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東,高輝慶
(南京工業大學 1.電光源材料研究所,2.黨委組織部,江蘇 南京 210015)
?
普通高校本科生黨支部設置方式創新探討
邢海東1,高輝慶2
(南京工業大學1.電光源材料研究所,2.黨委組織部,江蘇南京210015)
摘要:隨著完全學分制的施行、后勤社會化的推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高校本科生黨支部設置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必須進行創新。文章提出兩種途徑,即通過建立公寓、社團和網上黨支部,不斷拓寬黨建工作的新陣地;通過對年級、專業和班級黨支部進行改造,讓傳統黨支部煥發新生機。
關鍵詞:學生黨支部;設置方式;創新
一、普通高校本科生黨支部設置方式創新的形勢要求
習近平同志在第二十三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要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要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面對新的形勢與任務,加強高校學生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黨支部是黨的最基本的組織單元,高校本科生黨支部承擔著本科生黨員的發展、教育、管理和服務的任務。抓好本科生黨支部建設,是推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科學化的需要;是充分發揮黨支部的管育功能,提高本科生黨員政治素質,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需要;是提高黨支部工作效果,增強學生黨建工作活力,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需要。抓好本科生黨支部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科學合理地設置黨支部,讓本科生黨支部設置方式符合新一代大學生的特點。然而,隨著完全學分制的施行、后勤社會化的推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高校本科生黨支部設置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形勢。因此,探討高校本科生黨支部設置方式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普通高校傳統型本科生黨支部設置方式的利弊分析
傳統型本科生黨支部設置方式是基于高校大規模擴招前年級、專業規模較小,黨員發展相對保守,本科生黨員比例較低的情況而形成的支部設置方式,包含年級黨支部、專業黨支部和班級黨支部。
(一)年級黨支部的利弊分析
年級黨支部也稱橫向黨支部,在學校規模較小,本科生黨員人數較少的情況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優勢在于黨支部成員在時間維度上有共同的發展需求,便于集中輔導;增加了不同專業本科生黨員間學習交流機會,利于學生黨員知識拓展。然而,隨著高校招生規模擴大,這種方式的弊端已經顯現。首先,黨員人數隨年級變化迅速增加,易形成超大型黨支部,黨員教育管理壓力增加,效果難以保證。第二,教學改革深入推進,學分制不斷發展,課程自選空間增大,黨員課余時間難統一,支部活動難組織,支部凝聚力降低。第三,高年級學生進入實驗室和課題組,學習活動空間和朋友圈發生變化,支部成員聯系更加松散,支部在黨員教育與管理中的作用更加無法充分發揮。
(二)專業黨支部的利弊分析
專業黨支部也稱縱向黨支部,即黨支部由同一專業的本科生黨員構成,覆蓋專業內各個年級。設置專業黨支部有利于增進不同年級黨員之間交流,實現高年級對低年級黨員的傳幫帶,支部工作延續性好。然而,新形勢下專業黨支部存在著兩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第一,因高校擴招,強勢學科的招生規模隨之擴大,學科下的專業黨支部存在人數過多,開展活動效果差的現象。新建學科專業因處在起步階段,專業人數不能滿足建立黨支部的要求或雖可建立黨支部但人數過少,活動效果也會受到影響。第二,不同年級黨員的思想發展水平不一致,黨員的思想需求難以在支部內得到滿足。
(三)班級黨支部的利弊分析
在本科生班級建立黨支部,使黨團班一一對應,有利于黨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有機結合。同時,班級黨支部的規模較小便于開展活動,有利于本科生黨員的培養、考察、教育和管理。班級黨支部在學生管理中的貢獻大小,與建立時間的遲早密切相關,組建早有利于黨團班融合,發揮作用的空間大時間長。組建遲則支部成立即面臨學生黨員畢業離校,作用時間和空間均受到嚴重擠壓。然而,按照三名正式黨員組建黨支部的要求,中低年級組建班級黨支部具有一定難度。
三、普通高校本科生黨支部設置方式創新的基本途徑
(一)建立新型黨支部,開拓黨建工作新陣地
新型黨支部是在高校大規模擴招,完全學分制施行,后勤社會化改革以及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為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推進黨建工作全覆蓋而探索產生的新的支部設置方式,大體包括社區黨支部、社團黨支部、網上黨支部等。
1.建立社區黨支部,讓學生黨組織在公寓里生根
高校教學組織形式和后勤社會化程度不同,其學生社區建設方式也不盡相同,大抵以兩種方式為主:第一種是打破傳統的專業和班級界限,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班級學生混合居住的方式。第二種是繼續保留以班級、年級、專業為單位進行宿舍管理的方式。
第一種學生社區建設方式,大學生的專業、班級概念淡化,內部成員間交流減少,傳統的黨支部類型已不能適應本科生黨員理論學習、組織生活和開展活動的需要。加強社區黨建工作,以社區為中心建立本科生黨支部成為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可能和必要選擇。社區黨支部黨員因居住地點相近,交往機會和共同訴求更多,便于開展黨支部活動,有利于掌握支部成員的思想動態,可以做到黨內監督無死角、黨員發展無遺漏、組織生活無局限[1]。在施行完全學分制,學院、專業、班級概念弱化的前提下,建立社區黨支部是學生黨建工作的最佳選擇。
第二種學生社區建設方式,同一班級、同一專業甚至同一年級學生相對集中居住,學院與社區對學生的管理彼此重合或存在包含關系,學生宿舍管理的職能仍在學院。建立社區黨支部不僅無法充分發揮其優勢,相反會加重學院管理負擔,造成組織資源浪費。可以通過建立黨員之家、黨員示范宿舍、黨員工作站等舉措,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更好地發揮黨建工作在學生社區管理中的引領作用。
2.建立社團黨支部,讓學生黨組織影響更加深入
社團作為大學生增長知識、鍛煉能力、提高自身素質的群眾性組織,對大學生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但是,社團組織的自發性、松散性和隨意性,在缺乏思想引領和管理不力的情況下,容易產生發展盲目、偏離發展宗旨的問題。在社團組織內建立黨支部,是強化社團組織育人功能,保障社團組織健康發展,推進黨建工作點面結合,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的有效措施。
