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杏
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后并發癥的護理觀察
韓文杏
目的 探討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后并發癥的護理效果。方法 將53例經皮腎鏡取石術患者納入本次研究,根據既定研究計劃針對本次受試者開展并發癥危險因素調查評估,具體內容涉及脫管、腹腔積液、出血以及感染等各類誘發因素,并結合并發癥危險因素開展全面、有效、合理的護理干預,統計護理干預后本組受試者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本組53例患者中因原有尿路感染、灌注液沖洗以及逆行插管導致逆發性感染2例,引流管刺激導致繼發性出血1例,患者活動過劇以及體位改變導致繼發性拔管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9.4%。結論 在經皮腎鏡取石術后開展富有針對性、預防性的護理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降低出血、腹腔積液等并發癥發生率,緩解患者術后痛苦,促進患者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經皮腎鏡取石術;微創手術;上尿路結石;并發癥;護理
目前,微創理念成為泌尿外科關注的焦點,微創手術也因此得到廣泛的應用。在尿路結石手術治療方案中,經皮腎鏡微創取石術是首選治療方案,該術式術創較輕、操作簡便,但該術式術后可出現導管脫落、感染、出血等各類并發癥,不利于患者康復。研究顯示,經皮腎鏡取石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約在5%~14%[1],早期開展護理干預有利于減少術后并發癥,緩解術后痛苦,改善患者依從性。本研究探討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后并發癥的護理效果,為臨床治療工作提供一定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年2015月10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收治的53例經皮腎鏡取石術患者納入本次研究;納入標準[2]:(1)無嚴重軀體性疾病;(2)意識清晰,可與醫護人員正常交流;(3)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33例,女20例;年齡41~68歲,平均年齡(52.7±6.4)歲;其中21例為左腎結石,28例為右腎結石,4例為雙側結石;12例為單側輸尿管上段結石,30例合并腎積水(16例為輕度腎積水,11例為中度腎積水,3例為重度腎積水)。
1.2 方法 根據既定研究計劃針對本次受試者開展并發癥危險因素調查評估,具體內容涉及脫管、腹腔積液、出血以及感染等各類誘發因素,并結合并發癥危險因素開展全面、有效、合理的護理干預。(1)術前宣教。術前應做好健康宣教,將手術方式和治療效果詳細告知患者,幫助患者認識自身病因與病情預后,了解各類并發癥以及不良反應,明確告知術前準備、術后引流以及其他應注意事項,提高患者依從性。(2)心理疏導。結石病灶刺激以及手術創傷常導致患者難以耐受,進而出現抑郁、焦慮、猜疑以及緊張等不良情緒,因此,醫護人員應重視護患關系的維系和促進,以尊重和信任的方式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交流,解答提出的各類問題,告知手術優點和成功率,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術后可通過交談、聽舒緩音樂等不同方式轉移患者緊張點,緩解其不良情緒和心理負擔,降低并發癥發生率。(3)出血護理。手術結束患者送歸病房后,麻醉師應做好交接,告知護理工作人員術中出血情況、各項生命體征變化以及用藥細節。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血壓心率以及腎造瘺管情況,如果患者出現面色蒼白、血壓下降以及心率增快等早期休克癥狀,應及時補充血容量,并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配合輸血。術后告知患者不宜做過于劇烈的運動或翻身動作,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下床活動;鼓勵患者攝入足量水分,每天應保持在2000~3000mL,以緩解血尿癥狀,排出殘石。腎造瘺管應定期作夾閉處理,促進血凝塊形成并增高腎盂內壓[3],實現預防出血以及壓迫止血的效果。遵醫囑給予止血藥物,以預防出血。(4)預防感染。①防止發熱。護理人員應在手術前后配合臨床醫師,常規給予患者抗生素,做好尿路感染預防工作;術后常規置管引流,導管內徑不宜過小,防止管腔被血塊或者碎石堵塞,保證碎石塊排出并通暢引流尿液;注意留置管道的管理,定時對引流管進行擠壓,確保腎內低壓狀態;術后患者可保持半臥位,防止劇烈咳嗽;定時排空膀胱,保持患者尿路清潔,一般情況下術后5~7d即可將尿管撤除。在護理操作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規程,定時更換引流裝置防止發生逆行感染。此外還應密切監測患者體溫變化,定期更換衣物。②腹腔積液的預防。手術過程中術者應用灌洗液較多,以保證手術視野清晰,并將部分結石碎屑帶出。所以術后護理人員應重視患者主訴,確認其有無腹脹、腹部壓痛與反跳痛等異常變化,一旦確認應及時聯系醫師,并通過B超檢測評估患者腹腔積液情況。積液量較少者一般情況下可自主吸收,此時告知患者盡量保持半臥位,靜心休養后腰脹腹痛癥狀即可消退。③低鈉血癥的預防。受灌注液應用量較多以及高壓灌流等因素影響[4],患者可能因吸收灌注液而出現并發癥,其中手術時間長短、灌注液類別以及流動速度均會對灌注液吸收產生影響。對于此類患者,護理人員應對其生命體征展開嚴密監測,觀察其有無惡心嘔吐以及血壓明顯波動等不良反應,及時開展電解質水平檢測,明確患者血鈉水平。
