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翔宇, 肖曉春, 雷雪芳, 張 超, 崔伏生, 陳文洪, 楊 茗, 馮 勝, 沈忠儀, 雷 敖
(江西省宜春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江西宜春 336000)
水稻同源多倍體自交回復后代中二倍體的育種利用
熊翔宇, 肖曉春, 雷雪芳, 張 超, 崔伏生, 陳文洪, 楊 茗, 馮 勝, 沈忠儀, 雷 敖
(江西省宜春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江西宜春 336000)
[目的]利用水稻多倍體自交回復創制優良二倍體育種材料。[方法]同源多倍體自交回復后代中出現二倍體植株,在其分離后代中,通過系統選擇,選擇其中穩定的優良二倍體材料與三系、兩系不育系進行廣泛測交配組,對具有較強雜種優勢的水稻進行考種。[結果]Y58S/10-C242、Y58S/10-C256、C815S/12-C156、C815S/13-C96的雜種一代具有一定的雜種優勢。[結論]多倍體自交回復后代中的優良二倍體植株可為雜交稻選育提供優良親本材料。
水稻;同源多倍體;自交;回復;二倍體;育種利用
世界上有5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隨著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可利用的耕地面積不斷減少,水資源嚴重污染、匱乏,世界糧食短缺的潛在危險亟待解決[1]。多倍化是植物進化的重要機制之一,高等植物70%以上屬于多倍體,主要的糧、油、棉作物,如小麥、油菜、棉花等也屬于多倍體,在二倍體向多倍體演化過程中,產量也成倍增加。在人們不斷深入地研究水稻多倍體及多倍體所具有的生物學效應時,水稻多倍體育種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2]。我國于1951年開創了多倍體水稻的育種研究,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雖然在材料的構建、細胞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但仍未解決結實率低的問題[3-4]。由于基因資源不足、育種成效不明顯,作物常規育種在挖掘增產潛力方面停滯不前,人們開始重視和充分利用植物的多倍性改造現有作物的遺傳特性[5]。
現有育種材料都是在二倍體水平基礎上進行雜交改造的,其遺傳特性單一。而多倍體具有2個以上染色體組,能夠提高基因容量和倍性水平,使遺傳特性更豐富,拓寬遺傳變異范圍,增加優良基因組合的幾率,從而提高其適應性和產量水平[6]。水稻多倍體自交回復到二倍體,可能是同源多倍體在減數分裂雌雄配子形成過程中,染色體分配不均勻造成的,這樣多倍體的一些優良性狀將可能遺傳到二倍體中。利用水稻多倍體回復創制優良二倍體育種材料,對改造現有作物的遺傳特性,創造出增產潛力更大、品質更優的作物新品種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地理坐標為114°23′E、27°28′N,海拔128.5 m,地勢開闊,陽光充足,灌溉方便,肥力水平中等。
1.2 材料 測交父本為同源多倍體粳稻品種E1701自交回復出現的二倍體材料,通過系統選育,選出的優良二倍體品種10-C107、10-C242、10-C256、12-C156、13-C96;秈稻同源多倍體F1402自交回復出現的二倍體材料通過系統選育,選出的優良二倍體品種10-C243、10-C244;同源多倍體秈稻品種F1402與同源多倍體粳稻品種E1701的秈粳交亞種間雜交后代材料中自交回復出現的二倍體材料,通過系統選育,選出的優良二倍體品種12-C692、13-C1338。測交母本為優良不育系Y58S、C815、Ⅱ-32A、五豐A。
1.3 方法 2014年中稻種植,以優良不育系Y58S、Ⅱ-32A和五豐A 為母本,以同源多倍體自交回復分離后代中選出的優良二倍體株系為父本,進行廣泛測交配組,采用人工剪穎、套袋的方法進行雜交,成熟后收獲測交F1代。2015年測交F1代作晚稻種植并進行比較,對照為天優華占,6月26日播種,7月25日移栽,行株距為20.0 cm×16.7 cm,單本移栽,每個材料種植4行,每行6株,成熟時選取雜種優勢較強的各割取3株進行考種。
同源多倍體及秈粳交同源多倍體后代株系中出現二倍體植株,在其分離后代中選擇優良單株,通過系統選擇,選擇了一些優良穩定的二倍體株系,它們具有穗大粒多、結實率高、莖稈粗壯、株葉形態好、抗性強等特點,對其進行測交配組,從中選育高產、優質、抗性強的雜交稻。
