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朝鮮族的雙重文化身份及其潛在創造性——以轉型期中國朝鮮族小說為中心

2016-03-18 19:31:45金虎雄金晶瑛
東疆學刊 2016年2期
關鍵詞:文化

金虎雄,金晶瑛

?

□語言文學研究

中國朝鮮族的雙重文化身份及其潛在創造性
——以轉型期中國朝鮮族小說為中心

金虎雄1,金晶瑛2

中國朝鮮族不僅擁有自身的民族傳統與文化,同時還擁有中華民族的集體經驗。這種雙重文化身份使得他們可以相對方便地往來于韓國與中國之間進行工作與學習,但是也給很多在兩國之間輾轉的中國朝鮮族帶來了心靈上的迷茫與傷害。轉型期的中國朝鮮族小說通過其所塑造的韓國及韓國人形象、回國朝鮮族形象或朝鮮族村落的現實,反映了這種雙重文化身份所帶給他們的優勢以及對于個人及朝鮮民族集體造成的創傷,同時也預示了中國朝鮮族的未來。

中國朝鮮族小說;雙重文化身份;潛在創造性;轉型期

20世紀90年代初, 針對中國朝鮮族的雙重文化屬性問題,鄭判龍先生提出了“過門媳婦論”。[1](1~15)之后,趙成日先生對此展開了更具體的論述,后來金強一、金寬雄等學者對這一觀點進行了深入闡述。然而,最近黃有福先生在《中國朝鮮族文化共同體》一文中, 否定了中國朝鮮族的離散(Diaspora)性格和雙重文化身份。黃有福先生認為,如同旅美的韓國人會形成“脫離韓國的”性格與文化一樣,中國朝鮮族通過100年的移民史、定居史、斗爭史已經深深扎根于中國社會,因此認為朝鮮族具有雙重文化屬性是一種虛構,并提出中國朝鮮族是“百分之百的朝鮮族”之說。對此,本文在對朝鮮族的形成及他們所具有的雙重文化身份等進行具體分析的基礎上,以轉型期朝鮮族作家的中短篇小說里出現的韓國人形象和中國朝鮮族群體形象為研究對象,來論證中國朝鮮族文學的潛在創造性。

一、中國朝鮮族的雙重文化身份

中國朝鮮族是跨境民族的后裔,可以說是近代移民社群之一。19世紀中葉以后,由于朝鮮王朝的封建苛政、自然災害和日帝的侵略掠奪,以朝鮮農民為首的義兵、獨立運動家、教育家、進步知識分子等越過圖們江和鴨綠江移居到以延邊為主的中國東北地區。他們為了擁有土地剃發易服,歸化入籍,并在日本皇民化政策的高壓下被迫創氏改名。從1909年的間島協約、1930年初的“民生團事件”和“萬寶山事件”中可以看出,這些移居到中國的朝鮮人的艱難處境。盡管如此,移居中國的朝鮮人還是首先在中國東北地區引進了水田耕作,為東北的農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反帝反封建的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以延邊為首的中國朝鮮族的居住地具有特殊的空間特征。中國朝鮮族雖處在中國的邊緣,但與多民族共同生活,居住地與境外母國及其它國家接壤,而這個空間就如同霍米·巴巴所說的“國家之間的縫隙”,也是“第三領域”——“燦爛的邊緣”。霍米·巴巴認為,作為現代社會特征的資本全球化現象引發了人們的大遷移,通過各種人種之間的交流使異質文化相遇并發生了文化性混種。也就是說,現代社會的變化帶來了至今未曾有過的文化的混種性、轉換性的可能,從而產生誘發創造性緊張感的“第三領域”,同時這種“第三領域”異質性文化要素的混合熔解及再構成也成為了“第三領域”的特征。[2](104)中國朝鮮族所生活的空間符合“第三領域”的特征,而生活在這個空間中的朝鮮族自然就會擁有雙重文化身份。朝鮮族與漢族具有共同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傳統,所以中國朝鮮族不只是擁有自身民族傳統和文化的單一民族,同時還是擁有中華民族集體經驗這樣雙重文化身份的民族。

