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士鋒,邢 華,張湯杰
(揚州大學獸醫學院,江蘇揚州 225009)
?
PBL教學法在動物生理學理論教學中的實施與效果
潘士鋒,邢 華,張湯杰
(揚州大學獸醫學院,江蘇揚州 225009)
該研究基于動物生理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探討了問題導向教學法(PBL)在動物生理學課程理論教學中的實施與效果,認為PBL教學法在該課程理論教學中的實施不僅有助于改善教學效果,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對動物醫學類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PBL教學法;動物生理學;理論教學;實施;效果
動物生理學是研究動物機體基本生命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是動物醫學、動物科學等生命科學相關專業開設的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和必修課之一,也是國內所有高等農業院校相關學科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的必考課。學生通過該課程的深入學習,能夠更加系統地掌握機體的結構、功能及其作用機理。動物生理學課程作為一門聯系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的重要橋梁學科,不僅是后續專業課程,如獸醫病理學、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學等學習的前提基礎,而且對畜牧獸醫生產實踐中動物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因此,可以說,動物生理學課程直接影響著畜牧獸醫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但由于該課程具有系統性、抽象性、實驗性、微觀性、動態性和進展快等特點[1],并且在高校教學計劃調整下,課時量大幅減少(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32學時),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知識面太廣、理論太深,學習起來比較吃力,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提高教學效果成了動物生理學教學的重中之重。筆者在分析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探討了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實施PBL教學新模式的現實意義,以及教學實施的基本過程和效果評估,以期為提高動物生理學的教學質量,實現動物醫學類拔尖創新型農林人才培養目標提供幫助。
多年來,我國高等農業院校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動物生理學的理論教學大多仍然采用以授課為基礎的傳統教學模式,強調以教為主,學為輔,教與學相對獨立。在該教學模式下,教師一般都采取大班全程“填鴨式”和“灌輸式”教學方式,一味強調書本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大部分學生長期以來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創新思維和能力不足,也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由于長期被動接收知識,學生養成了只學習知識而不思考知識的習慣,多數學生“讀死書、死讀書”,對一些基本理論以及基本生理學過程及其形成的生理學原理和意義了解得不徹底,難以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實踐能力的目的,導致學生對教師過分依賴,創新性很難提高[3]。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少對教師所講知識提出質疑,幾乎全盤接受,教學效果較差。
PBL教學法又稱為問題導向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問題的自主學習模式。該教學方法是1969 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Howard Barrows 首次創立的,主要倡導在教學雙邊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學為主和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發展綜合思考能力。該模式是近年來國內外教學模式改革的熱點[4-5]。
在結合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實施PBL教學法,一方面能夠實現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促進互動教學;另一方面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廣泛交流合作的良好平臺,大家圍繞一個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查找文獻、匯總資料、充分討論、分析總結。小組之間既分工明確,又相互合作,既共同克服困難,又一起分享成功經驗,提升了團隊協作能力。再次,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一般來說,PBL教學設定的問題在教材上面沒有既定的答案,小組成員主要通過收集資料、充分討論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自學能力。除此之外,PBL教學模式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理解、邏輯推理以及口頭表達等能力,為學生在踏入工作崗位后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PBL教學法的組織形式為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分析討論問題—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點評與總結逐步遞進的四步式問題教學,主張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
3.1教師提出問題教師結合常見的生活實例,提出一些學生比較好奇,容易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科學問題。例如,在講述尿生成的體液調節時,可提問:“為什么人在一次大量飲用清水和飲用甜味飲料后尿量會增多?機制有何不同?為什么人在劇烈運動過程中、睡眠時尿量會減少?”又如講胃液的消化時,可以提問:“為什么飯前不要喝水?”又如講唾液分泌原理時,可引入“望梅止渴”的典故。問題確立以后,學生可根據興趣愛好自動組成學習小組,每組5~6人,學生自行推舉產生組長1名,并進行明確的角色分工,協作開展研究。要求學生要以科學問題為導向,自主設計并實施PBL學習過程,并制訂明確的項目計劃書。
3.2學生分析討論問題該階段是PBL教學法實施的核心階段。學生在確定問題以后,首先要借助于多種數據庫資源查閱相關文獻,獲取知識,并進行整合,凝練信息。在該階段,教師一方面要指導學生從多渠道獲取信息,并對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做出綜合判斷,得出結論,另一方面還要實時監督每一組內的進展情況,當出現問題時,及時給予點撥,指正學生調整思路。最后,在學習小組內要進行充分討論,完善結論,就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班級討論。每組完成1個PPT。
3.3學生匯報交流每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將組內充分討論所形成的結論進行課堂展示,自由發言,舉證說服,使其他組學生對該問題有詳細的了解,擴展知識面,并引領學生對該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思考、分析。匯報結束后,組內其他組員給予補充,其他小組的學生可以對發言的結果提出質疑,并就自己的討論結果提出看法。對不同的結論,教師不應急于判斷,而是要與學生就不同的結論進行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理清思路,鞏固所學知識。
3.4教師點評與總結在各個小組匯報完成后,根據學生的演講情況,由指導教師對演講的形式與內容進行客觀點評,并對演講主題進行總結。既要肯定成果質量,給予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更要關注研究態度、研究過程與方法的評價,然后指出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中存在的不足。通過肯定和指出不足,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學習能力。最后,師生共同討論收獲與體會,為以后動物生理學及其他科目的教學提供參考。
對5個自然班一共129名學生實施PBL教學法后,采取問卷調查以及約談的方式評價效果并進行總結。結果顯示:95%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法更容易被接受,比單純的教師主導性授課效果好,與未實施PBL教學方法之前相比,自己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理論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并可以將理論與實踐適當地結合,學習效率大大提高。90%的學生覺得通過PBL教學方法實現了與教師的角色互換,深刻體會到了教師上好一堂課背后付出的努力,表示在以后的學習中會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培養了良好的師生感情。100%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法提高了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對團隊協作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作用。有10%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法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準備,比較浪費時間。
PBL教學法在動物生理學教學中的實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欲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等,大大提高了動物生理學的課堂教學質量,對動物醫學其他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對實現動物醫學類拔尖創新型農林人才的培養目標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1]王丙云,陳勝鋒,雷歷,等.動物生理學課程特點與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實踐[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27(1):58-60.
[2]張麗,單鳴秋,包貝華,等.基于 PBL與LBL相結合的教學法在中藥分析課程中的教學實踐與探索[J].安徽醫藥,2010,14(7):867-868.
[3]李新平,歐陽五慶,張淼濤,等.新形勢下動物生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反思和對策[J].科技信息,2008(18):416-417.
[4]張冰冰,孫鑫.PBL教學法在中醫學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中醫,2011(10):57-59.
[5]韓艷梅,張明艷,史小琴,等.PBL教學法在生理學教學中的運用[J].醫學研究與教育,2009,26(6):89-90.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Theory Teaching of Animal Physiology
PAN Shi-feng,XING Hua,ZHANG Tang-jie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25009)
Basing on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eaching,we discussed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Animal Physiology.The implement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heory teaching was not only abl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but also provided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of veterinary medicine.
PBL teaching method;Animal Physiology;Theory teaching;Implementation;Effect
揚州大學教改課題(YZUJX2015-35B);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PZY2015B158)。
潘士鋒(1984- ),男,河南信陽人,講師,博士,從事動物生理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2016-07-13
S -01
A
0517-6611(2016)25-2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