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丹,李 歡
(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山東青島 266109)
?
農業院校植物營養研究法課程教學探索
向 丹,李 歡*
(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山東青島 266109)
針對農業大學培養目標和植物營養研究法課程特點,對植物營養研究法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和創新,總結了切實可行、效果良好的教學內容體系和方法。結果表明,通過教學改革明顯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了解當前植物營養研究方法領域的研究熱點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對進一步從事相近領域的科學研究打下良好基礎;另外,課堂教學中引入相近領域研究進展與分析內容,對農業院校學生的進一步深造和就業提供了有利幫助。
植物營養研究法;師資隊伍;教學條件;實踐教學;案例教學
植物營養研究法課程屬于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骨干專業課。該課程著重培養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合理進行科研選題、設計、實施和總結,不僅對今后繼續深造,從事學術研究十分重要;而且對于面向產業及農業技術推廣的學生也十分必要。由于該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求與農業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具有很大的動態性與現實性,因此,教學內容也在教學過程中得以不斷更新、補充和完善,使課程知識體系更加完整,突出理論聯系實際,更好地滿足教學要求。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培養出具備扎實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并能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高層次人才,需要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1]。為此,筆者在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高校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對植物營養研究法課程教學進行一些創新嘗試和探索,旨在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根據課程體系建設以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建設一支由主講教師負責、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團隊,按一定比例配備實踐教師,建立實施中青年教師的業務培訓計劃和措施。鼓勵年輕教師順應學校對在職學習的激勵政策,合理安排自身深造的日程,并由課題組成員相互承擔教學任務,為年輕教師深造提供機會。鼓勵教師走出校門,開展社會實踐,多與同行進行交流,讓更多的教師參與有關教學方面的相關工作,不斷積累教學素材。緊跟學科發展的步伐,加強教學研究和教材建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完善課程教學素材與教學資料,及時反映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提高課程的實用性與先進性[2]。
根據該課程的地位性質和專業培養目標要求,科學設計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具有先進性、科學性。根據課程內容的發展和變化,不斷修訂和完善教學大綱等課程教學基本文件。具體改革措施包括:①更新教學內容,把最基本的與專業課程有聯系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方法學的認識。②創新教學內容,開展研究性教學,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教師的科研成果、科研圖書資料資源,不斷引進最新進展,將學生的科研興趣轉化為學習動力,有形地感知到所學知識的用途和價值。③通過進行階段性測驗、期中考試、課堂討論等措施,提高教學質量。④引進新知識,由于一線教師均承擔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從而可以有效將實踐中獲得的新知識引入教學中,形成以科研促教學的良好氛圍。⑤完善多媒體課件,增加圖片和視頻,豐富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
教學條件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課程組以目前選用教材為主,逐步使用自己主、參編的教材,結合國外教材和最新科研成果,變靜態教材為動態教材。公布網絡學習資源站點和主要參考書、中英文專業雜志網址及獲取方法,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開放教學實驗室和教師科研實驗室,組織科研設計和課外討論,探索研究性教學的方法與模式。通過教學條件建設和利用教學資源的引導,使知識掌握性教學轉變為創新研究性教學,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利用知識能力的效果,最終結合教學內容改革提升教學條件水平。加強實習基地、圖書資料、教學參考資料、網絡資源的建設,確保提供滿足課程開設的良好條件。
要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能。建立課程網站,相關的教學大綱、教案、習題、實踐指導、參考文獻目錄等要上傳網站并免費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開展案例教學,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用案例教學的方法,加入了教師科學研究內容,生動翔實的材料使學生感受到科學研究的吸引力。嘗試問題導向型教學模式,通過問題的鋪墊引導,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開設實踐環節,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其掌握各種技術的基本操作,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討論式與參與式教學能有效鍛煉學生制作課件和演講能力。在實驗、實踐教學過程中,注意綜合使用現場教學法、演示法、參觀法等教學方法,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促進其實踐技能的提高[3]。鼓勵學生針對生態學講授過程中任何一個感興趣的知識點,利用網絡搜尋資源,脫離教材,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每個學生講授30min并錄制備檔,之后教師和學生進行點評。通過這種方式鍛煉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準備報告的能力、自學能力、演講能力,同時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
綜合利用教學手段,強化教學效果,力爭全程運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完善研制植物營養研究方法多媒體課件,科學、合理、有效地利用錄像、圖片等表現形式,提高教學效果,從而使教學信息的傳遞更加有效,加大教學信息量,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4]。逐步建立課程教學網站,全部內容上網開放,每年更新,逐步提高點擊率。一方面加大教學信息量,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時常在課外通過網絡與學生在線交流,及時解答疑難問題,進一步形成反饋式教學模式。
植物營養研究法課程的教學改革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和完善的過程,目前通過廣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培養綜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探索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該課程需要豐富和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內容,以多種方式建立課程教學實習基地,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另外,該課程教材具有較強的時效性,應將最新研究成果及時體現在教材當中。為此,必須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對植物營養研究法課程的教學進行不斷探索和改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以適應農業發展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1] 肖榮英,李傳保,胡漢升.土壤肥料學課程實踐教學研究與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25):12729-12730.
[2] 李歡,劉慶.農業院校新型肥料課程教學研究與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8):6102-6103.
[3] 趙孝芬,王發園.土壤科學網絡資源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9):5963-5964.
[4] 湯宏,王云生,李向陽,等.提高土壤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方法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32):12805-12806.
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trainingtargetandresearchmethodsofplantnutritioncurriculuminagriculturaluniversities,teachingcontentandteachingmethodswerereformedandinnovated,thepracticalandeffectiveteachingcontentsystemandmethodsweresummarized.Theresultsshowedthatstudents’enthusiasmwasobviouslyimprovedthroughteachingreform,onthebasisofunderstandingthecurrentresearchhotspotsinthefieldofplantnutritionresearchmethods,studentshaveformedtheirownpointofview,whichwilllayagoodfoundationforfurtherengaginginscientificresearchinsimilarareas;inaddition,introducingresearchprogressandanalysiscontentofsimilarfieldsintotheclassroomteachinginagriculturalcollegeswillprovideafavorablebasisforstudentsfurtherstudyandemployment.
Plantnutritionresearchmethod;Teachers;Teachingcondition;Praticeteaching;Caseteaching
向丹(1984-),女,湖北宜昌人,講師,博士,從事土壤微生物研究。*通訊作者,副教授,從事土壤生物肥力研究。
2016-06-24
S-01
A
0517-6611(2016)23-246-02
ExplorationontheTeachingofPlantNutritionResearchMethodinAgriculturalColleges
XIANGDan,LIHuan*(CollegeofResourceandEnvironment,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26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