解放前散居在中國的朝鮮人統稱為Diaspora。①Diaspora的原意為“離散”、“散居”,主要用來指涉離開故國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后來,這個詞具有了民族離散的意義在內,后被進一步擴充為上世紀由于各種原因離開故國的人們的生活體驗。如今,Diaspora是指因近代各種力量,比如政治權利、經濟、軍事、戰爭、革命等原因而使得一些民族或人群從原來國家框架中被驅趕出來,并在異域或異國過著“境界性生活”的人群或者民族共同體。Cf.Edword Said:《Rofleclions on Exile and Other Essays》,pp.xxx- xxxi,P397.隨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朝鮮族主動取得了中國公民的資格。他們把中國當做自己的祖國,積極參與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然而他們難以擺脫對故國的鄉愁,并對自身傳統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抱有極大的熱愛和自豪。100多年來,他們守護著自己的語言文字,通過民族教育和文學藝術成功地使自己民族的傳統與文化留存了下來。因此,中國朝鮮族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國民,但是依舊是擁有雙重文化背景的朝鮮民族移民社會的一個分支。

對于移民的雙重文化身份,愛德華·薩義德曾說:“與眾人一樣,我不只屬于一個世界。我是巴勒斯坦出身的阿拉伯人,同時也是美國人。這給我賦予了雖奇怪,但實際不怪異的雙重角色。除此之外,我還是學者。所有這些身份都不十分分明,每一個身份都使我起到不同色彩的影響和作用。”[3](132)

薩義德等后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家們帶著雙重或者多種文化身份,在第一世界起到了第三世界代理人的作用,同時也把第一世界的理論傳播到了第三世界,從文化上啟發了第三世界的知識分子。同樣,朝鮮族知識分子帶著朝鮮文化和中國文化的雙重身份,在中國解放前和朝鮮半島光復前,在中國境內為了完成“朝鮮革命”與“中國革命”的雙重歷史使命而英勇戰斗。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朝鮮族知識分子對中韓交流起到了橋梁作用,對朝鮮半島的統一也具有溝通作用。

“朝鮮文化”的因素使得中國朝鮮族不僅有別于中國的漢族,也有別于中國的其它民族。而且由于中國文化因素,中國朝鮮族與韓國人、朝鮮人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在外韓國人也不同。 朝鮮族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金學鐵先生曾在中日朝三國舞臺上戰斗,后半生憑著苦斗立足于中國,但是臨終時卻要求把自己的骨灰送到故鄉——朝鮮元山。 這說明朝鮮族知識分子雖然融進了中國主流社會并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但是卻依然固守著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傳統,這就是中國朝鮮族的文化實體,是雙重文化身份的一種表現。文化身份并非簡單地隨國籍而定,它是一種精神現象,并處于不斷的變化和構筑的過程之中,以至于很多時候,他們在母國和居住國之間左右彷徨。中國朝鮮族共同體在中國土地上長期生活并不斷接受中國文化之后也發生了類似的文化變容,在這里,我們可以通過世紀交替期的朝鮮族小說里出現的“韓國形象”和“中國形象”來考察這種現象,并揭示出中國朝鮮族小說未來的潛在創造性。

二、中國朝鮮族文學中的韓國與韓國人形象

(一)坍塌的韓國與韓國人形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東西方冷戰的世界格局中,中國只與蘇聯、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聯盟,而未向資本主義世界打開門戶。中國朝鮮族不知道世界的變化,安居于國家主導的計劃經濟和社會里。可是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中韓兩國建交以后,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朝鮮族去往韓國。對中國朝鮮族來說,韓國是祖籍國,沒有語言障礙,可以自由交流,而且韓國讓中國朝鮮族獲得了物質財富,并使他們具有了體驗資本主義世界的機會,同時也體驗到了自身文化整體性內的激烈沖突,他們也不斷意識到韓國并不是中國朝鮮族永遠向往的精神之鄉。

金在國的《韓國不存在》(1996),李惠善的長篇報告文學《韓國夢:彷徨與希望的報告書》(2003), 許蓮順的長篇小說《無根花》(1998)、《誰看見蝴蝶之家》(2004)等作品描寫了通過留學、假結婚、偷渡等方法進入韓國的中國朝鮮族及其眼中的韓國人和韓國形象。

