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友超,余大慶,馮一兵,胡雪惠
?
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平臺構建
涂友超,余大慶,馮一兵,胡雪惠
(信陽師范學院 物理電子工程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以信陽師范學院為例,通過整合學校優勢資源,內引外聯,打造電子類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取得了明顯成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探索了一條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
電子類;實踐教學平臺;創新;創業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高校自身以及社會的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就是通過新型的教育模式,開發和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使大學生具備創新創業精神與創新創業能力,并使更多的大學畢業生能夠從職位的謀求者變成崗位的創造者[1].對于我國多數高校而言,創新應成為普適教育,創業應成為實踐教育,而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培養出高素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進展,形成科學先進、廣泛認同、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普及創新創業教育[3-4].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應包括兩個層次:一是開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實踐能力;二是培養大學畢業生走上創業之路,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使他們能夠在職業生涯和工作崗位上創造更多的價值[5].目前,我國高校在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方面,普遍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問題.本著“創新源于實踐,貫徹于實踐,而終結于實踐”的理念[6-7],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提供一個完整的創新實踐教育體系,即成為了學校、社會和國家需要解決的燃眉之急[8].為此,信陽師范學院在構建電子類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大膽實踐,探索了一條具有校本特色的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新途徑.
1 電子類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
1.1 整合資源,構建大學生電子技術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2009年9月,信陽師范學院以電子技術協會為基礎,以電子技術開放實驗室為平臺,組建了信陽師范學院大學生電子技術創新團隊.2010年,大學生電子技術創新團隊成功申報了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獲得200萬元資助,這些資金為創新團隊的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持.同年,學校又聯合上海因侖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因侖電子創新工作室”,這為創新團隊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學校依托信陽師院大學生電子技術創新團隊和信陽市機電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通過不斷地整合現有的教學資源,于2011年底籌建成立了大學生電子技術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基地以“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創業意識”為人才培養目標,堅持利用專業進行創新創業,鼓勵學生發揮專業優勢,倡導學以致用.基地向信陽師范學院全體學生開放,為全校學生尤其是電子類大學生的課外實訓、創新課題研發、創業教育等提供實踐平臺.
基地現有工作面積1 000余m2,擁有PCB制板室、因侖電子創新工作室、電子產品檢測室等16個實驗室和工作室.
1.2 內引外聯,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園
2014年9月,信陽師范學院在依托本校現有的“大學生電子技術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基礎上,聯合信陽市浉河區政府共建了“信陽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園”.該孵化園的宗旨是培養電子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重點孵化電子技術、IT、物聯網和先進材料等方面的創新型小微企業.孵化園位于信陽師范學院理科樓,現有自主面積2 000 m2,孵化面積1 000 m2,浉河區政府設立創新基金為孵化園提供孵化資金支持.2014年12月,“信陽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園”被河南省科技廳正式批準為河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園區現有管理機構和服務團隊20個,創業導師15人,設立了商務、咨詢、技術開發、孵化部、創業培訓中心等機構,相關管理制度健全.學校選派了30余名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參與孵化園的建設,為入孵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及基礎服務,積極提升孵化器的孵化水平和服務能力.
1.3 創意孵化,構建大學生眾創空間
為了能夠及時地給電子類大學生們的創業夢提供一個可以安放的空間,根據《國務院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9],2015年12月,信陽師范學院依托信陽市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信陽師范學院協同創新中心、河南省建筑節能材料與智能化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構建了河南省豫南地區第一個省級眾創空間——“南湖創星”眾創空間.該眾創空間設于信陽師范學院內,建筑面積約5 000 m2,
在校電子類大學生及大學畢業3年之內的創業者都可以帶著自己的項目申請進駐該空間.眾創空間為學生創業提供了“一站式”服務——對接校內外創業資源,定期發布創業活動和項目;建立創業導師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借助成功企業家、天使投資人和高校專家學者等為主的專兼職創業導師隊伍,結合學生所學專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創業指導服務;舉辦日常性創業沙龍、訓練營、大講堂等培訓活動;搭建融資平臺,讓大學生的奇思妙想、創新創意與資本順利對接;整合鏈接社會資源,與企業、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及各類專業服務機構緊密合作,充分利用政府延伸服務、校內現有科研與實踐設施,為學生創業者和創客提供研發設計、科技中介、金融服務、認證檢測、項目推廣和成果轉化等全方位、專業化服務.該眾創空間將在統籌電子類大學生創業人才引進、創業企業孵化、創業投資融資等方面發揮資源整合、集聚創新的積極效應.
