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然,朱孟正
?
大學物理的生活化教學的探索
趙春然,朱孟正
大學物理是一門研究物質、能量和它們相互作用的基礎課程.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為后繼專業知識的學習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礎.但是它不同于其他的基礎課程,它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其教學也不同于純理論的課程,抓住大學物理與生活和社會實踐緊密聯系的特點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隨著科技的發展,冰箱、空調、電磁爐和微波爐等越來越多的電器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學生對于這些電器的使用都很熟悉,但對于蘊含在其中的物理規律了解得不多,可以借助這些家用電器讓學生熟悉物理規律.例如:在講到卡諾循環時,書上介紹了壓縮型制冷機的工作流程,按部就班的講,總覺得很空洞,學生也很難理解.在教學中,把家用冰箱的各個部分拍了照片放到PPT中,結合課本上的流程圖講解,學生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再布置學生分析空調的工作原理,進一步鞏固相關知識.再如講到電磁感應時,可以問學生電磁爐用什么鍋合適,是選擇鐵鍋,還是鋁鍋、陶瓷鍋等,教學中曾把舊電磁爐打開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電磁感應現象.
學生對于智能手機比較熟悉,但是他們往往也只是在處理實驗數據時用用計算器的功能.但實際上,在大學物理課堂上可以經常看到他的身影.首先,可以利用手機的照相功能把教師的板書拍攝下來作為筆記,上課時只要認真聽講就可以了.其次,可以利用手機做演示實驗[1-2],把手機放在講桌上,然后撥打這只手機.分別演示手機在靜音和振動2種情況,以演示機械波產生的2個條件.再次,可以將例題放到班級的QQ群里,節約了抄題的時間.還可以把參考資料放到群共享里方便學生進行討論和復習.此外,還可以在手機中安裝各種軟件,輔助大學物理的學習.隨著手機功能的不斷增加,其在大學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會不斷的增多.
隨著科技的發展,玩具也越來越智能,用到的物理知識越來越多.如果先將玩具的功能展示給學生,然后再道破天機,讓學生感受到“原來如此”的魅力,激發學生對大學物理的學習興趣.如講到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這一節時,可以利用太陽能機器人讓學生認識新能源——太陽能,太陽光如何轉化成電能,電能如何轉化成動能等[3].在講到磁懸浮時,很多學生覺得很玄妙,很抽象,可以帶著學生自制磁懸浮的小玩具.限于課堂時間有限,一般采取將買回來的磁懸浮玩具拆開講解的方法,加強學生對磁懸浮原理的理解.講傳感器部分時,僅靠語言的描述是講不清楚的,即使加上圖片、視頻等,感覺還不是很直觀,可以利用觸摸玩具讓學生對傳感器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大學物理屬于基礎學科,更新換代比較慢.給學生的直觀感受是,知識比較“陳舊”.如何將大學物理教學與科技的最前沿相聯系,讓學生融入課堂教學.2016年2月11日,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首次探測到了來自于雙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號,引起了科學界的震動.在相對論部分適時介紹引力波的發現及其意義,引起學生討論的熱情.講到變質量的物體運動的例子火箭發射時,可以和2015年12月發射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結合起來.作為教師要關注、搜集與物理有關的新科技、新信息,及時與大學物理教學相結合,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學是一門蓬勃發展的“新科學”.
要想講授好大學物理,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自己要留心身邊的物理現象,搜集生活中點點滴滴,分析解釋這些現象,充實自己的資料庫,讓大學物理與生活緊密相連,使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與潛能.
參考文獻:
[1] 趙春然,朱孟正.數字化實驗系統DISLab與傳統演示實驗對比研究[J].高師理科學刊,2011,31(1):94-96
[2] 趙春然,朱孟正.大學物理課堂教學:演示與應用[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50-51
[3] 趙春然,朱孟正.大學物理教學:利用兒童玩具改進演示實驗[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74-75
(作者單位:淮北師范大學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質量工程項目(2011248);淮北師范大學教研項目(jy1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