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中德
(百色學院 數學與統計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
轉型發展背景下新升本科院校《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分層教學探索
羅中德
(百色學院 數學與統計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文章探討了轉型發展背景下新升本科院校《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分層教學研究的意義,以及進行分層教學時的具體分層標準與方法,并探討了分層教學中,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置應注意的事項。最后,文章討論了分層教學的學生成績的評定方法。
轉型發展;新升本科院校;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分層教學
對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分層教學的相關問題,有不少學者做了一些相應的研究工作。屈思敏等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分層教學的目的、分層教學實施措施和效果進行了分析探討[1]。袁靜等探討了進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和具體的實施方法[2]。傅麗芳等初步探討了如何構建該課程科學合理的分層教學模式,以及提高分層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3]。孫帆給出該課程分層教學的目的及意義,闡述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實施過程及應注意的問題[4]。馮建中等探討了進行科學合理分層教學的主要因素及解決方法[5]。劉冬元等對如何提高該課程分層教學的教學效果進行了探討[6]。尹金鋒探討了教學型高校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分層次教學的背景、分級原則和考核方式[7]。
雖然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分層教學進行了各式各樣的研究,但是還未見到有學者針對轉型發展背景下的新升本科院校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分層教學進行研究。畢竟,轉型發展背景下的新升本科院校與老牌本科院校以及轉型發展的老本科院校相比較,有著許許多多不同的顯著特點。因此,探討轉型發展背景下的新升本科院校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分層教學對提高這種類型院校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隨著國家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發布,全國各地的本科院校面臨著新一輪轉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根據國家教育部的要求,部分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將要向應用技術型大學逐步轉變,轉為應用技術型大學是我國社會經濟轉型發展與升級對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要求,也是該類院校生存和發展壯大的迫切需要,同時還是我國加速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
然而,這些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由大專院校通過升格組建而成的本科院校,這些新升本科院校升本之后,連年擴招,都面臨著學生人數倍增,學生文化素質參差不齊、相差較大的現象,即使是同一專業的學生,他們數學基礎的差異也非常明顯,特別是近兩年不再區分二本、三本的高考分數線后,這個特點尤為突出。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研究隨機現象統計規律性的課程,在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是高校中理工類和經管類等許多專業的基礎必修課程之一。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如下問題:
首先,新升本科院校總體生源水平不高,特別是近兩年二、三本分數線合二為一之后,一些理工科學生連基本的對數函數與指數函數互為反函數都不知道,或者有些學生還不會求函數的反函數;而一流院校壟斷了大部分品學兼優的學生,當然也有少數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由于高考發揮不好或填報志愿不當而被新升本科院校錄取,但是這種學生只占極小的一部分。
其次,新升本科院校大多都開設經濟管理類專業,而一個自然班里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然而這兩類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習慣和方法各不相同,他們的學習能力、高中基礎知識的掌握等都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區別。
最后,學生進入大學的目標存在巨大差異。有些學生想專升本,有些學生想考研,這部分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比較濃厚,對數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的需求也較大,而有些學生只想畢業后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這類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則不那么濃厚,甚至有些學生對數學心生厭惡,一上數學課就犯困、玩手機、發呆發愣,很多時候就是為了考試過關混個畢業證和學位證。
綜上所述,再結合轉型發展的需要,如果在新建本科院校中,還是按照自然行政班進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教學,則不能滿足不同需求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需要,有可能經常會出現一些學生“吃不飽”、而一些卻“吃不了”等現象。因此,如何在轉型發展背景下,對新建本科院校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研究,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針對不同知識結構與基礎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即按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學習能力的強弱和學生對數學知識需求的大小,分別對本專科生實行有針對性的分層教學,是其中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
分層教學就是承認和正視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根據學生現有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和個人職業傾向等個體的差異進行科學分組,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1]。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教學內容基本一致的條件下,教師根據不同數學基礎、學習能力的學生分別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并且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應有所區別,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分層教學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教學效率,不僅能有效地降低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學習難度,而且能極大地滿足基礎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渴望,同時還可以降低教師備教材備學生的難度,減輕了任課教師的教學壓力,提高教學質量。
(一)分層教學的分層標準與方法
以學生的高等數學成績為分層的主要依據,以學生自愿申請和加試為輔助手段。一般情況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為各高校非數學專業大二上學期開設的課程,在此之前,學生都已經學習了一年的高等數學,而高等數學是學習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最重要的先修課程。因此,根據高等數學成績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是比較科學的,但是考慮到有些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較強,但是之前由于種種原因使得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后又想加入層次較高的組進行學習,可以讓其自愿申請并進行加試,以獲取資格。具體的劃分辦法為:將學生大一學年高等數學的平均成績進行排序,70分(含70)以上的學生為A組,70分以下的為B組。高等數學平均成績在70分以下的學生可以自愿申請加入A組,但是必須進行加試,加試通過的,則可以加入A組學習,否則不可加入A組。
