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勇
唱響李時珍品牌打造大健康產業
○江勇
20世紀90年代以來,蘄春縣按湖北省委、省政府“系列開發李時珍人文資源”的指示精神,立足蘄春資源稟賦,確立走“以藥興縣”之路,拉開了開發李時珍品牌的序幕。
近年來,蘄春縣順應轉型發展的新趨勢,順應人民群眾追求健康消費的新需求,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明確了打造中國健康產業示范縣、建設黃岡統籌發展率先區的發展定位,提出了“高舉高打李時珍品牌、高位發展大健康產業”的健康產業工作思路,大力實施藥旅聯動戰略。“大健康產業”成為蘄春縣最具活力、最具魅力、最具潛力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緊扣一個戰略
緊扣“藥旅聯動”大健康產業發展戰略,堅持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著力推進文、藥、旅、農集成發展,高位推進李時珍健康產業,深化拓展藥旅聯動戰略,成立七大專班推進“全產業鏈”開發,深入實施“116”工程和“135”項目計劃。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30萬畝,占湖北省的1/10、黃岡市的1/2,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0個,占湖北省的1/3,中醫藥產業及配套服務業總產值達130億元,占湖北省的1/10。
(二)做活兩大載體
1.李時珍蘄艾健康文化節
2015年舉辦了首屆李時珍蘄艾健康文化節,此后每年6月端午節前后舉辦一期,2016年舉辦了第二屆。堅持文化搭臺,蘄艾唱戲,建立了“互聯網+蘄艾”、“文化賽事+蘄艾”等新的運行機制,打造了“一張名片”——中國艾都,2016年6月5日,中國中藥協會向蘄春授予了“中國艾都”稱號。創設了“兩個論壇”(蘄艾產業高峰論壇、“互聯網+蘄艾”論壇)和“兩個聯盟”(國家中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艾產業化聯盟、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艾產業化國際聯盟),創造了“兩個記錄”(千人艾灸、千人沐足吉尼斯世界記錄)。
2.李時珍中藥材交易會
連續舉辦了25屆李時珍中藥材交易會,已上升為由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籌辦,省人民政府舉辦,縣級承辦的節會。每年10月份舉行,節會期間舉辦了6屆海峽兩岸李時珍醫藥文化與產業合作論壇和紀念李時珍逝世420周年學術研討會,啟動了紀念李時珍誕辰500周年紀念等活動。這兩個節會已成為蘄春縣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有效載體,已通過節會與韓國堤川市結為友好城市,讓李時珍中醫藥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三)擦亮六張名片
1.李時珍醫藥集團
以振興民族醫藥為己任,以“百億產業、百年企業”目標,走中藥現代化之路,把蘄艾加工作為轉型發展的增長極,實現了“蘄艾”、“李時珍”、“本草綱目”三個品牌強強聯合發展。李時珍醫藥集團已成為湖北省醫藥行業十強,連續五年榮膺“中國制藥工業百強”企業,正朝著“建百年企業、創世界名牌”的目標奮進。
2.李時珍醫藥工業園區
按照“一區兩翼、多園組團”布局,實施“千百十”(千億園區、百億企業、十億稅收)工程,建成赤東工業園區20平方公里,拉開了30平方公里的河西新區,落戶項目146個,集聚醫藥加工企業63家,成為湖北省高新技術園區。
3.李時珍國際醫藥港
作為以李時珍中藥材專業市場為母體的大型醫藥物流企業,是全國十七大中藥材專業市場之一。引進深圳金陽成公司投資30億元,致力打造醫藥產品集散大港、藥材提取中心、信息發布中心、質量檢測中心、價格形成中心,是湖北“十二五”重點項目和全省現代服務業示范園區。2015年總流通量約6萬噸,交易量達到20億元。
4.李時珍文化旅游區
