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云珍



摘 要:該文利用“3414”回歸最優設計原理進行單季稻肥效試驗。通過試驗獲得肥料效應函數方程,由此方程得出理論最佳施肥量為N165kg/hm2、P2O5 43.4kg/hm2、K2O 92.4kg/hm2;最佳經濟產量9 393kg/hm2。結合本地農業生產實際,建議氮、磷、鉀的用量分別為N158kg/hm2、P2O5 38.7kg/hm2、K2O 115kg/hm2。
關鍵詞:單季稻;“3414 ”;肥效試驗;最佳施肥量;推薦施肥量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5-33-03
1 試驗目的
按照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技術規范》和“安徽省3414肥效田間試驗總體方案”的要求,2015年在貴池區涓橋鎮進行單季稻“3414”肥料效應試驗,建立單季稻氮磷鉀肥料效應模型,確定單季稻氮磷鉀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為水稻生產實現配方施肥、建立科學施肥指標體系提供理論依據。
2 供試材料及試驗設計
2.1 時間和地點 本試驗于2015年4~9月在涓橋鎮三友村陳太平承包田進行,該田塊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肥力均勻,交通方便。試驗田塊前茬為油菜,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屬馬肝土種,耕層厚度20cm,有機質含量35.8g/kg,速效氮143mg/kg,速效磷16.2mg/kg,速效鉀72mg/kg,pH值5.5。
2.2 供試作物及肥料 供試品種為準兩優527,該品種莖稈矮壯,超抗倒,分蘗能力強,一般每hm29 300kg左右,全生育期135d左右。供試肥料為尿素(含N46.4%,銅陵六國產)、過磷酸鈣(含12%P2O5,銅陵銅礦山產)、氯化鉀(含60%K2O,俄羅斯產)。
2.3 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氮、磷、鉀3因素、4水平,共14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排列。實行寬行窄株,小區面積20m2,每小區445穴,每hm222.25萬穴。其中N肥基肥、分蘗肥、穗肥施肥比例為5∶2∶3;P肥全部作基肥;K肥基肥、穗肥各占50%。各施肥水平設計見表1。
2.4 試驗實施 該試驗于4月26日播種,采用咪鮮胺浸種,水育秧,5月26日移栽,每穴2粒種子苗。6月5日施分蘗肥,7月21日施穗肥,9月9日理論測產,9月11日收割,各小區單打單收,以獲取實際產量。各小區除施肥水平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管理時期以處理6為標準。
2.5 大田主要考察項目
2.5.1 莖蘗動態調查 實行每小區定點定株調查法,每小區固定調查10株,每隔7d查1次,直至抽穗為止。
2.5.2 生育進程及經濟性狀調查 主要包括有效分蘗結束期、始穗期、齊穗期、成熟期、株高、有效穗、穗長、每穗總粒數、實粒數、千粒重等。
3 結果及分析
3.1 產量分析 從表2分析得出各施肥處理均比不施肥處理1產量高,其中以最佳施肥區處理6產量最高,比空白處理增產3109.42kg/hm2,增產48%,其次是處理10和處理3。方差分析(表3)表明,各處理間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區組間差異不顯著,說明不同的施肥配比對水稻產量有顯著影響。經多重比較表明(表2),處理6與處理10、3、9、7、13之間差異不顯著,與其他處理之間差異顯著,空白、缺氮及缺磷處理與其他處理之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說明只有合理施用化肥才能提高水稻產量。
3.2 肥料效應函數方程分析
3.2.1 氮、磷、鉀三元效應分析 為研究氮、磷、鉀三因素兩兩之間的互作效應及對單季稻產量的綜合影響,以14個處理的小區平均產量建立氮、磷和鉀素施用量的三元二次回歸方程為:
Y=6275.579+9.2955N+72.647P+10.9262K+0.1855NP+0.0601NK+0.0262PK-0.0648N2-1.1903P2-0.1079K2
R2=0.9951,說明方程與試驗數據相關性較好,可以利用此方程計算施肥量。F(9,4)的值=89.7297>F0.01(9,4)=14.6591>F0.05(9,4)=5.9988,說明方程擬合效果較好。從三元效應方程可以看出,P的一次效應為72.647,大于N和K的效應,而N、P、K三元素兩兩之間的互作效應均為正值,且N、P和N、K的互作效應大于P、K的互作效益。說明在本試驗條件下,增施氮肥,配合施用足量的磷、鉀肥有利于單季稻高產。由此方程可得出N、P、K的最大施用量分別為189kg/hm2、46.35kg/hm2、108.75kg/hm2,最大產量為9430.5kg/hm2;N、P、K的最佳施用量分別為165kg/hm2、43.4kg/hm2、92.4kg/hm2,最佳產量為9 393kg/hm2。
3.3 經濟效益分析 由表5分析得出,N2P2K2產量最高,產值最大,純收入最高達22 807.65元/hm2,其次是N2P2K3、N1P2K2和N2P2K1,但處理13、處理2、處理12及處理8產投比較好。綜合分析不同處理間的經濟效益,處理6的純收入最高、產投比適中,2水平處理6為本土壤較理想的推薦施肥量,適合大田實際生產。
4 結論
(1)試驗中以處理6產量最高,效益最好,比空白處理增產3 109.42kg/hm2,增加收入6 486.77元/hm2;處理13 N1P2K1產投比最大。綜合分析各處理,以處理6( N2P2K2)施肥水平比較適合大田生產實際。
(2)通過本試驗三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得出的最大施肥量及最佳施肥量,結合土壤化驗結果和我區水稻生產實際,推薦單季稻氮、磷、鉀肥的施用量分別為N158kg/hm2、P2O5 38.7kg/hm2、K2O115kg/hm2。
(責編: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