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靜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廣西 南寧 530022)
?
基于全過程“雙導師制”師范生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初探
李曉靜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廣西 南寧 530022)
我國傳統的師范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畢業生職后適應期長、“三字一話”差、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全過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對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獨特的作用。實踐證明,全過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有效彌補傳統師范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缺陷,在師范生人才培養中是一種有益嘗試。
全過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職業能力;綜合素質
19世紀中期以來,導師制一直是牛津大學本科教學的核心和基礎。“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積極性的發揮,是課堂教學和個別教學相結合的典范。在我國,“導師制”長期以來針對的是研究生教育,21世紀之后,一大批高校開始在部分院系嘗試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并初顯成效[1]。近幾年,“導師制”也開始在高專學校蓬勃開展起來,并且發展勢頭良好。
“雙導師制”是指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見實習過程中配備校內、校外兩個導師。校內導師指專業導師,來自校內優秀專業教師;校外導師指職業導師,來自實習實訓基地的優秀教師。本文所闡述的全過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學生在學校整個學習期間均配備校內、校外兩個導師,根據各個學習階段的專業課程設置、學生自身需求并結合學生學習基礎給予合理配置“雙導師”。多個學校的實踐表明,實施全過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具有一定的意義。
1.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全過程“雙導師制”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它以個性教育為核心,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專業思想、創新意識為中心內容。學生在“雙導師”的指導下,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對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獨特的作用。
2.彌補校內導師實踐經驗不足和解決實踐課程師資缺乏的問題,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的效果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師資隊伍。校內導師不是一線教師,他無法了解實踐教學的真實狀態,教學過程往往因沒有鮮活的實際例子而顯得枯燥無味,通過“雙導師制”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校外導師,作為校內部分理論課程的主講教師和見實習指導教師,可以有效彌補校內導師實踐經驗不足和實踐課程師資缺乏的問題。
3.實現學生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雙導師制”的實施提前為學生開啟了社會的大門,學生通過“雙導師”掌握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了解教師的日常工作、教師的職責、教育教學技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這種培養方式使得學生在畢業時就具備了比較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實現學生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4.促進高校產學研結合,校內、校外實現雙贏
產學研結合是高校發展的有效途徑,“雙導師制”培養模式為校內、校外導師深入交流,相互學習、共同合作提供平臺,使校內、校外導師自身專業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學校、企業也各取所需,互利互惠,這為高校產學研發展開辟道路,同時,高校也為一線學校提供教育資源,實現雙贏。
本校綜合理科教育專業在全過程“雙導師制”內涵指導下,結合學生各個學習階段的專業課程設置、自身需求、學習基礎,制定了綜合理科教育專業全過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內容,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綜合理科教育專業全過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具體實施內容
在以上的實施過程中,根據各個階段的培養目標,校內導師選自輔導員、班主任、專業課教師,校外導師選自見實習基地校長、教導主任和一線教師,“雙導師”始終貫穿在學生的職前教育中,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交替指導或同時指導,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共同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教學理論、教學技能、綜合素質等方面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這樣有效克服了傳統教師教育專業過于倚重理論教學導致實踐能力不強的問題。
全過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在我校綜合理科教育專業已實施5年時間,效果顯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綜合理科教育專業的3屆畢業生,其就業率均在90%以上,就業對口率也達到80%以上;學生在見實習基地和工作單位因動手能力強,上手快,交流溝通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被學校領導和教師給予充分肯定;每屆學生的見實習成績“優秀”所占比例均在80%以上,并有部分同學留在見實習單位工作。
在對綜合理科教育專業全過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效果評價的問卷調查中,調查對象為2011級到2016級綜合理科教育專業學生,共發放問卷224份,收回問卷198份,問卷調查結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校內導師對學生指導內容情況表
從表2可以看出,校內導師基本都能夠履行自己的指導職責,特別在學生見實習中問題的反饋、“三字一話”專業基礎技能訓練的督促和比賽的組織上、畢業設計的指導、面試指導等工作上指導較好,在學生教學設計、試講、說課、學生自我評價工作方面指導較弱。

表3 校外導師對學生指導內容情況表
從表3可以看出,校外導師也基本都能夠履行自己的指導職責,特別在學生專業引領、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指導學生做好自我評價工作、畢業設計的指導、面試指導等工作指導較好,在指導學生“三字一話”技能比賽、見實習問題及時反饋等方面指導較弱。
從以上數據統計結果和結果分析看,全過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在學生基礎專業能力培養和職業能力培養上,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互為補充,分工合作,基本上較好地完成了人才培養任務。
全過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帶來了教師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為專科小學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上述比例較低的數據也說明實施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對相關同學的訪談及部分雙導師的交流,現將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對應的解決策略總結如下:
1.導師水平良莠不齊,指導效果迥異,需制定導師評價標準和監督機制
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因自身能力、水平、指導思想、指導態度、責任心等方面的差別,導致他們所指導的學生發展不平衡。鑒于這種情況,可以通過組織雙導師進行相關的校內、校外培訓,以提升導師的指導水平,同時,加強校內、校外指導老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和監督機制,定期對導師的工作進行有效評定,促使雙導師做好自己的工作,合理的評價標準和監督機制是全過程“雙導師制”順利實施的前提。
2.部分導師積極性不高,需建立合理的導師工作激勵機制
校外導師來自教學一線教師,他們本職工作就非常繁重,指導學生僅獲得少量的指導費,缺乏合理的激勵機制,導致部分“雙導師”指導熱情不夠,影響指導效果,對此,首先要提高校外導師勞動報酬,加大支持力度;其次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比如申請課題具有優先權、導師工作作為教師工作年度考核條件之一、作為評優評先的條件之一等。
3.導師見面指導時間少引起的指導問題,需以網絡為主要平臺,改變傳統導師工作方式方法
在專業調研中,部分學生反映除見實習時間外見導師的時間太少,很多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針對導師與學生之間面對面指導時間太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指導效果的情況,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等網絡交流平臺,實現師生之間無障礙交流。
4.導師人員不固定,需建立固定的指導教師隊伍
全過程“雙導師制”實施過程中,尋找優秀導師是“雙導師制”有效實施的關鍵。導師從明確自己的職責,到熟悉指導過程,積累指導經驗等都需要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導師人員的不固定,必然對實施效果產生影響。因此,建立固定的校外實習基地,選擇固定的校內、校外指導老師,有利于提高雙導師的指導能力,促進“雙導師制”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業教育與產業需求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比傳統的師范生人才培養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一種適合在全國師范院校推廣的師范生培養模式,而全過程“雙導師制”的一些管理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在實踐探索中不斷完善。
(責任編輯:黃孫慶)
[1]周紅.試析小教本科生實踐智慧培養的雙導師全程指導模式[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1,9(6):6-8.
The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Dual Tutorial System” in the Whole Process
LI Xiao—jing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anning530022,China)
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on our country's tradition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such as,theory is divorced from practice, graduates with adapt to a long period of time, sanziyihua difference,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whole process of "dual tutorial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will combine theory study with practice,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lso has an effect on trainning the practice ability and the comprehesive quality of the professinal person.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whole process of "dual tutorial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can effectively make up the de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it is a useful attempt in the training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whole process of double tutorial system;talent training mode;vocational ability;comprehensive quality
G712
A
1671-9719(2016)11-0076-04
李曉靜(1982-),女,河南許昌人,講師,研究方向為綜合理科教育。
2016-07-12
2016-07-29
2015年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行動導向教學理念的高職高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踐改革研究”(2015JGY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