由表1可知,Y58S/10-C242、Y58S/10-C256的雜種一代具有一定的雜種優勢,與CK相比,其株高較高,稻穗更長,穗粒數較多,千粒重更大。C815S/12-C156、C815S/13-C96的雜種一代也具有一定的雜種優勢,與CK相比,其稻穗更長,結實率更高,千粒重更大。
2015年晚稻種植Ⅱ-32A、五豐A與10-C256、12-C156、13-C96雜交F1代,在開花時,發現其花藥乳白色,鏡檢大部分為典敗,少部分圓敗。10-C256、12-C156及13-C96可作為保持系,選擇株葉形態好、柱頭外露率高的植株,通過連續回交,選育優良的三系不育系。這表明同源多倍體品種自交回復出現的二倍體材料,通過系統選育,選出的優良二倍體品種,可為三系不育系選育提供優良親本材料。
(1)同源多倍體自交回復后代中出現了二倍體材料。同源多倍體自交回復后代中出現二倍體植株,可能是同源多倍體在減數分裂雌雄配子形成過程中,染色體不均勻分配造成的。
(2)同源多倍體自交回復后代中選擇的優良二倍體可為雜交稻選育提供親本材料。對同源多倍體自交回復后代中選擇的優良二倍體進行廣泛的測交配組,發現有的雜種一代具有較強的雜種優勢,表明同源多倍體自交后代中選擇的優良二倍體也可為選育高產、優質、抗性強雜交稻提供優良親本材料;與三系不育系測交,發現有的測交F1代出現不育現象,通過多代回交,選育優良的三系不育系,表明同源多倍體自交后代中選擇的優良二倍體也可為三系不育系選育提供優良親本材料。這為豐富現有二倍體水稻資源提供了一種途徑。
[1] 袁隆平.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J].雜交水稻,1997,12(6):1-6.
[2] 羅小金,賀浩華.水稻多倍性育種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1,17(6):53-56.
[3] 陳志勇,吳德瑜,宋文昌,等.同源四倍體水稻育種研究的近期進展[J].中國農業科學,1987,20(1):20-24.
[4] 孫靜賢,丁開宇,王兵益,等.植物多倍體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武漢植物學研究,2005,23(5):482-490.
[5] 黃群策.植物多倍性在作物育種中的展望[J].科技導報,1997,15(7):53-55.
[6] 蔡得田,袁隆平,盧興桂.二十一世紀水稻育種新戰略II.利用遠緣雜交和多倍體雙重優勢進行超級稻育種[J].作物學報,2001,27(1):110-116.
Breeding Utilization of the Diploid Rice in Autopolyploid Self Returning Progeny
XIONG Xiang-yu,XIAO Xiao-chun ,LEI Xue-fang et al
(Yichun Ac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Yichun,Jiangxi 336000)
[Objective]To develop excellent diploid rice breeding materials by using autopolyploid self returning.[Method]The diploid plants appears in the later generation of autopolyploid self returning.Excellent diploid materials were selected to test cross with sterility lines through the system selection in segregating progeny.Then we checked the rice seed with heterosis.[Result]There had heterosisy i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hybrid of Y58S/10-C242,Y58S/10-C256,C815S/12-C156,C815S/13-C96.[Conclusion]Excellent diploid plants can Provide good parent materials for hybrid rice breeding.
Rice;Autopolyploid;Self;Returning ;Diploid; Breeding utilization
宜春市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熊翔宇(1974- ),男,江西豐城人,高級農藝師,碩士,從事水稻遺傳育種研究。
2016-09-28
S 511
A
0517-6611(2016)34-00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