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臺灣美食之旅后,本刊特約撰稿人李婉君以其獨特的、個性化的眼光分享香港美食體驗,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她的味蕾記憶勢必帶著淡淡鄉愁及地道體驗,值得細細品讀。
香港哪家餐廳最好?
有很多飯飯之交都知道我喜歡吃,又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所以去香港游玩前都會問我:“香港哪家餐廳最好?”嗯!有沒有留意到問題的簡潔和用字的明確呢?是“最好”,沒有之一!每每聽到這么一問,我總是浮夸地做出一個認真思考的表情,然后又夸張地假裝傻傻地問:“要從恒河沙數的餐廳食店中選一家最好的是什么概念呢?這是一個多么困難的抉擇呀?”這時飯飯之交們一般會把問題改為:“那你平日都去哪幾家?”而我的答案永遠都是一樣的:“嘻嘻!我公公家!”
一代粵菜宗師與我
我家公公是香港七八十年代的粵菜廚師,在業界被尊稱為一代宗師。那時還沒有今日被過分包裝的明星廚師、也沒有什么宣傳推廣的媒體;要在飲食圈中站穩陣腳、打出名堂、得到同業的肯定,靠的就是百分百的真材實料與真功夫。大半的職業生涯,公公都在海天海鮮酒家當行政總廚,那時的海天是香港唯一一家可以筵開過百席的酒家,菜色出品極好,是很多食客朝圣的終極目的地。如果用現在的話語表達,海天就是讓人心心念念、一定要儲足銀兩去拔草的摘星店。而達官貴人要大宴親朋好友時,海天是他們的必然選擇。
在廚房打拼了半個世紀后,公公移居美國且過著平靜安逸的生活。雖然在彼邦也收到很多徒弟、徒孫和餐廳食店的邀請,但這位一代宗師還是謝絕了所有出山之邀,從此只為家人下廚。我有幸成為他的家人,更加幸福的是能讓他老人家手把手地傳授烹調粵菜絕活!
三家忠于傳統的食店
粵菜有三大流派,廣東菜、潮汕菜及東江菜。今期為大家推薦三家得到我公公肯定的廣東菜餐廳食店,各位飯飯之交有機會去香港不妨一試。
第一家是渣甸山小廚,這是一家低調有底蘊的粵菜餐廳。他們制作的是經典廣東菜,從他們的出品可看到廚師們傳承廣東菜的心思和精神。介紹一道我們的必點菜色——桂花炒銀絲,這道菜是從桂花炒魚翅改良而來。近年食客除了關心味道之外,更講求保障地球的永續發展和維持生態的平衡,所以店家順應潮流以粉絲替代魚翅,雖然如此,此菜仍保留了廣東菜清淡為尚、香鮮為佳的精髓:粉絲先用水浸透,然后用上湯煨至入味;在瀝干水分后放入蛋液中,至此才可下鍋猛火快炒;紅蟹肉的鮮、銀芽的爽、雞蛋的嫩和粉絲的清,正是粵菜“清中求鮮、入味而不搶味”的最佳詮釋。
第二家是留家廚房,這是一家兩代人合力經營的傳統粵菜餐廳,從我家公公一句“可以吃到當年的味道”,大家便可以知道留家廚房的菜是崇尚正宗、絕不隨波逐流的。他們的九轉豬腸是實實在在的腸中有腸,這個功夫菜在香港已經瀕臨絕種了!而太史戈渣更是由江太史的孫女江獻珠女士在生前親自指導傳授,正統正宗得全無懸念。還有那個銷魂入骨、想起也會垂涎三尺的茶熏雞更是一絕。請相信我,雞骨也入味的茶熏雞絕對不能錯過,在訂座時一定請叫店家預留。粵菜講究五滋六味,留家廚房的廚師們依仗豐富的經驗和對傳統粵菜的尊重,確實把食材做得有滋有味,用心成就一道一道的美饌佳肴。
第三家是麥明記嫡傳云吞面,一個代代相傳的云吞面世家。祖父輩在20年代時便開始在廣州經營赫赫有名的池記云吞面店,及至父親移居香港便開設了廣受香港人喜愛的麥奀記,到了,兒子麥明學滿師后便按父親的意思自立門戶。小小的面館擠滿街坊食客和識途老馬,大家都為著一碗云吞面而來。云吞皮不但薄而且滑、蝦既大且爽、面又Q彈又有蛋香、湯頭有著淡淡的大地魚鮮美,這就是香港人的云吞面。除了云吞面,鮮炸的油條和綿滑的清粥都是不能錯過的地道小吃。
粵式咕嚕肉
材料:豬梅肉300克、三色彩椒各半個、菠蘿半個、醬油2茶匙、胡椒粉適量、雞蛋1只、生粉適量、醬汁料:山渣餅5片、西紅柿醬3湯匙、檸檬汁1茶匙、唿汁(英國黑醋)l茶匙、米醋3湯匙、糖3湯匙、鹽少許、麻油少許
做法:
1、先把豬梅肉切片,用醬油、胡椒粉及雞蛋腌十分鐘,再上生粉。
2、把切碎的山渣餅和其他汁料全部混合好,下鍋煮至稍為稠時加生粉勾芡備用。
3、把油加熱,大火炸步驟1至金黃色,撈起。
4、待油再次滾熱時把步驟3下鍋再炸,直至油中沒有泡泡便可撈起,關火。
5、熱鍋下油炒三色彩椒、加入步驟4及菠蘿炒混,最后加入步驟2略炒即成。
生炒瑤柱臘味糯米飯
材料(四人份):糯米2杯(約250克)、瑤柱6+-v.臘腸2條、冬菇6朵、蝦干i2只、雞蛋1只
有很多傳統的粵菜,由于制作復雜、費時費工以至店家和廚師都不愿再烹制了,這實是飲食文化的悲歌,也是食客們的損失。好像生炒臘味糯米飯這個經典的冬季時令食品,就已經差不多消失于香港食壇了,現在所謂的生炒臘味糯米飯都是蒸出來的!雖然食材用料相同,但風味卻大打折扣。好吧,廚師們不做,那我們自己動手做吧!
做法:
1、熱鍋下油,依次爆香臘腸、蝦干、冬菇和瑤柱。
2、加入糯米,炒至金黃色后下酒略炒。
3、轉小火后加入少量浸發干貨的水,略炒后加蓋。
4、約每3至5分鐘開蓋加水再炒,重復加水、略炒、加蓋直至糯米熟透即可。
私房心得
1、用傳統瓦鍋來炒糯米飯風味最佳。
2、如細心留意會發現這個生炒糯米飯沒有用到任何調味料。因為瑤柱、臘腸、冬菇和蝦干各有其咸鮮的風味,加上是用浸發這些食材的水來炒糯米飯,味道已經很足了。但若喜歡重一點口味,可在上桌前加些生抽提味。
3、我喜歡同時炒兩鍋;一鍋白糯米、一鍋紅糯米。吃時把兩者混合成鴛鴦糯米飯,不但顏色漂亮,而且口感更佳。但因為紅白糯米的熟透速度不一,所以分開炒比較容易控制。
4、一般來說要炒上最少30-40分鐘糯米才會熟透,這正是費功費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