按照“三特定位”(特色文化、特色產業、特色風貌)、“五大板塊”(鎮區文化旅游板塊、赤龍湖健康養生板塊、東部國際慢城板塊、南部生態農莊板塊、八里湖夢里水鄉板塊)規劃建設,已與湖北省聯合投資集團實施戰略合作,擬投資110億元共同開發,正朝著打造藥旅聯動的示范區、醫藥養生的體驗區、體制創新的試驗區和跨越式發展的樣板區競進。
5.李時珍中醫院
立足于打造李時珍中醫品牌,建成“國內領先、省內一流、中醫特色鮮明”的公益性三級甲等中醫院,打造成集醫療保健、休閑養生、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特色醫院。發展重點學科3至5個,開設特色專科6至10個,已成為湖北中醫大學“臨床實習基地”,湖北省中醫院對口協作單位。
6.李時珍職業技術學校
整合黃岡市第二技術學校和蘄春縣理工中專教育資源,成立了李時珍職業技術學校,并依托學校平臺成立了蘄艾研究院和李時珍文化研究院,開設了艾灸、足浴、保健等多個學科。
(四)拓展七大板塊
1.蘄艾產業開發板塊
堅持“養生蘄春、從艾出發”的理念,圍繞“蘄艾打大品牌,艾產業發展大市場”的思路,確立了打造蘄艾“千億產業、百億園區、中國艾都”的發展目標,設立了蘄艾產業發展基金,成立了蘄艾產業協會,每年舉辦一次蘄艾文化節,蘄艾產業成為全縣新興支柱產業。2015年,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聯合中央電視臺發布蘄艾品牌價值為35.62億元,品牌強度923,居工藝品、中藥材及地理標志產品類第四位。全縣蘄艾種植面積達7萬畝,涉艾企業298家,發展線“0T0”代理店1000余家,從業人員達8000人。2015年蘄艾開發及服務業產值突破14億元,已發展艾灸艾療品牌連鎖養生館1000余家,品牌加盟店遍及全國20多個城市。
2.醫藥工業開發板塊
形成了以李時珍醫藥工業園區為平臺依托,以李時珍醫藥集團為龍頭引領,以醫藥加工、蘄艾制品、生物醫藥、醫藥保健品、藥品包裝為業態,以城東醫藥產業園、河西現代醫藥產業園、蘄艾產業園、醫療器械產業園、彭思化工產業園、華科產業園為組團的“一區六園”扎堆集聚的格局,已建成區面積20平方公里,落戶項目144個,其中醫藥規模企業36家,過億元企業15家,過億元產品5個,國家馳名商標1個。
3.藥材種植養殖開發板塊
圍繞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的種植要求,突出“兩木”(銀杏、桅子)“兩草”(蘄艾、夏枯草)“一蛇”(蘄蛇)“一龜”(蘄龜)“一竹”(蘄竹),培育道地品種藥材上,初步建成十大藥材種植基地,道地“蘄藥”品種發展到10個,成為全省藥材種植大縣。
4.醫藥物流開發板塊
啟動建設了九州通醫藥國際物流園、“麒天下”國際物流園、阿里巴巴“互聯網+健康”農村淘寶項目,與李時珍國際醫藥港共同構筑蘄春醫藥物流的旗艦,正在積極打造醫藥產品集散大港、藥材提取中心、信息發布中心、質量檢測中心、價格形成中心。
5.醫藥文化開發板塊
策劃了一批文化產品,創作了《我愛李時珍》歌曲,由著名歌唱家張也演唱;與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合作創編大型黃梅戲《李時珍》,并在國家大劇院進行了展演。
6.醫學旅游開發板塊
開發李時珍國際健康論壇永久會址、醫道文化旅游區、云丹山生態休閑度假區、屏風寨兵寨文化旅游區、橫崗山佛教文化旅游區等31個文化旅游養生項目,策劃并在央視展播“養生蘄春、戶外天堂”的旅游廣告,舉辦了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全國釣魚節、茶葉節、民俗文化節、婚博節、桃花節、櫻花節、牡丹節等30多種節會,打造了“月月有節會、四季看蘄春”的文化熱點,形成了以“養生蘄春、戶外天堂”為核心吸引物的文化旅游開發品牌。
7.醫藥科研板塊
依托李時珍醫藥集團、蘄艾產業協會等企業,與湖北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院校開展縣校合作,網絡30余名專家教授,成立了中醫診療、蘄艾研究、中醫養生、中成藥研發、藥材種養研究機構等6個研發機構,建成了蘄艾制品檢測科技中心,申請科技成果和發明專利80余個。
“唱響李時珍品牌、打造大健康產業”是蘄春縣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常抓不懈,力求取得突破性的發展。今后要著力把握好以下幾個重要環節。
(一)堅定發展思路不動搖
