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根
隨著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寫作教學出現多種新穎的教學策略。究竟應該采取哪些寫作教學策略激發高中生的寫作興趣,引導高中生開啟寫作新思路,需要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考慮高中生的個性特點,做出恰當的選擇。
一、生活化教育策略
首先理解生活化的含義:把高中生從抽象、虛擬的教材中解放出來,讓高中生體驗自然、社會、事件、人物、過程,使高中生在融入現實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交流中產生對世界和生活的愛,從而自發地、主動地獲取知識,這就是生活化。所謂的生活化教育策略是教師將寫作的主動權交還給高中生,在寫作教學中將生活、情感、寫作三者相結合。教師在寫作教學實踐中對高中生有計劃地進行生活化培養十分必要。生活化教育策略有助于激發高中生的寫作熱情,放飛高中生的創作靈感,使高中生將寫作看做是為生活而作。
二、美育熏陶策略
語文課程融工具性、人文性于一體,是一門人文內涵極其豐富的學科,它對高中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長久遠的,而高中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育界一貫重視美育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而在寫作教學中,美育熏陶是極重要的。在傳統寫作教學中,來自于體制的束縛使寫作教學成了“應試教育”的犧牲品,高中生寫出的大多是單薄、空洞的套作,幾乎不能真正地為興趣而寫,教師也做不到“為學而教”,大多數教師只是遵循僵化的寫作教學模板,傳授著老套的寫作教學理念。在這種模式下,高中生學習寫作的興趣被消磨殆盡。
然而在新課程改革精神的指導下,寫作教學迎來新的曙光,它指明教師應在寬松的氛圍中進行作文教學,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高中生,鼓勵高中生自由而有創意地表達。自由寬松的教學環境使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實施美育成為可能。美育側重強調培養高中生健康的審美觀,之所以要在寫作教學中倡導美育熏陶策略,是因為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一言一行都會成為高中生學習的楷模。教師應樹立正確的美育觀念,理解美育的真正內涵,在寫作課上積極提倡美育,將美育思想貫穿在寫作教學中,使高中生可以用真善美等健康的審美觀審視自然、社會和生活,用積極的價值觀以筆寫心,將自己的所感、所悟傾注于作文之中。美育熏陶的教學策略使高中生和教師成為個體,在尊重、自由、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寫作教學,教師努力培養高中生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使高中生的寫作能力得以提高。
三、網絡化教育策略
在網絡廣泛普及的今天,教育改革必然離不開網絡的支持。在現實中,網絡已經走進各科教學之中,高中寫作教學離不開網絡的支持,比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廣泛應用多媒體設備教學、高中生通過互聯網搜集寫作素材、師生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作文互評。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利用網絡瀏覽、收集、整合教學資源,拓寬教學視野,改進教學策略,改變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將寫作教學內容以網絡圖像、聲音乃至三維動畫的新穎方式呈現給高中生。其次,在課堂寫作教學中,教師運用文字講解作文時,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加入背景音樂、音頻朗誦、動畫片段等,可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此外,為落實網絡化寫作教學,實現師生網絡化同步,教師還可以著重培養高中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快速查找相關資源能力、相似資源分類整合能力、文字信息編撰能力等。雖然豐富的網絡資源能為師生帶來很大幫助,但難免會夾雜低俗、惡劣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引導高中生正確篩選、利用信息,學會選擇有用、健康的學習資源。例如教師向高中生推薦與作文相關的優秀網站、刊物等,高中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快速檢索出適合閱讀的文章并積累寫作素材,從而為自己奠定扎實的寫作基礎。總之,利用網絡進行寫作教學不僅體現現代多媒體教學的特色,而且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高高中生的寫作興趣,進一步提高高中生的寫作能力。
四、因材施教策略
高中語文教學在各科教學工作中應該算得上是一個難題,而作文教學恐怕又是語文教學中的最大難題,換句話說,作文教學是難上加難。這足以說明寫作教學的難度和重要性。寫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攔路虎,而且高中生生理、心理發展的復雜性,以及個性的多樣化,更加大了寫作教學的難度。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高中生的個體差異性、尊重高中生的個人體驗,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首先,在作文題目的選定上,教師應一改傳統的單一的命題方式,根據高中生的學習情況、接受能力、寫作風格,盡量提供難易程度不一、類型多樣的題目,進而激發不同層次高中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全體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應根據教學方案對不同層次的高中生進行針對性講解,對文采出眾的高中生進行深挖式培養,對寫作功底薄弱的高中生進行審題、立意等基礎層面的講授。師生不斷有效互動,使寫作教學課堂真正成為能提高高中生能力的課堂。最后,教師批改作文要因人而異,采用因材施教的策略。教師可以從作文結構安排是否合理、內容是否充實、語句是否優美、情感是否真摯等角度有針對性地批改高中生作文。對缺乏真情實感的高中生,教師應建議高中生多閱讀情感類美文,借鑒文中表達情感的方法,使自己的文字更具情韻。對無法合理安排作文結構、內容不充分的高中生,教師應適當降低批改要求,多鼓勵高中生思考語文課本中經典作品的結構安排,而教師在講解這些名家名作時,也應適當引導高中生學習、借鑒。
總之,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會在很大程度上讓高中生感到自己被重視、被理解、被關注,從而增強寫作信心,變“厭寫作”為“樂寫作”,寫作教學效率因之大幅提高。究竟應該采取哪些寫作教學策略激發高中生的寫作興趣,引導高中生開啟寫作新思路,希望本文提出的四種教學策略能為高中語文教師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