(二)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分層
考慮到新建本科院校學生基礎較差,且不同層次學生的基礎有一定差距,因此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應該有所區別。B組教學內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難度較大、綜合性強的例題不講或者少講,復雜的定理證明少講或不講,簡單介紹證明的思想即可。另外,B組要多進行課堂練習,因為B組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可能不高,可能下課后就不再翻看課本,因此需好好珍惜和利用課堂的時間給B組學生多做練習,并給予講解;而A組的要求要更高,除了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外,還要注重知識的綜合性應用,部分難度較大的例題、定理的證明等也要適當的進行講解。A組的課堂練習也要有,但是可以比B組的少,因為A組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雖然兩組教學內容有所區別,但是兩者的進度要一致,要學完考試大綱的知識點。在布置課后作業時,作業的難度上不同層次學生應有所區別。
(三)分層教學的學生成績評定
要對每一個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不能以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為惟一評價標準,還要考慮學生平時學習的主動性、上課和作業的表現等。因此成績評定采用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平時成績占30%,期末考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主要是通過課堂討論、回答問題、作業、課堂考勤等進行評價,其中課堂討論、回答問題占平時成績的20%、課堂考勤占20%、作業占60%。不管何種層次的學生,任課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都要遵循客觀性、激勵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和導向功能。
而對于分層教學的期末考試問題,由于學生成績直接與各類獎助學金、評優評先等掛鉤,從而若不同層次的期末考試采用不同的試題,很容易出現學習好的學生比學習不好的學生的分數還要低的情況,從而導致學生心理不平衡,影響分層教學的開展。為此,A、B兩組應采用同一份試卷進行考試,試卷需合理設計,命題難度需仔細斟酌,要同時兼顧A、B兩組學生的知識水平,基本原則是命題難度以B組為主,以A組為輔,加入一定量的附加題,以更好的體現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水平。
在新升本科院校中,應按學生高等數學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學習能力的強弱和學生對數學知識需求的大小,分別對本專科生實行有針對性的“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班級,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學難度也有所區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教學。分層教學時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制定合理的權重,并且合理設計期末試卷,統一命題。促使每個學生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獲得最優的發展,并促使教師不斷探索適應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式方法,從而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并促進科研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升。
(責任編輯:夏 璐)
[1]屈思敏,黃玲花.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分層次教學探索[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3(4):84-86.
[2]袁靜,袁德強.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分層教學研究[J].科技信息,2008(2):223-224.
[3]傅麗芳,鄧華玲.高等院校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分級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大學數學,2008,24(1):13-16.
[4]孫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分層教學模式研究[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09(5):125-128.
[5]馮建中,謝朝榮,艾莉萍.《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分級教學研究[J].考試,2011(14):65-66.
[6]劉冬元,廖基定,蔡秋娥.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分層次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1,24(4):501-502.
[7]尹金鋒.教學型高等院校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分級教學[J].科技信息,2012(2):176-177.
Stratified Teaching Research of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New Regular Colleges
ZHONG De-luo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Baise University, Baise 533000,China)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ratified teaching of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of new regular colleges. As well as specific standard and method of stratified teaching , and discusses matter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when we sett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contents. Final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students achievement under stratified teaching.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new regular colleges;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stratified teaching
G642
A
1671-9719(2016)11-0047-03
羅中德(1985 -),男,壯族,廣西靖西人,講師,研究方向為概率極限理論,金融統計。
2016-08-11
2016-09-03
百色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新升本科院校《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分層教學研究”(2014JG24);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轉型發展背景下應用型數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2015JGZ160)、“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設計”(2015JGB376)、“應用技術型大學應用統計學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2016JGA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