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內 簡 訊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正式對外公布。此次《意見》不僅加大了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同時還將故意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情況納入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進一步推進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據悉,《意見》將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法定賠償上限;探索建立對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情節嚴重的惡意侵權行為實施懲罰性賠償,并由侵權人承擔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同時,《意見》從法制層面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給出了明確的要求,以此完善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機制,積極發揮知識產權法院作用,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審判“三審合一”,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完善涉外知識產權執法機制,加大涉外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偵辦力度。
11月2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切實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提出加快知識產權派出法庭建設,探索設立知識產權上訴法院,完善知識產權審判工作體制機制。《意見》指出,積極參與相關法律修訂工作,推動完善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適時發布司法解釋和指導性案例,通過排除侵權證據妨礙、合理分配當事人的舉證責任等途徑,依法推進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涉產權保護案件審判的專業性和公信力;對法律適用難度較大的涉產權民刑交叉、民行交叉案件,統籌審判資源,組成民刑、民行綜合合議庭,確保理清法律關系、準確適用法律;充分發揮北京、上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快知識產權派出法庭建設,探索設立知識產權上訴法院,完善知識產權審判工作體制機制;推動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審判“三合一”,提高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整體效能;落實京津冀知識產權技術類案件集中管轄,合理布局全國法院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
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在第一法庭公開開庭,對再審申請人邁克爾·杰弗里·喬丹與被申請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一審第三人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商標爭議行政糾紛10件案件進行公開宣判。在涉及“喬丹”商標的3件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明確了主張姓名權保護的標準和條件,依法認定爭議商標的注冊損害了再審申請人對“喬丹”享有的在先姓名權。同時,因喬丹公司對于爭議商標的注冊具有明顯主觀惡意,喬丹公司的經營狀況,以及喬丹公司對其企業名稱、有關商標的宣傳、使用等情況均不足以使得爭議商標的注冊具有合法性,故認定喬丹公司的3件“喬丹”商標應予撤銷,判令商標評審委員會重新作出裁定。關于涉及拼音“QIAODAN”的4件案件,以及涉及拼音“qiaodan”與相關圖形組合商標的3件案件,因邁克爾·杰弗里·喬丹對拼音“QIAODAN”、“qiaodan”不享有姓名權,爭議商標的注冊未損害再審申請人的在先姓名權,爭議商標也不屬于商標法規定的“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情形,故判決維持二審判決,駁回邁克爾·杰弗里·喬丹的再審申請。
國家版權局日前在京召開網絡廣告聯盟服務版權保護工作座談會,并發布第一批侵權盜版網站“黑名單”。首都版權產業聯盟聯合百度網盟推廣、360廣告聯盟、阿里媽媽廣告聯盟和騰訊廣告聯盟發出了《網絡廣告聯盟版權自律倡議》。倡議書倡議網絡廣告聯盟建立并完善內部版權管理制度,嚴格規范廣告投放程序,防止將廣告投放在未經ICP(網絡內容服務商)備案,以及未獲得網絡出版或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而非法開展網絡出版或通過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的網站,對被國家版權局列入侵權盜版“黑名單”的網站,終止向其投放廣告,并解除其會員資格。
據悉,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今年7月部署開展的“劍網2016”專項行動把“開展網絡廣告聯盟專項整治”作為今年的一項重要任務,目的就是要聯合主要網絡廣告聯盟,切斷專門從事侵權盜版的小網站的非法利益鏈條,從根本上遏制小網站侵權盜版勢頭。下一步,國家版權局將在征求網絡廣告聯盟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方案,以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并為網絡廣告聯盟規避法律風險,促進網絡廣告聯盟良性發展。
