饋機制,探究構建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大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運行機制,以期為大學生教育管理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大數據技術;大學生;發展性評價;運行機制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了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要求,不斷完善大學生評價體系,對于深化教育領域改革,推動高等教育質量提升具有重大意義。[1]8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變革正在深刻改變影響人們的日常行為方式,也給大學生評價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大學生評價體系,特別是發展性評價,以其旨在促進被評價者不斷發展的鮮明屬性,正在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高校學生評價體系中,在學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2]如何依托大數據技術,深入整合教育管理信息,通過數據挖掘和預測性分析,不斷提升評價結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正在面臨的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需求。[3]
基于大數據技術,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生活等日常行為產生的海量數據,可以借助專業技術手段收集整理,經過深層挖掘和科學分析,即可為大學生評價體系提供科學全面的數據支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供準確的預測預警,從而服務學生發展,推動高等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一)利用大數據及時了解掌握大學生群體特征
在了解掌握大學生群體特征和整體特征方面,傳統方式普遍采用的調查問卷與樣本分析等方法,由于記錄、存儲與分析技術的局限,很難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準確量化,加之問卷設計的局限與被調查者的個人因素影響,使得調查結果無法完全準確描述大學生群體特征。基于學生日常生活行為大數據技術的學生評價體系,從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產生的海量數據出發,能夠實時、準確反映學生思想、生活狀態的全貌,并通過挖掘數據之間的關聯性,準確預測關聯事件的發展趨勢與可能性。
(二)利用大數據科學準確為大學生個性化畫像
教育是要培養全面發展而富有個性的人,既德才兼備又保持個性。隨著時代發展,傳統的集體教育和標準化灌輸對于學生教育引導作用的局限性日益凸顯,同時,結合大學生群體特點與個性發展的教育方式,為大學生個性化畫像越來越受到歡迎。大數據技術通過對學生的日常消費、行為方式、學習閱讀、社交娛樂等方面數據收集整理,即可得到關于學生生活習慣、興趣愛好、思想觀念等方面特征。對學生進行畫像,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性評價,并據此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結合群體特點與個性需求,有效提升針對性與實效性。
(一)構建大數據技術下大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信息采集平臺
1.基于信息技術的數據采集平臺。在大數據時代,數據信息與每個人的行為都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是數據的制造者與傳播者,大學生日常的網上活動、社交通訊、圖書借閱、購物消費都會留下痕跡,可以被記錄。在當前背景下,基于信息技術的數據采集平臺主要依托高校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校園“一卡通”和手機APP等平臺。其中,學生信息管理系統作為學生信息數據庫,提供了龐大的基礎數據資源,經過定期更新,能夠粗略反映出學生基本情況,諸如學生選課、出勤等情況,是發展新評價信息采集的基礎環節。“校園一卡通”提供的數據則反映大學生日常校園行為痕跡,包括消費購物、出入門禁、圖書借閱等功能。由于學生群體的主要活動地點在校園內,所以“校園一卡通”提供的數據能夠很大程度地反映學生消費、閱讀等行為生活習慣,是在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基礎上的延伸,能夠相對準確地描繪學生成長發展。手機APP作為移動互聯時代新興媒介日益普遍,產生重要社會影響。大學生是手機APP重要活躍用戶,APP不僅改變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大數據分析的重要信息來源。通過新聞類、社交類、學習類與閱讀類等APP使用情況,可以精準反映學生日常行為。相對的,APP使用時間量大、場所分散、數據量大,分析處理相對復雜,適用于在基本數據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精準分析。此外,搜索引擎與社交平臺中傳遞的信息,也可分析總結出大學生關注熱點與思想動態,能夠反映出學生思想狀況與趨勢。
2.基于傳統評價體系的學生信息采集平臺。從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角度出發,新形勢下大學生評獎評優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正在不斷創新發展。此過程中發生的數據,不僅服務于活動本身,同時也成為大學生發展性評價數據庫的主要信息來源之一。其中,學生評獎評優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獎學金評選、優秀個人評選,同時也包括與獎學金分離的個性化發展單項獎評選(包括“大學生道德模范”“最美班長”“最美寢室長”評選等),其評選結果作為學生整體發展的局部表征,相當程度反映了學生的發展情況以及突出方面。德育答辯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創新載體,是對學生發展情況的審視與檢驗,以答辯的形式多角度展示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成長發展的結果。此外,還可通過學生家訪、學生談心談話等形式了解學生具體情況;通過相關活動開展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發展面臨主要問題及未來趨勢。
3.數據采集過程中須把握的幾個原則。從依法治校的角度出發,大數據采集應注意保護采集對象的隱私。由于采集的數據具有累計性和關聯性,如果將多出的數據足跡匯聚在一起就可以發現個人的隱私信息,如不慎泄露不法分子即可利用此類信息進行欺詐等行為,給學生生活帶來不便,因此數據采集既要盡可能深入全面,同時又要注意相關法律法規和保護學生隱私,嚴格依法依規,不能突破法律邊界;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大數據采集要注意數據的全面性和連貫性。發展性評價以學生發展為目的,測量的數據應盡可能多的覆蓋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生活的主要內容。同時,對于數據采集應注意保證連續性,分析學生未來發展趨勢,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前提下,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從有效提升教育質量出發,大數據采集應注意動態化管理。在原有學生評價體系中,評價數據往往為定期采集的靜態指標,作為學生發展性評價指標具有滯后性等不足,不能及時有效反映學生狀況以及發展趨勢。因此數據采集要保證數據信息定期更新,關鍵樣本實時提取,從而實現動態化管理,提高發展性評價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二)構建大數據技術下大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數據分析系統