中國朝鮮族到韓國大都是為掙錢而去的,但是在進入韓國之后卻又發現,他們雖然是朝鮮族,但是卻不是韓國人,他們雖然可以掙到一些錢,但是卻要面對文化與精神的隔閡與撕裂。對中國朝鮮族來說,韓國并不是天國,在那里等待他們的是各種羞辱和歧視。樸玉南的短篇小說《我的名字叫狗屎》(2008)是以作者去韓國接受“在外同胞文學獎”時的所見所聞為題材而創作的。整個故事的敘述者“我”第一次出國顯得十分土氣,但是她聰明、善于思考。她在飛機里與韓國男人之間的文化摩擦,在仁川機場辦理海關手續時站到外國人隊列里所感受到的冷落感,都使她意識到身在韓國與在祖國的不同。特別是她見到了三年未見面的丈夫,丈夫憔悴的臉龐和戰戰兢兢的模樣使她十分吃驚。作為非法滯留者的丈夫在路上偶爾見到警察也嚇得渾身哆嗦。她也見到了許多兒時的朋友,他們雖在祖籍國,但都做苦役,遭人歧視。韓國的生活與他們在中國度過的青少年時期形成鮮明對比,并通過這種對比表現了在韓國的中國朝鮮族非法滯留者們的悲哀和苦惱。不僅如此,“狗屎”還成為在韓國無依無靠的朝鮮族的代名詞,是被冷落的異邦人的別稱。小說提出了“我們是誰?”這樣重要的問題,深刻地反映了中國朝鮮族的文化身份認同問題。

鄭亨燮的小說《墨鴉妻子》(2008)通過描寫為了去韓國而與韓國男人假結婚的智順的悲劇,反映了韓國男人壓榨中國朝鮮族婦女的可恥行徑。智順交給中介人7.5萬元(人民幣)后用假結婚的方法來到韓國,但終究沒有得到自由。他們維持著夫妻關系,但是隨時會受到出入境管理局官員的盤問。為了合法滯留,她需要求助于“丈夫”,所以啞巴吃黃連,她只能忍氣吞聲地扮演著妻子的角色。尤其是每年一次需要領著“丈夫”去辦理外國人延期登記手續。“丈夫”抓住智順的這一弱點經常找借口不答應她的請求,而且不時地跟她要錢,一拿就是三四十萬元(韓幣)。不僅如此,智順所謂的“丈夫”進飯店招待自己女朋友的錢也要她來付,智順為此花了21.3萬韓元。吃飽喝足后,丈夫撇下智順攜著女友揚長而去,此時的智順就如同為漁夫捕魚的漁鷹。她氣憤地用手機撥打韓國男人的電話,并怒視著韓國男女消失的方向,憤怒地喊道“呀,狗崽子!”至此,韓國人的形象轟然倒塌。

韓國之夢給中國朝鮮族帶來了物質財富,但也帶來了很多精神與生活問題。很多表現韓國生活體驗的中國朝鮮族小說描繪了韓國人的丑陋形象,是他們騙走了中國朝鮮族妻子,破壞了中國朝鮮族家庭。姜虎遠的中篇小說《仁川碼頭》(2000)和《訪問》(2009),描寫了韓國之夢使幸福和睦的家庭分裂進而崩潰的悲劇。在《仁川碼頭》里,男主人公成哲是身高一米八的彪形大漢,他在建筑工地搬運磚頭、貼瓷磚。成哲說,勞累可以忍受,但“瓷磚工頭”和“瓦工工頭”調戲中國朝鮮族婦女的行徑實在難以忍受。成哲一拳打倒了一個拽走延邊婦女的瓦工工頭被開除了。失了業的成哲流浪街頭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妻子玉子挽著一個西裝革履的男人走過去了。原來極愛家庭、愛丈夫的妻子居然有外遇!成哲痛苦至極,最后領著玉子要回中國。成哲搭乘的出租車經過城南大橋駛入京仁橋高速公路,成哲心情十分凄婉,與剛來時的喜悅不同,現在則感到十分空虛。“再見吧,首爾!再見吧,父親的故鄉…… 是啊,五彩繽紛的首爾,我在何處立足?一不小心就會吃虧的首爾……讓人們閃光的心情生銹的地方…… 這里即便是父親的故鄉,也并非我們第二代人的故鄉。河魚不能在海里生活,我們永遠是異邦人。回家吧!為了愛情和家庭,離開這個可以融化任何東西的超級熔爐吧!”當成哲急忙把東西放進檢票臺上走進關口的時候,玉子突然慌慌張張地把手里的提包交給成哲說“忘了把剩下的錢換成美元啦。” 然后就跑出去了。然而過了一頓飯的時間玉子也沒有回來。機場廣播催促旅客趕緊登機。成哲有了不祥的預感,趕緊打開提包一看,里面有一張紙條:“對不起,沒臉見你,錢和東西你回去處理吧。請饒恕我,希望后會有期——玉子”。小說里的故事說明,韓國成為了中國朝鮮族心靈被腐蝕、妻子被搶走的地方。