堅持繼承與創新,高舉高打李時珍品牌,高位發展大健康產業,深化拓展藥旅聯動戰略,突出大健康主題,以醫藥工業為重點,以文化旅游養生為突破口,以“蘄春四寶”開發為切入點,堅持“兩大載體”、“兩大龍頭”(李時珍醫藥集團、蘄艾產業協會)帶動,打造“六個李時珍”名片,“七大板塊”(蘄艾產業開發、醫藥工業、藥材種植、醫藥物流、醫藥文化、醫藥旅游、醫藥科研)并進,從一抓起,實干興藥,形成醫藥農業、醫藥工業、醫藥物流業、醫藥文化旅游業、醫藥養生養老業、醫藥知識經濟于一體的全產業鏈。
(二)咬緊發展目標不放松
堅持“一年打基礎,兩年大變化,五年大跨越”,到2020年,全縣健康產業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逐步向千億產業邁進,將蘄春打造成為湖北健康產業發展核心區,大別山藥源基地,華中地區中藥材加工和現代制藥基地、藥物集散地,中國著名的養生旅游目的地。
(三)把握發展重點不走樣
1.以蘄艾及養生產業為切入點,實施“1436”工程
“1”就是一個目標,打造千億產業、百億園區,建成“中國艾都”。“4”就是念好“健、養、醫、管”四字經,“健”即發展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浴足、美容等蘄艾特色保健服務業;“養”即發展以藥膳、四季養生茶、民俗食品、蘄艾康體等養生產業;“醫”即發展中藥材種植、藥品研制、醫療器械制造為支撐的醫藥醫療產業;“管”即重點發展遠程醫療、健康咨詢、艾灸技能培訓等新興服務產業。“3”就是打造三個引爆點,即抓好以李時珍醫藥集團、蘄艾產業園為主的蘄艾加工,形成發展規模;抓好營銷渠道擴張,形成覆蓋全國的蘄艾產品和艾灸艾療展示體驗窗口;抓好蘄艾養生館全國加盟連鎖,力爭連鎖店達到1萬家以上。“6”就是建立健全質量標準、品牌創建、產品研發、文化推廣、產業鏈分工與合作共贏、金融與資本運營六大體系。
2.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實施“116”工程
圍繞健康產業“5+2”方案,謀劃了28項任務、116個實體性操作項目,實行項目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管理模式,堅持擬建項目往前提、實施項目往快建、現有項目往大擴、儲備項目往多做,把工作的注意力聚焦到項目建設上來,形成大、小項目一起落戶的局面。
3.以轉型發展為方向,實施升級增效工程
一是實行“六個轉變”,做實“第一車間”。即由傳統種植品種向“兩木兩草”主導品種轉變;由連片基地種植為主向生態種植為主轉變;由春季種植為主向秋、冬季種植轉變;由市場流轉種植向大戶帶動千家萬戶種植轉變;由注重種植面積向注重種植效益轉變;由管種管收向提供種苗、技術、收購、加工一條龍服務轉變,力爭每年新增藥材種植面積5萬畝。
二是著力抓好“三個一批”,做強“大支撐”。即抓好一批龍頭企業,力爭每年新增醫藥規上企業10家、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5家、產值新增20億元;抓好一批新產品開發,每年開發新產品10個以上、培育過億元產品5個、過5000萬重點產品10個;新上一批項目,力爭新引進醫藥過億元企業6家,過10億元企業2家,全國醫藥百強企業1家。
三是推進“五大開發”,做響“大品牌”。即推進以蘄艾為重點的“蘄春四寶”資源開發;以藥膳為主的李時珍養生美食開發;以李時珍文化旅游區為核心的養生旅游開發;以隆重籌辦2018年李時珍誕辰500周年重要紀念活動、李時珍國際醫藥博覽會等10大文化活動為載體的李時珍健康文化開發;以國醫堂時珍康復中心為依托的醫療保健養老養生開發,做多產業支撐,做大品牌規模。
4.以資源整合為保障,實施聚力工程
把“大中醫、大健康、大民生、大產業”的發展理念貫穿于健康產業發展全過程,堅持與藥旅聯動戰略、美麗鄉村建設、精準化扶貧相結合,統籌區域布局、項目資金、要素資源,實施80%精力、80%財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做到與醫療保健、養老養生融合發展,與文化旅游、商貿服務同步推進,與生態發展、民生改善互動互促。
(作者系湖北省蘄春縣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 田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