12月8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依法公開宣判一起專利權侵權案。法院一審判決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訴訟合理支出共計5000萬元 。原告握奇公司和被告恒寶公司都是生產應用于金融領域智能密碼鑰匙產品(USBKey)的企業。原告認為,由被告制造并向全國幾十家銀行銷售的多款USBKey產品以及被告使用該侵權產品進行網上銀行轉賬交易時使用的物理認證方法侵犯其專利權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行為已構成侵權。法院通過向銀行等單位調查取證的方式,查明了被告向全國12家銀行銷售侵權產品的實際數量,并在對原告提出的每件專利產品合理利潤予以認定的前提下,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以侵權產品的實際銷售數量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出原告的實際損失為4814.2萬元 。此外,法院還確認被告向上述12家銀行以外的3家銀行銷售了侵權產品,被告持有實際銷售數量的證據卻拒絕提供。法院依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中關于舉證妨礙的規定,支持了原告推斷被告向這3家銀行銷售被訴侵權產品的盈利應在200萬元以上,并就此請求賠償其中的85.8萬元請求。對于原告提出的100萬元律師費的賠償請求,法院從“案件代理的必要性、難易程度、律師的實際付出”等因素考量后,認定原告請求合理,予以全額支持。
12月6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關于“滴滴滴滴滴滴”(聲音商標)商標申請駁回復審行政糾紛一案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開庭審理。該案是我國新《商標法》將聲音納入可申請注冊商標范圍以來的首例聲音商標申請駁回復審行政訴訟案。就本案的爭議焦點,原被告雙方在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階段分別就各自立場舉證陳述,內容涉及該提示音作為聲音商標的使用范圍和服務情況,其是否具有明顯區別商品/服務來源的作用,商標的顯著性和獨創性的關系,以及獨創性是否應作為聲音商標的審查標準等。因本案的獨特性與復雜性,合議庭未當庭作出判決。
11月3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對《關于嚴格專利保護的若干意見》的內容做解釋和介紹。按照意見要求,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嚴格的專利保護的政策法規體系和工作機制,使得專利執法辦案力度、效率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意見》從“充分履行執法監管職責,加大打擊專利侵權假冒力度”、“加強授權確權維權協調,提升專利保護的效率和質量”、“推進行政、司法有機銜接,進一步加強跨部門執法協作”、“加強維權援助平臺建設,拓寬專利保護公益服務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加強專利保護監管、加快建立快速協同保護體系、推進行政執法與民事保護優勢互補、深化維權援助舉報投訴機制、加強信息公開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積極拓展執法交流合作、強化制度保障等33條嚴格專利保護的具體措施。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質檢所日前宣布與瑞士NexGuard公司正式簽署獨家水印保護授權協議。電影質檢所成為NexGuard公司在中國地區的唯一授權合作檢測機構。NexGuard公司表示,目前,在電影院使用攝像設備進行非法拍攝(俗稱盜錄、槍版)的行為仍然是盜版內容的主要來源,而通過特殊的制作工藝,NexGuard可以在音視頻內容發行前在其中嵌入水印。所謂的“水印”指的是一種特定的信息,這些變化人體感官無法察覺,但是NexGuard軟件則可以檢測到。這等同于給不同的內容拷貝打上了獨一無二的序列號,成為司法鑒定中的分析工具,為制片方、發行方、反盜版機構和院線檢測盜版來源,以此限制和杜絕侵權行為。據介紹,一旦盜版片源被發現,制片、發行、院線等各方都可以第一時間將信息進行反饋,通過平臺檢測,一小時內,NexGuard就能精確定位盜版內容出自哪家影院的哪一個場次。
2016年11月28日,由國際作者和作曲者協會聯合會(CISAC)和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聯合主辦的“全球創作者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多位音樂、影視、美術等創作者、集體管理組織代表出席會議。
論壇共設6個議題,圍繞“網絡服務授權與‘價值鏈’問題”、“21世紀集體管理的角色”、“集體管理當前所面臨的挑戰”、“亞太地區音樂創作者對版權保護的訴求”、“編劇和導演的不可放棄的權利”、“爭取追續權的努力”等議題展開,共同探討數字時代如何保護創作者權益,以建立可持續的創新生態。中國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于慈珂、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文顯、CISAC副主席賈樟柯以及CISAC董事會主席Eric Baptiste、CISAC總干事Gadi Oron出席開幕式并致歡迎辭。
會議同時舉行了“亞太音樂創作者聯盟(APMA)”成立儀式。APMA由亞太地區多國具有影響力的創作者代表共同成立,旨在幫助創作者了解其自身權利,并聯合起來共同發聲,呼吁和引導社會及相關組織保護創作者的權益及其創作的作品。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泰國、越南等15個國家的創作者代表簽署了權益保護宣言。來自日本的作曲家都倉俊一當選聯盟主席。
CISAC成立于1926年,是非政府、非營利的國際專業性集體管理組織,也是全球創作者協會的聯合體,致力于保護全球創作者的權益。CISAC在123個國家有239個成員協會,代表了全球包括音樂、視聽、戲劇、文學和視覺藝術在內的超過400萬名創作者,在非洲、南美、亞太和歐洲設有分部。2014年CISAC將亞太區總部從新加坡移到北京,成為首個將區域總部設在中國的著作權國際組織。2016年6月3日,在CISAC九十周年慶典上,中國導演、編劇賈樟柯當選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