社團黨支部建設的核心要求是注重實效,社團黨支部建設過程中,學校黨委需要指定某一部門負責統一協調,依據社團層次,明確社團黨組織隸屬關系,對校級社團和院級社團黨支部分類指導。準確定位社團黨組織的功能,賦予成員相對穩定,建設相對完善的黨支部完整的支部職能;一般的社團黨支部,則作為黨員教育與管理的平臺,以培養教育和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目的,黨員發展工作仍由學生所在學院承擔。
3.建立網上黨支部,給流動黨員一個溫暖的家
網上黨支部是以互聯網為載體,通過黨建網站、社交網站、微博、微信、QQ等網絡平臺,開展黨員教育與管理的一種新的黨建工作模式。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部分本科生應就業單位要求,提前進入工作崗位,在單位完成論文和實習;也有部分本科生因工作暫未落實,畢業后將組織關系留在學校。由于條件所限,黨員雖隸屬于某一支部,卻不能按時參加組織生活,不能按照支部要求行使黨員權利和履行黨員義務,形成了黨建工作“盲區”。網絡媒體的出現,尤其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為黨員間的溝通提供了新的方式。即使相隔千里,同樣可以完成“面對面”的討論和交流,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條件[2]。南京工業大學電氣自動化學院在本科生實習期間,通過人人網平臺建立網上黨支部,把分散各地的本科生黨員凝聚在一起,實現了網上通知、網上學習、網上討論、網上表決、網上召開支部會議,做到了實習期間黨支部工作正常化。
網上黨支部的虛擬性質決定其建立過程中,需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要給予準確定位。網上黨支部是加強實體黨支部建設的有效手段和必要補充,網絡黨支部建設必須為實體黨支部服務,不能脫離實體而存在。第二,要建立相應管理制度。通過實名注冊制度,學習檢測制度,活動簽到制度等,引導黨員積極參與網上活動,使網上黨支部真正凝聚人心發揮作用。第三,要勇于拓展空間。網絡的互動性、開放性特點決定,可以在建好網上黨支部的基礎上逐步建成集聯系、宣傳、管理、培訓和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的學生黨建工作平臺,進一步拓展互聯網在學生黨建工作中的作用空間。
(二)改造傳統黨支部,為其煥發新生創造條件
傳統型黨支部在高校完全學分制尚未建立,后勤社會化尚未完成,學院專業班級概念未完全弱化的情況下,仍有其發揮作用的空間。但是,必須對其進行改進,解決現存的問題,適應時代的發展。
1.面向低年級,為年級黨支部重新定位
年級黨支部設置方式對于低年級本科生黨員管理仍有較好的作用。普通本科院校一年級新生中黨員比例一般為2%-4%,在年級平均10個班的學院,每個年級本科生總數在300-350人之間,新生黨員數在10人左右,這樣的數量正是黨支部組織活動和發揮作用的最佳規模。因此,在低年級設置年級黨支部可以更好地發揮其優勢,通過選派輔導員或請高年級黨員加入支部,對新生黨員進行傳幫帶和黨務知識培訓,能夠為高年級組建其他模式的黨支部做好人才儲備。
2.通過細分或聯合,發揮專業黨支部優勢
專業黨支部的延續性優勢是其他類型黨支部無法相比的。其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可以通過適當的調整得到解決。對于專業規模差異,可以通過二次縱向劃分和相近專業聯合組建的形式控制黨支部規模;針對不同年級黨員需求不同,建立年級黨小組,以黨小組活動的方式滿足同一年級黨員的共同需求。
3.堅持“三早”思路,建好班級黨支部
在本科生班級組建黨支部面臨著可組建時間遲與發揮作用時間短的問題。針對班級黨支部組建的困境,學校和學院兩級黨委必須提前規劃,以“早選苗、早培養、早發展”[3]的思路為指導,通過主動教育、積極培養,交任務、壓擔子,給學生骨干以鍛煉的平臺,使其盡快成長,盡快達到發展黨員標準,為在二三年級完成班級黨支部建立創造條件,使班級黨支部在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中更充分地發揮作用。
(責任編輯:黃孫慶)
參考文獻:
[1]陳永清,施愛平.把黨支部建在大學生公寓社區——開辟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淺探[J].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9(4):32-34.
[2]徐根義,蒿艾莉.黨旗映紅一片網絡天空——臨朐縣創建“網上黨支部”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0(8):43-44.
[3]高輝慶,邢海東.對高校班級黨支部建設的幾點思考[J].高教論壇,2006(3):36-38.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Party Branch Sett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ING Hai-dong1,GAO Hui-qing2
(1.Institute of Electric Lighting Materials;2.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 210015,China)
Abstract: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lete credit system,the school logistics socialization,the mobile internet,traditional ways of the setting of the party branches are not suited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innovation must be conducted. Two method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By Building the party branches in the apartment,community and online,the party's construction new positions can be extended;by modifying the performance of Party branches in grades ,in majors and in classes,traditional party branches can glow with new vitality.
Key Words:student party branch;setting;innovation
基金項目:校級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高校本科生黨支部設置方式研究”(SZZD2009008)。
收稿日期:2015-11-18修稿日期:2015-12-20
作者簡介:邢海東(1975-),男,遼寧鐵嶺人,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校管理、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2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719(2016)2-0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