分析處理是大數據技術下發展新評價的核心問題,關鍵在于從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數據中快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并作出分析判斷。在大數據分析實際應用方面,目前廣泛采用的是云計算技術,并根據不同問題,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相關理論選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在分析評價過程中,應時刻重視、發展人的個性,充分挖掘學生個體優勢,始終堅持把服務學生發展作為大數據技術下發展性評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1.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堅持階段性評價與最終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相結合。階段性評價與最終性評價相結合,即評價內容既要包括學生個性發展的結果,也要重視發展過程中各階段的變化,及時發現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和調整。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即對于學生發展可以量化的指標賦值比較進行判斷,對于無法量化的指標采用專家結合具體情況定性評價的形式,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相結合,即評價過程兼顧靜態的橫向比較與縱向的動態比較,通過橫向比較把握學生整體發展情況,有針對性提升教育水平,通過縱向比較掌握學生個體發展趨勢,作出發展性評價。
2.多元評價主體相配合。發展性評價強調教師、本人和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將評價變為多主體參與的評價活動,最大程度保證評價客觀準確,有效提高評價指導性與激勵作用。評價主體多元化,體現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強化了評價過程中評價主體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實現了各種評價機制有機結合,不僅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有效培養促進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多元評價主體機制,能夠有效保證評價工作在師生交流協作共同配合的民主氛圍中進行,身邊人評身邊人,評價結果更加全面客觀、真實可信,讓學生對評價結果更加認同,讓發展性評價更具效力。
3.各項指標權重相協調。設計指標權重時,始終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作為評價的根本目標。要注意在肯定所有學生共同存在的普遍規律性能力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為學生多樣性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優勢領域,運用評價機制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自身優勢。既要體現對每個人所應有的基本素質的測度,又要關注被評價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同需求,[4]能夠對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發展的獨特性給出評價,并在綜合評價中有所反映。
(三)構建大數據技術下大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信息反饋機制
信息反饋是發展性評價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通過信息反饋對評價者和評價對象雙方的教育活動進行價值判斷,實現評價者和評價對象共同商定發展目標的過程,從而促進被評價者不斷發展。
1.評價信息反饋給評價對象,提出合理化建議。將評價信息反饋給評價對象,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讓學生充分了解當前現狀,科學謀劃未來發展,進一步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評價變成學生自主參與、自我教育的過程,在結合實際不斷調整中最大程度實現個人發展。
2.評價信息反饋給評價者,形成教育合力。將評價信息反饋給評價者,有利于在未來發展中形成合力。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大學生發展新評價主體,亦即大學生日常行為生活的參與者,將評價結果反饋給教師、同學以及家長,在充分了解被評價者情況的前提下,共同營造有利于其不斷發展的學習生活環境,從而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大學生評價體系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大數據價值,提高認識,轉換思維,樹立大數據工作理念,不斷推進大學生評價方法內涵創新,為不斷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齊春雷,等.論高校學生黨員培養工作中發展性評價體系的構建[J].理論界,2016,(1)
[3] 鄭慶華.高校教育大數據的分析挖掘與利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3)
[4] 陳濤.全面與個性化協同發展觀下的大學生評價體系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9)
(責任編輯:陳九如)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 World of Big Data
Wan Kehan1, Wang Heqi2
(1StudentAffairsDepartment; 2Collegeof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Northeastern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China)
Giv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g data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oposes to create an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y building a data acquisition platform that combin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techniques, a data analysis system that is based on hug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about students' daily actions and a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feedback oriented to both the evaluated and the evaluator. The article intends to offer some reference for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big data technology;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2016年沈陽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應用課題(SDSZ-2016-002)
萬科含(1988-),男,東北大學學生工作處教師;王鶴棋(1992-),女,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
10.13585/j.cnki.gxfdyxk.2016.06.013
G641
A
1674-5337(2016)06-0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