(二)美好的韓國人形象

當代朝鮮族小說中也有描寫中國朝鮮族與韓國人和睦相處的,表現了韓國人美好的一面。但是相對而言,這樣的小說比較少,而且其中也伴隨著對于韓國的某些失望。換句話說,在這些小說之中,美好的韓國人與奸惡的韓國人是一同出現的,而兩種韓國人形象的同時出場實際上也意味著中國朝鮮族美好的韓國夢的分裂以及自身在這種分裂場景中的迷茫。例如,最早描寫韓國體驗的中國朝鮮族小說家金南鉉所創作的短篇小說《韓信建設工地》(1992),這篇小說表現了韓國工人和朝鮮族工人一起反抗工頭剝削的故事。再如,李東烈的短篇小說《屠夫密斯特李》(1994)表現了韓國百姓心里隱藏的深厚的情意。

金南鉉的短篇小說《韓信建設工地》以慶尚南道為背景,描寫了在德洪手下工作的兩個中國朝鮮族男人和三個韓國男人的故事。他們在建筑工地把磚頭和石灰運上15層,整天吸食灰塵也只能吃一粒糖來對付干渴的嗓子,更危險的是從15層掉下磚來會砸死人。他們5個人在不到25平方的德洪家吃住,因只有一個衛生間,早晚很不方便。

每天吃的是方便面,喝的是一杯米酒。吃了晚飯后,工頭就張羅玩畫圖(韓國的傳統紙牌),贏家需買一整只雞,結果苦力們把一天的工錢全部輸給他。因此,“我”詛咒德洪“白天讓你累死累活,晚上錢被贏光。真是雙重剝削者,碩鼠!”更氣憤的是他還找借口不按時給朝鮮族工人工錢。于是,兩個韓國工人為朝鮮族工人不平,韓國工人徐承德站起來瞪著眼睛怒視德洪:

“你說什么?你沒看見中國人受苦的樣子嗎?不能幫一把,還騙錢?打死你,咱們去勞動廳。騙錢沒你好。中國人怎么的,他們干嘛離開自己的國家去了中國?是我們的同胞,我們的同胞!蠢貨,因為日本鬼子才去了滿洲國!”

很顯然,中國朝鮮族與韓國人的友好與和睦相處是建立在共同反對“工頭”剝削的基礎上的,但是“工頭”本身就是韓國人,而韓國工人雖然對中國朝鮮族工人心存友好,但是在心底里還是認為他們是別國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韓國工人看似為中國朝鮮族工人挺身而出,但實際上更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而站出來的。雖然中國朝鮮族工人與韓國工人同是工人,但是中國朝鮮族工人的地位卻比韓國工人更低,他們在遭遇不平之時,無法真正地為自己爭取正當的利益。當然,韓國人承認中國朝鮮族是因為貧困、因為“日本鬼子”才到的中國,但是那是過去的歷史。也就是說,韓國承認中國朝鮮族與他們同族的身份,但是卻不承認現在地位相同。同時,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在韓國務工或生活的中國朝鮮族的身份是非常尷尬的,而尷尬的身份與地位也使他們無法真正地融入到韓國或韓國人的生活之中。

