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齊齊哈爾大學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
生物化學考試模式改革效果探討
王燕
(齊齊哈爾大學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摘要: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對生物化學課程考試模式進行試點改革.由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期末成績及總成績的調查分析結果表明,考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生物化學的應用能力,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并對此結果進行了思考和總結.
關鍵詞:生物化學;考試模式;成績
生物化學課程涉及許多生物大分子結構,內容抽象復雜,知識點龐雜,因此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一門較難學的課程.但是這門課是專業基礎課,對其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后續課程的學習,因此提高生物化學的教學質量尤其重要[1-2].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反饋出相關的教學信息,以便能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更好地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3-4].考試的內容和方式應該與人才培養目標緊密相關,同時兼顧知識性和運用性,重點突出應用能力[5].
生物化學考試常采用閉卷形式,基本以書本知識為核心,內容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缺少對學生知識、能力與素質的綜合性考察,記憶性成分所占比例過高.期末考試成績所占比重過大,基本上是一次考試定成績,這種終結性考試方式使考試帶有投機性,造成學生平時不努力,考前突擊現象.這種單一的考試形式,既不能有效地發揮考試的功能,也不能發揮考試的作用,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制約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提高[6].考試改革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方式和途徑.本文將考試模式由單一的閉卷考試改成多種考核形式相結合,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對生物化學考試形式進行了改革和探索,并對考試改革與實踐取得的成效進行了論述.
1.1 研究對象以齊齊哈爾大學生物工程專業大二88名學生為實驗組,以食品工程專業大二98名學生為對照組.
1.2 考試改革方法
1.2.1 考試形式改革 實驗組將以往單一的閉卷理論考試形式轉換為多種考試形式相結合.考核形式和成績構成為:課程總成績(100%)=平時成績(20%)+小論文(15%)+期末成績(65%).對照組的測評方式為:課程總成績(100%)=平時成績(10%)+期末成績(90%).平時成績主要包括課堂提問、課后作業及課堂測試.課后作業是教師根據授課內容有重點、有選擇性地布置的一些思考題,便于學生理解和鞏固知識點,培養學生讀書和自學的學習習慣,同時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掌握的情況.課堂測試主要是采用隨堂抽查的形式進行的簡單測驗,了解學生掌握重點內容的情況,同時起到督促學生按時上課,注意聽講,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作用.小論文主要由學生寫一些關于生物化學前沿知識的綜述及研究進展,要求學生自主查閱相關資料,按照論文的格式,通過對生物化學某方面知識研究進展的歸納,總結提出自己創新性的觀點,根據文章論點的新穎性和準確性,論據的充分性和實踐的可行性方面評價論文的層次.
1.2.2 考試內容改革 根據生物工程專業培養目標,修訂了生物化學理論考試大綱,刪除了部分不適應專業需要的教學和考核內容,增加了學科發展前沿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命題中,無論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注意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客觀題中,既要考基礎,又要考理解和應用知識的能力.主觀題中,注重對知識應用能力的考核,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能靈活運用生物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來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的理解,以便融會貫通.
從2014年和2015年試卷分析得出,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的生物化學考試無論是記憶題還是應用題,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014年和2015年學生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分析
通過對2014年和2015年生物工程專業和食品工程專業學生及格率和優良率的評價可以看出,實驗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學生及格率和優良率的評價
增加過程考核并加大比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顯著提高,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同時提高了學生融匯貫通的能力,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通過2014年和2015年2個專業的總成績對比可見,增加過程考核及過程考核的比例可以顯著提高及格率和優良率.另外,對生物工程專業的學生進行了簡單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100%的學生贊同考試中增加小論文考核,新的考試形式旨在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顯示出考試改革對教學效果的導向性.從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來看,這種考試改革方式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另外這種方法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經歷,對教師的責任心和耐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毛慧玲,劉瑋,王軍花,等.生物化學課程新型考試模式探討[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2014,4(1):17-19
[2] 曾妍,黃瑾,顧永清,等.生物化學課程考試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農墾醫學,2010,32(3):285-286
[3] 徐達奇.改革高校課程考核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86-89
[4] 王歡.我國高等教育考試改革的目標與方向的探索[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高教研究,2007,23(2):13-15
[5] 袁岳駟.基于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地方高校課程考試改革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35(4):120-130
[6] 黃燕妮.高校課程考試管理研究的現狀與進展[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6(1):65-68
Discussion on effect of reform of examination mode for biochemistry
WANG Yan
(School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pilot reform of the biochemistry course exam mode was used in our school.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final result and total result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that the examination reform improved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of biochemistry to a certain extent,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and thinking and summary of the results.
Key words:biochemistry;test mode;results
中圖分類號:Q5∶G642.0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7-9831.2016.05.029
文章編號:1007-9831(2016)05-0102-03
收稿日期:2016-03-19
基金項目:齊齊哈爾大學教育科研研究項目(2014095)
作者簡介:王燕(1982-),女,黑龍江鶴崗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生物化學方面的研究.E-mail:wangyan046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