本組53例患者中因原有尿路感染、灌注液沖洗以及逆行插管導致逆發性感染2例,引流管刺激導致繼發性出血1例,患者活動過劇以及體位改變導致繼發性拔管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9.4%。
相比于開放性手術,經皮腎鏡取石術術創較小,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低,且清石率較高,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復,因此在泌尿外科臨床上得到推廣應用。該術式術后多見出血以及感染等并發癥。本次入組病例中2例術后感染,1例出血,2例繼發性拔管,并發癥發生率為9.4%,說明針對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患者應積極開展護理干預,以控制并發癥情況。
出血是泌尿外科術后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對于經皮腎鏡取石術患者來說,術后血尿一般情況下會持續1~2d,而引流管刺激或者手術碎石刺激黏膜則會導致出血[5],臨床采取抗炎以及止血處理后即可有效緩解。倘若短期內腎造瘺內流出大量鮮紅血液,則應及時告知臨床醫師。同時應早期開展護理干預與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不宜劇烈活動或者過早鍛煉,通常情況下應等待引流管內液體不再渾濁時方可逐步開展鍛煉活動;倘若引流液體依然為鮮紅色,那么患者應嚴格臥床休養。感染也是經皮腎鏡取石術后常見的一種并發癥,護理人員應明確術后逆行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例如雙J管的留置、腔道手術以及留置導尿管等[6],告知患者定期排空膀胱,不可憋尿,以免出現尿液反流。同時應強化開展生活護理,保持腹內壓平穩,防止大便干結;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變化情況,確認其有無高熱、寒戰、腰腹痛以及膀胱刺激征,做好尿路清潔護理并保證尿液引流通暢,視具體情況應用抗生素,做好尿路感染防控工作[7]。經皮腎鏡取石術各類并發癥中,脫管發生概率相對較低,但此類并發癥同樣應引起護理人員重視,因為部分患者及其家屬不能認識到術后體位的重要性,或自我病情觀察不足,對取石效果產生憂慮,或者因體位變化造成創口出血、引流管松脫引起的不良情緒等等,尤其是患者看到引流管中血性液體后會出現緊張情緒[8]。本次研究基于患者心理狀況與病情變化,分別在手術前、手術當日開展宣教,仔細介紹留置引流管的防護方案、術后7d臥床靜養的意義、臥床期間自我調節的技巧等,因此入組病例情緒基本保持穩定,并能夠與醫護人員配合,有效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在經皮腎鏡取石術后開展富有針對性、預防性的護理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降低出血、腹腔積液等并發癥發生率,緩解患者術后痛苦,促進患者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1] 李少靜,蔣云霞,胡小芳,等.標準經皮腎鏡取石術與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對提高護理滿意度的效果比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4):5-7.
[2] 顧超瓊,劉剛,黎曉燕,等.不同溫度沖洗液對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老年病人體溫影響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106-108.
[3] 顧超瓊,劉燕潔,甘麗霞,等.急性血液擴容對老年患者經皮腎鏡取石術期間血流動力學變化的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32-34.
[4] 楊貞,蘇依萊,蒙有軒,等.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發生嚴重并發癥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9):3574-3575.[5] 王淑雯,孫紅玲,劉麗歡,等.237例腎上盞入路經皮腎鏡取石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10-112.
[6] 陳峰,郎云琴,沈蓉,等.3種微創手術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護理比較[J].中國內鏡雜志,2015,21(1):100-103.
[7] 葉翠紅.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圍術期的護理進展[J].當代醫學, 2012,18(25):25-26.
[8] 胡建利,周紅娣,葉琰玲,等.經皮腎鏡取石術后嚴重出血的觀察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5,36(14):1340-134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55
內蒙古 010017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 (韓文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