李東烈的短篇小說《屠夫密斯特李》是以慶尚北道高靈邑為背景寫成的。來自中國的“我”原來是高中教師,在工地干了十來天活就腰痛難忍,于是“我”換了一份搬運豬肉的活兒。

“我”在一家“大伽炭火烤排骨店”認識了一位名叫密斯特李的30多歲男人。他上身穿著白色襯衫,下面是肥大的紫色褲子,身材魁梧,肚子很大。“我”跟著密斯特李干活,他要求必須堅持一年,不許半途而廢,否則吃虧的將是“我”自己。一旦開始干起活來“密斯特李”就大聲叫嚷著,時不時跟送來咖啡的茶座小姐說笑話,活干得爽極了。雖然“密斯特李”與同事間也偶有爭吵,但是一干起活來,就把所有不快都放下了。而且在干完活之后,“密斯特李”好像剛剛結束了一場演出,熟練地開著車,放大音樂,聳著肩膀,一副輕松自如的樣子。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干著這樣笨重的活,“我”是極不適應的,甚至會在夜晚被噩夢驚醒,所以“我”又逃離了。

“密斯特李”抓走了我的叔叔代替“我”,一直到這個月過去。我躺在叔叔家的里屋正看著書,突然“密斯特李”來了,我嚇得不知所措,機靈的嬸嬸迎接了他。外邊傳來了說話聲,接著傳來了關門聲。

“他怎么來了,怎么回事?”

“嗯,他送來了你們叔侄兒的工錢。說畜協今天發了工資,人不可貌相,看來他心眼倒挺好。”

我立刻感到臉上火辣辣的。眼前浮現出“密斯特李”的形象,以及“密斯特李”的屠宰場的氛圍,可懼可憎的感情早已蒸發掉,一幕幕真正的生活場景浮現在眼前。這部小說生動地再現了韓國下層社會的世態,從中國朝鮮族知識分子的視角出發成功地描寫了性格粗糙但是親切、有愛心的屠夫“密斯特李”的好人形象。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韓國并沒有因為與中國朝鮮族的同族身份而承認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所帶來的異國文化,所以作為知識分子的“我”只能從事最底層的體力勞動,而我卻不愿意從事這樣的體力勞動。無論在中國有多高的教育程度,中國朝鮮族到了韓國之后多是從最底層開始,雖然他們也會遇到好人,但是他們所面對的環境還是使之不斷有逃離的欲望。但是這種逃離不是回到中國,而是逃離在韓國面對生存所不得不從事的底層工作,可是他們又很難獲得好的職業。中國朝鮮族一面不斷地向往著韓國及其生活,一面又無法得到一個與自己文化、學識相匹配的職業,他們在尋找工作上所面臨的困境,實際上就是他們的雙重文化身份在韓國所遭遇的困境。他們去韓國尋找他們的韓國夢,但是韓國的生活與工作現實又粉碎了他們自己所構筑的物質與精神之夢。

三、 中國朝鮮族文學中出現的回國朝鮮族及其形象

中國本是中國朝鮮族生長、生活的地方,也是他們無比熟悉和親切的地方,但是當很多中國朝鮮族為了改善物質生活而去韓國務工幾年之后,中國及其土地上的一切又顯得有些陌生與疏離。多年的韓國務工生活使很多中國朝鮮族逐漸接受了韓國的生活,包括文化、精神生活,但是他們基本上都只有幾年的簽證,最后他們還是要回到祖國。而一些在韓國遭遇挫折的朝鮮族更是希望回到祖國來療治受傷的心靈,但是他們回國的境遇又是怎樣的呢?其中有憂患意識,但是也時常夾雜著墮落與無奈。

(一)墮落與憂患意識共存的回國朝鮮族

在李蕙善的小說《爆發的花絮》(2008)中,其人名都使用匿名或者綽號來代替的,作者認為當今社會中的個體作為匿名、記號或數字而存在是司空見慣的。這部小說里的人物名字叫做“魷魚宴會”、“地瓜”、“特別女人”、“安妮”、“J”等。在匿名的條件下,他們盡情吐露自己的欲求。在“3.8婦女節”的特殊環境下,四個匿名的中年婦女不可遏制的性沖動和葷嗑令人捧腹大笑。其實她們為了家庭在韓國拼了十年,但是回國后卻成了被丈夫、子女、社會冷落的異邦人。主人公尹貞在韓國務工十年后回國,可是女兒的全部興趣卻在網上飼養的企鵝上;丈夫沉迷網絡游戲,而且還有了別的女人。朝鮮族婦女雖然從韓國掙錢回來,但是孩子和丈夫都疏遠她們,于是她們也逐漸走向了墮落。對于在韓國務工的中國朝鮮族來說,其務工生活是極其艱苦的,他們是為了改善自己及家人的生活條件才出國的,但是在韓國打工多年回來之后,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卻發現,自己不屬于韓國,不被韓國承認,而本該帶給自己溫暖的家庭也顯得那么陌生,甚至這個家庭已經習慣了自己的不在,自己的回來反倒打破了原有的家庭平衡,自己成為家庭的多余人。可以說,很多在韓國多年務工的朝鮮族一方面不被韓國完全接受,另一方面又遭到自己的家庭疏離,他們的雙重文化身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們的雙重失落。

