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雅
摘 要: 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應抓住行業發展趨勢,進行課程體系設置改革,相應的課程更應根據企業相應崗位的能力需求進行改革。《國際電子商務》作為培養學生跨境電商平臺操作能力的一門重要課程,以阿里巴巴公司的“速賣通”和“出口通”為授課操作平臺,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和教學評價方面進行一系列創新和改革,以期提高學生跨境平臺操作能力。
關鍵詞: 跨境電商 教學模式 速賣通 出口通
一、《國際電子商務》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背景
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這片電子商務領域為更多的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商務英語專業借著行業的發展趨勢,應大力培養企業急需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從企業反饋來看,以傳統外貿為基礎的教學課程內容設置已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就業的崗位能力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培養學生的跨境平臺的開發和操作能力。本課程作為高職院校的相關應用型課程,其設置和改革創新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跨境電商操作綜合能力,成為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
二、教學模式創新
1.多方聯動,校企共同授課的教學模式。
《國際電子商務》過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常是以教科書為依托,教師通過PPT進行知識的口頭講授和理論要點的介紹,對于《國際電子商務》這種應用型的課程來說,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起不到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進行多方聯動式教學模式,即學生、團隊、老師和企業多方進行溝通交流、學習和合作。商務英語專業14級同學共有8位同學輸送到工作室,這8位同學直接接受企業的教授學習,一線的操作讓這8位同學快速成長,其中4名同學已能獨立操作一家店鋪。為了擴大企業培養的受眾面,課程邀請企業負責人進班指導,真正實現校企共同授課。
商英14級共三個班級,每個班級中5個同學組建團隊,每個同學在團隊中有一定的崗位分工。每個團隊自創公司名稱,進行市場調研,通過數據分析進行選品。以團隊為單位在“速賣通”平臺進行注冊賬號,14級共開設了近30家店鋪。公司總負責人將任務落實到每位同學,單個同學利用子賬號進行運費模板的設定,并在子賬號中人均上傳10個產品。同學們在獨立操作細分任務時可以與其他同崗位任務的同學進行交流,團隊內部協調合作,互相溝通,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向任課老師提出幫助,改變傳統課堂的教師主導講授,學生聽課的模式。本課程突破課堂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利用現代通訊工具進行實時聯系,真正實現單個學生、團隊、授課老師和企業之間的多方聯動。
2.依據開店流程及訂單操作進行任務教學。
本課程的任課老師進行以發放任務書式的項目化教學,將課堂還給學生。在整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按照“速賣通”開店及業務操作流程進行任務分配,完成一個環節任務后進入到下一個環節的任務。在本學期,課程共向學生下達了包括“賬號注冊,數據縱橫和選品,運費模板設置,產品發布,產品分組,營銷活動設定,溝通模板撰寫,店鋪裝修”在內的8個任務書。教師下達任務書后,進行任務導讀,解釋相關環節的注意事項,團隊接到任務書后進行學習,進而分工,按照任務書的要求在課堂上直接操作。遇到操作難點,請教老師并進行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知識,并提高操作技巧,自發學習并尋求解決方法,有所進步。由于跨境電商平臺操作時間的連貫性,任務量較大,課堂時間無法完成的任務,可繼續在課外完成,可以直接聯系老師或是企業經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教學方法手段創新
1.全真操作為教學方法手段創新的主體。
課程以“全真”為手段進行了創新。“全真”即真實平臺,真實產品,真實流程,真實訂單。課程依托的是真實的跨境平臺,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速賣通”和“出口通”兩個平臺。學生組建團隊,在1688網,淘寶網,四季星座網,網商園等網站上進行選品,最終將真實產品上傳,為后續訂單流程做好鋪墊,同時也能更加真實地把握成本。真實流程操作中下達各個任務書,團隊通過注冊賬號,開通店鋪,真實選品,上傳產品,設置運費模板,進行產品分組,店鋪裝修,與客戶進行及時溝通,設置營銷活動,接單,發貨,結算等各環節的實際操作,實現真正的業務流程體驗和操作,提前進入到工作狀態,以最終能接到訂單為教學目標。通過精心準備,部分團隊接到了訂單。訂單的處理跟進,與買家的及時溝通等體驗讓同學們真實感受到了收獲的喜悅和成就感。第一個接到訂單的團隊讓其他同學羨慕不已,來自泰國的訂單,經過進貨發貨,訂單跟蹤,最終的利潤為60元人民幣,相當可觀的單筆利潤,大大提高了該團隊的積極性和信心。
2.課證結合,阿里巴巴線上培訓視頻為輔。
學院與阿里巴巴公司簽訂了“百城千校,百萬英才”的校園跨境人才培養協議。本課程剛好契合該計劃的培養目標,在課程中納入“跨境電商初級人才”證書的考試。學生積極參加線上,并報名參加“跨境電商初級人才”證書的考試。結合教師課內對平臺的介紹,同學們課外同時進行線上培訓,收看培訓視頻,搜索相關課件,進行網絡學習。通過本課程的課內操作及線上課程的培訓,同學們基本通過了考證,考證的分數直接換算成部分期末分數。
四、教學評價創新
本課程過去的評價考核方式是采用傳統閉卷的考核方式,平時成績占30%,卷面成績占70%。考核的內容以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為主,死記硬套的多,無法對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全方位的考核。考核重期末結果,無法對平時各環節操作進行過程考核。本學期進行了《國際電子商務》課程的評價機制的創新。跨境電商的實際操作性強的特點,決定了本課程無法依照傳統的書面考試給出評價。以小組團隊的方式,依據“速賣通”跨境經營各環節任務書實際操作的效果給出各模塊的過程性考核分數。同時,針對出口通平臺,推出課證結合,以“跨境電商初級人才”證書考試為依托,進行線上線下的考試培訓,最終證書考試的分數占期末分數的30%。另外,輸送到學院工作室的同學直接由企業依據其上傳產品效果、出單率、獨立操作店鋪業績、日常出勤、工作態度等方面給出評價。
參考文獻:
[1]樊曉云.基于Aliexpress的外貿工作室實訓模式構建——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10).
[2]孫從眾.跨境電商背景下高職英語專業模塊課程教學模式探索——以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為例[J].職教通訊,2015(30).
[3]孫從眾.慕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的挑戰與機遇[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