1.4 校企合作,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實踐平臺
校企合作是一種注重培養質量,注重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注重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10].目前,國內很多高校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面都在踐行這種以企業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高校為依托的“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過程中,信陽師范學院積極開展與河南騰龍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天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信電電器集團、信陽四通機械有限公司等電子信息類相關企業合作.通過與這些企業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使學生了解電子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方向,明確自身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方向,認清企業對所需人才的要求,有助于學生有的放矢地學習,從而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起引領作用.通過與這些企業共建校內外實習實踐基地,不斷升級實習實踐基地的實驗設備和實踐環境等軟硬件條件,把校內外實習基地建成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讓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邊創業,使實踐教學更貼近社會、貼近市場、貼近生產,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2 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取得的成效
目前,信陽師范學院已初步建成了電子類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體系,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2.1 增強了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近3年來,信陽師范學院電子類大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全國物聯網大賽、河南省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活動中獲省級以上獎勵60余項.其中,“互聯網+”啟航電力能耗實時監控系統榮獲2015年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另外,電子類大學生3年來共發表學術論文26篇,承擔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8項,校級大學生科研項目35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項.
2.2 增強了學生的創業能力
電子類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建成后,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創新創業文化氛圍的營造,學生創業熱情空前高漲.截止至2015年底,信陽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園先后孵化出信陽啟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信陽市思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信陽捷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信陽市瑞科軟件服務中心、信陽市致遠科技服務中心、信陽市瀚渺網絡科技服務中心、信陽市明杰硬件測試服務中心等18家電子科技型小微公司,從業總人數達51人.
2.3 促進了本科教學工作
電子類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在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促進了本科教學工作.由于通過該平臺開展的一系列課外實訓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學生在上實驗課時,實驗教學效果明顯增強;學生在考研復試和錄取時,復試通過率和考研錄取率明顯提高;學生在做畢業設計時,將前期課外實訓活動的研究課題與畢業設計課題進行無縫對接,大大提高了畢業設計的質量.
2.4 發揮了示范和輻射作用
加強電子類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學校深化教學改革、轉變人才培養模式的積極嘗試,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具有示范意義,目前已成為人才培養的一個亮點.
近年來先后有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的專家到平臺進行參觀指導,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南陽師院等兄弟院校先后派人前來參觀學習.另外,深圳中原激藍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天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信鋼集團、信陽四通公司等多次到平臺考察,商談校企合作事宜,使該平臺有了一定的輻射面和影響面.
3 結束語
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長期的探索和實踐.本文從信陽師范學院電子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際情況出發,闡述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內涵以及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必要性.探討了電子類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問題,探索了一條具有本校特色的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取得了初步成效.該平臺建設的經驗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有效做法,對其他類似院校的相關平臺建設和工科專業教育教學改革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江瑋璠,李文,汪麗琴.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廣場,2013(11):252-256
[2] 李淑靜,陸新全.新建本科院校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6,28(1):72-75
[3] 人民網.國辦: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EB/OL].[2015-05-13]( 2015-12-20).http://politics. people.com.cn/n/2015/0513/c1001-26993805.html
[4] 王煒麗,彭鵬,畢磊.創新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J].教書育人,2015(12):26-27
[5] 谷力群.論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D].沈陽:遼寧大學,2013:19-36
[6] 楊叔子.創新源于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7):1-3
[7] 黃曉玫,李鴻飛,黃濤.強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2):1-4
[8] 黃本笑,黃芮.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文獻綜述[J].生產力研究,2014(1):140-145
[9] 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EB/OL].[2015-03-11]( 2015-12-2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11/content_9519.htm
[10] 孟利.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應用型本科建筑學專業實踐能力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3):45
重點項目(2014-JSJYZD-021)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U You-chao,YU Da-qing,FENG Yi-bing,HU Xue-hui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464000,China)
By taking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discusses how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of electronic major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integrating all kind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xcellent resource.Through carrying out the effectiv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ctivities on the platform,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pirit of the undergraduate is trained,and their ability is improved,in the meantime,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s explored.
electronics;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TN0∶G642.44
A
10.3969/j.issn.1007-9831.2016.03.024
2016-01-15
2014 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省級立項重點項目(2014SJGLX047);河南省教育廳2014 年度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立項
涂友超(1971-),男,河南信陽人,副教授,博士,從事無線電引信信息對抗,信號處理研究.E-mail:tyc32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