李惠善的中篇小說《爆發的花絮》描寫了從韓國回來的一個女人的悲哀,而樸玉南的短篇小說《巢穴》(2005)則真實地描寫了朝鮮族農村共同體的陣痛和崩潰過程。這部小說以一個叫做鎮洙的少年的視角和語調,運用生動的細節描寫、恰如其分的俗語、女人們個性化的對話,表現了農村共同體衰落的情景。丈夫去韓國后,鎮洙媽媽和村長的婚外戀被曝光,全村沸沸揚揚的。這期間,鎮洙家的房子廉價賣給了漢族王氏,曾經充滿孩子們朗朗讀書聲的學校賣給漢族人,然后被改造成了羊圈,學校的牌子被斧子劈成兩半倒放在窗戶上。這些描寫真實地表現了當時朝鮮族農村共同體的情形。主人公鎮洙望著變成羊圈的學校突然想道:羊圈里的羊比自己幸福多了。自己曾經住過的房子現在沒了,羊卻意外地在磚瓦房里生活。多么令人心酸的情景!這部小說表現了在移民或出國務工風潮下中國朝鮮族共同體的崩潰現實,表現出了極強的憂患意識。這部小說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反思:出國務工引起朝鮮族家庭乃至聚集村落不斷分崩離析,而朝鮮族家庭或村落的崩潰又進一步促進了中國朝鮮族的出國潮與民族精神的不斷衰弱,朝鮮族農村發展令人擔憂。

如上所述,中國朝鮮族無論是移民還是出國務工,他們在地域空間和精神空間方面處于非常微妙的中間狀態(median state)。他們的作品描寫了中國朝鮮族在祖籍國與居住國之間及其與居住國的主流民族之間所表現出的兩種或混種性質。他們在兩者之間自由出入,也在兩者之間不斷尋找和確證自身的存在。換句話說,這樣的文學在與他者的關系之中表現自我,表現為兩種文化形態的混種性或者共存狀態。而在中國境內,朝鮮族與漢族人民以及其他民族則由最初的生疏和矛盾不斷走向民族融合的共存狀態,這一點我們可以在樸玉南和趙圣姬的小說中看到。

(二)走向民族融合的中國朝鮮族

樸玉南的短篇小說《螞蟻河》(2006)描寫了朝鮮族和漢族雜居生活的故事,即兩種文化境界地帶的故事。隔著“螞蟻河”有兩個村莊:一個叫上水里村莊,是漢族村莊;一個叫水南村,是朝鮮族村莊。作品描寫兩個村莊不同的習俗。民族不同,語言就不同。但是不用說話,只看在河邊洗衣服的模樣和走路的姿勢就能猜到哪個是上水里村的,哪個是水南村的。但是,風俗習慣如此不同的漢族村莊和朝鮮族村莊的青春男女之間卻可以相親相愛,甚至可以不斷克服父輩以及其他同族人的眼光而共同走進婚禮的殿堂。水南村的一個小伙子終于要娶親了,幸虧姐姐去韓國掙錢寄給他,他才得以脫離光棍生活,娶了上水里村的漢族姑娘。新娘從頭到腳都是紅色,在鋪著涼席舉行儀式的院子里,朝著要求點煙的娘家人咧嘴笑個不停。“新郎新娘對拜。”司儀分別用朝語和漢語各說一遍,因為這里上水里村的人占了一半。就如同婚禮場面所展示的,朝鮮族村莊開始接受漢族的結婚儀式,而漢族村莊也在不斷接受朝鮮族的生活習慣,甚至在韓國掙錢的姐姐會寄錢給他,讓他娶上漢族的姑娘,朝鮮族與漢族走上了民族融合的道路。可以說,在共同生活的土地上,這種民族融合的趨勢不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雖然兩個民族之間存在著差異,但是他們之間也學會了接受對方。樸玉南小說中朝鮮族與漢族結婚的場景似乎也預示著民族融合的光明前景。

