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喜瑞

一、激情導入
師:今天,老師將與同學們一同上一節復習課。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本學期所學知識中哪部分的內容最困難?
生:應用題部分(絕大部分同學)。
師:數學應用題部分內容確實很困難,但是老師告訴大家,這部分內容是十分重要的。
師:我們每一位同學都不是困難的懦夫,老師相信你們每一位同學都能勇敢地戰勝困難。你們說是不是?
生:是!(齊聲說)
分析:老師言語和藹、態度可親。如“一同、大家、我們”等字眼無形中把老師和同學融為一體。師生成為共同學習、共同探討的伙伴,消除了學生的畏懼心理。老師激勵性的問話恰到好處,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戰勝困難的決心。此“導入”突出了高度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強調學生是教育的真正主體,是學習的真正主人的生本理念,為師生共同學習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
二、研討求知
第一板塊:
看圖編題并解答。
師:出示多媒體。
師:上面畫了些什么?
生:蘋果和桃子(齊聲答)。
師:(追問)誰能很快說出上面畫了幾個蘋果?幾個桃子?
大部分能急著點數,有少部分能急切地大聲說:“12個蘋果,6個桃子”,“6個桃子,12個蘋果”。
師:好!你們真是眼明手快呀!就是12個蘋果,6個桃子(板書:12個蘋果,6個桃子)。
師:誰愿意給大家講一講,你是怎樣很快說出12和6的?
生紛紛舉手,有部分定睛不語。
生1:有3行蘋果,每行4個,一共12個;桃子就是6個,我一眼就看出來了。
生2:有4行蘋果,每行3個,一共12個;桃子就是3個3個的數,3加3就是6個。
生3:老師,我還有辦法,把蘋果從中間分左右兩部分,每部分6個蘋果,一共6×2=12個;桃子不用數就行。
其他學生茅塞頓開,躍躍欲試。
師:同學們,你們表現得都很勇敢也很聰明(特別是生3)。下面看看題目是怎么要求我們的?
【塊一分析】教師提出問題有很強的激勵性,而問題又具有競爭性和挑戰性。這樣很好地把握了二年級小學生愛表行自己的心理特點。注重“以學定教”,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營造民主、平等、激勵、和諧的人文課堂環境;把學生當做學習任務的“首要責任人”,把思考的權利、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表達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維過程的舞臺。學生表現積極踴躍,有效培養了學生勇敢的品質,培養了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生3的回答無疑是創新。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第二板塊:
生:讀題(同桌議2分鐘)。
師: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說。誰想試一試?
生1:有12個蘋果,6個桃子。蘋果桃子共有多少個?
12+6=18(個)
生2:有12個蘋果,6個桃子。蘋果是桃子的多少倍?
12÷6=2
生3:有12個蘋果,6個桃子。桃子比蘋果少多少個?
12-6=6(個)
生4:我也能編將它們分裝在盤子里,每個盤子裝6個,需要幾個盤子?
(12+6)÷6=3(個)
師引導學生:能不能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把題編得更有意義些呢?
生1:姥姥生病了,我買了12個蘋果,6個桃子去看望姥姥。
師:編完了嗎?
生:編完了。其他學生有疑惑(缺少問題)。
師:哪位同學愿意把這道有意義的題補上問題呢?
生2:姥姥吃了1個蘋果1個桃子還剩多少個水果?
12+6-2=16(個)
生3:(再次補充問題)買的蘋果是桃子的多少倍?
12÷6=2
生4:(我也能編)我也能編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吃。每個小朋友吃幾個水果?(12+6)÷9=2(個)
師:(追問)有12個蘋果,而桃子只有6個,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吃,從總數上講是平均的。可是從生活角度上講9個小朋友吃到的水果一樣嗎?“平均”分得合理嗎?
學生大都疑惑不解,有個別學生恍然大悟,說:“有人吃不到桃子”;“還有人吃到2個桃子呢”。(看法種種)
師:對呀!那么,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
多數同學恍然大悟,說:“6個桃子不夠9個人分。”
師: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前提是很愛吃的桃子)
生1:我愛吃蘋果。
生2:我把桃子讓給別的小朋友吃。
師:兩位同學發言都很誠實。我們學習數學不但要從數學的角度分析問題,還要結合生活實際。生活中,當然要學會“禮讓”,這是我們民族的美德。但是,這道題應該怎樣改一下呢?
生1: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吃。
生2: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吃。
生3: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吃。
師:三位同學改編得都很好,那么,怎樣分才最合理?
【塊二分析】課堂“放開”暢所欲言,關注學生學習水平、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征上的差異,善待、寬容、欣賞學生,捕捉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每位學生在師生的激勵下不斷超越自我,獲得身心全面發展,使學生潛在的智能得以充分的開發與展示。教師積極肯定學生參與,為進一步學習起到“加油”作用。學生不拘一格的發言烘托了課堂氣氛,老師恰如其分的引導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為興趣教學。本版塊的品德教育十分得體,體現了教育以育人為本的教育目標。
第三板塊:
師:讓同學們分組討論(怎樣分最合理)。
生:小組討論(平均分給2人、3人、6人怎樣合理分)。
生:小組匯報結果(12÷2=6(蘋果),6÷2=3(桃子);3人分……,6人分……)
【塊三分析】分組討論旨在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共同探索的良好品質。本版塊設計實現了在這一目標。
三、鞏固拓展
師:布置作業(留意生活,用所學數學知識自編自解十題)。
總析:此案例充分體現了生本教育在數學課堂實施的教學理念。不但有效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培養。鞏固拓展部分拓寬了課堂教學,讓學生有意識地留意生活,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事實上,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此種作業設計為學生充分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