朝鮮族與漢族的民族融合之路在其它小說中也時常被展現出來,趙圣姬的短篇小說《童年》(2000)就是代表。這篇小說采用了夢幻式現實主義的敘事方式,描寫了兩個民族青年男女之間的故事。前村住著漢族,后村住著朝鮮族,朝鮮族小伙子與漢族姑娘偷偷相愛。漢族村里的黑色公狗也到朝鮮族村莊找母狗。朝鮮族小伙子被嫉妒他的漢族年輕人痛打,半夜里漢族村莊的黑狗被朝鮮族村里的狗咬死。但是翌年春天,朝鮮族村莊里的母狗生了一窩崽,神奇的是身上都是黑白相間。兩個村莊,或者說兩個民族之間的文化沖突以及宿命性的共存和融合,通過人類和動物世界的對比幽默地表現了出來,同時也預示了兩個民族或中國境內各個民族的現實與未來。

四、結束語

中國朝鮮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子子孫孫生活下去的地方是中國。朝鮮族在中國不是暫時的、流動的,而是要世代生活下去。朝鮮族應該珍惜中國,尤其是延邊這塊土地,同時,也應該熱愛自己民族的歷史和傳統。朝鮮族雖然具有雙重文化身份,但兩種文化并不是一比一的關系。朝鮮族在堅守自己民族文化整體性的基礎上,應該學會吸納中國主流民族的優點,要勇于在與他們進行友好競爭的基礎上成為自立、自尊的民族。

作為延邊象征的蘋果梨是把咸鏡北道北青的梨與延邊當地的野生梨嫁接栽培的新品種。同樣,朝鮮族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是擁有中華文化和朝鮮族文化身份的特有的民族共同體。這種雙重文化身份是歷史造成的,但是這種雙重文化身份也造就了中國朝鮮族及其小說的現實,使得他們可以相對方便地出入韓國與中國,但是也容易使他們在這種雙重文化身份中迷失,他們在韓國與中國之間不斷穿梭,也在不斷尋找和確證自身的民族身份與定位。轉型期的中國朝鮮族小說是這種現實的反映,他們的小說反映了韓國夢破碎的現實,也反映了中國朝鮮族可能的未來之路,而所有的這些現實又賦予了中國朝鮮族小說未來的無限創造性。

[1]鄭判龍:《鄭判龍文集(第二卷)》,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1997年。

[2][韓]李素姬:《霍米·巴巴第三世界領域的考察》,《英美文學中的女性主義(9)》,2001年。

[3]王寧:《“后理論時代”的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責任編輯 張克軍]

I312.074

A

1002- 2007(2016)02- 0028- 06

2015- 11- 1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當代朝鮮族文學中的文化身份認同研究”,項目批準號:15BZW199;? ??? (?? ???) 2007? ??(???????)? ???? ??????? ??? ?? ??? ???(KR F- 2007- 361- AL0016);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R esearch Foundation of Korea Grant funded by the Korean Government (NR F- 2007- 361- AL0016).

1.金虎雄,男,朝鮮族,博士,延邊大學朝鮮-韓國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韓國文學、中國朝鮮族文學。2.金晶瑛,女,朝鮮族,延邊大學朝鮮-韓國學學院翻譯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朝漢翻譯。(延吉 133002)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 日韩毛片视频|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久久国产拍爱| 思思热精品在线8|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91精品网站|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另类综合视频|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色88|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欧美97色|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久久一级电影|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久热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色婷婷啪啪|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青青操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999在线|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91视频免费| 欧美亚洲激情| 久久国产乱子|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欧美福利在线|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亚洲国产清纯| 日韩av在线直播|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综合色婷婷|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高清色本在线www|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亚洲另类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亚洲视频a| 欧美不卡二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国产swag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专区|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自拍|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一级毛片|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迷奸在线看|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久久婷婷六月|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