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簡訊
1月26日,《中國知識產權發展報告2015(藍皮書)》在北京發布。該報告全面剖析了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現狀和歷史發展情況,對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進行了總述,并針對“知識產權與國民經濟”、“知識產權與創新創業”等當下世界和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的熱點領域及命題進行了深入研究。該報告課題組是由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發起成立并聯合了來自知識產權、法律和經濟學界的專家。
報告顯示,在經歷了多年的快速發展和學習趕超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知識產權大國,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和制度,知識產權總量已躍居世界前列。但中國仍然不是一個知識產權強國,知識產權創造規模大效益小,數量多質量低,尤其表現在知識產權海外表現、知識產權強度指標以及知識產權貿易方面。知識產權保護仍然有待加強,知識產權交易仍然處于發展初期。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及其附件《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進行了修訂完善,更多中小企業將因此享受到高新技術企業政策優惠。
此次修訂完善主要體現在適當放寬認定條件、簡化認定流程、加強認定和后續監管以及擴充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等四個方面。辦法調整了“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例”指標,將小企業的研發費占比由6%調整為5%,大中型企業仍分別采用3%、4%的要求不變。適當放寬認定條件的內容,除“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例”外,還包括將現行的“具有大學??埔陨蠈W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30%以上”調整為“不低于10%”;取消“近三年內”獲得知識產權的限制,以及“5年以上獨占許可”獲得知識產權的方式等。據了解,新修訂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將于近日發布。
近日,國家林業局印發了修改后的《林業植物新品種保護行政執法辦法》。與未修改之前相比,林業植物新品種保護行政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
據介紹,《辦法》規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權在查處有關涉嫌侵犯林業植物新品種權行為時,有權采取的措施包括:進入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對有關的植物品種繁殖材料進行取樣測試、試驗或者檢驗;查閱、復制有關合同、票據、賬簿、生產經營檔案及其他有關資料等。應當采取的處罰措施包括: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偽造行為,銷毀偽造的品種權證書或者品種權號;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標注行為,消除尚未售出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品種權標識;品種權標識難以消除的,銷毀該產品或者包裝;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發放載有虛假、未經許可和誤導公眾品種權信息的說明書或者廣告等載體,銷毀尚未發出的載體,并通過公告或者廣告等形式消除社會影響等。
2015年,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8758件,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4128件,取消個案匯報,合議庭可自行選擇向法官專業會議、調研小組等進行咨詢,實現司法審判去行政化。據了解,為破除長期以來法院院庭長“判而不審”的頑疾,落實“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的司法責任制,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實行“院長開庭周”,院庭長審結案件占全院結案數量的11.8%,院庭長辦案實現常態化、制度化。同時,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在全國率先探索由審判委員會全體委員直接公開開庭審理案件,嘗試在判決書正文之前增加“判決摘要”部分,創造性地將合議庭少數意見記載在裁判文書中。
近日,中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網(www.12330.gov.cn)正式上線試運行,實現了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在線申請、受理、處理和反饋等多項功能。
中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網是全國知識產權系統推動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工作和相關信息發布的門戶網站,設有維權援助、快速維權、舉報投訴、侵權判定、通知公告、新聞咨詢、法律法規等欄目,具備在線維權援助、舉報投訴等功能。網站直接對接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管理系統,該系統提供舉報投訴、維權援助案件在線受理、答復、移交、反饋、案件信息實時統計分析等多項功能,提供在線提交舉報投訴、維權援助申請的全國統一入口,實現了全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工作的一體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據悉,網站的運行,將充分發揮“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對創新創業的助力作用,在現有“12330”公益電話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公眾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渠道。
2015年,北京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年度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雙雙創歷史新高。日前從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獲悉,2015年,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年度專利申請量首次達到60603件,同比增長38.4%,占全市42.6%。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37843件,同比增長43.3%,在示范區企業專利申請量中占比62.4%;年度專利授權量首次達34946件,同比增長52.2%,占全市37.2%。
截至2015年12月底,示范區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48396件,占北京市企業同期有效發明專利量的六成多。此外,中關村企業在專利領域開始加快進軍國際市場,全年共申請PCT專利3357件,占全市74.7%,PCT申請量增速超過40%,而這些專利行業領域分布則以移動互聯網和電子信息類為主。
從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獲悉,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累計注冊地理標志2984件,其中外國地理標志83件。從地域分布來看,已注冊地理標志數量最多的5個省份分別為山東(425件)、福建(272件)、湖北(249件)、江蘇(215件)、重慶(201件)。在83件外國地理標志中,法國最多,共有33件;意大利(18件)和美國(14件)緊隨其后。
近日,國家版權局發布了關于2015年全國著作權登記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2015年我國著作權登記繼續保持大幅度增長態勢。在作品登記方面,根據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作品登記信息統計,全年全國共完成作品登記134.82萬件,比2014年的99.2萬件增長了35.90%。其中,北京市登記量占總量的44.57%,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登記量占總量的17.93%,上海市登記量占總量的15.12%。從登記作品類型看,數量最多的是攝影作品,占登記總量的38.74%;其次是文字作
品、美術作品、影視作品、錄像制品、圖形作品、錄音制品、音樂作品、戲劇、舞蹈等。2015年,我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數量接近30萬件,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3.63%,這也是自2010年以來,同比增長增速最高的一年。登記數量前五位的依次為北京市、廣東省、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其中,北京市軟件著作權登記共6.45余萬件,約占登記總量的22.07%,繼續高居全國榜首。
近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就我國首例聲音商標申請“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廣播節目開始曲”發布初步審定公告,該商標成為我國初審公告擬核準注冊的首個聲音商標。據悉,截至今年1月底,商標局共受理聲音商標申請450件。所謂聲音商標,是指由能夠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聲音構成的商標。聲音商標可以由音樂性質的聲音構成,可以由非音樂性質的聲音構成,也可以由音樂性質與非音樂性質兼有的聲音構成。
我國于2013年新修改的商標法,將聲音商標納入可申請注冊的范圍。商標局從2014年5月1日起,開始受理和審查聲音商標,并專門出臺了《聲音商標形式和實質審查標準(試行)》。聲音商標的實質審查采用與可視性商標一致的審查標準,既有禁用條款審查,也有顯著特征審查,還有相同近似審查。通常情況下,聲音商標只有經過長期使用,才能取得顯著特征。也就是說,只有消費者在某種聲音與商品或服務提供者之間建立起特定聯系時,聲音才可能獲得核準注冊為商標。
隨著中外出版界交流日益深入,2015年中國圖書版權輸出數量屢創新高,主題圖書國際出版不斷取得突破。
2015年5月,中國首次以主賓國身份亮相在美國紐約舉辦的美國書展,這是中國出版業在美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中美出版交流活動,也是美國書展自1947年創辦以來規模最大的主賓國活動。本次書展上,中國圖書版權輸出取得新突破,共輸出項目1328項,引進項目462項。同年8月在北京舉辦的第22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參展圖書27萬種,參展的國家和地區達82個,共達成中外版權貿易協議4721項,同比增長8.6%。其中,達成各類版權輸出與合作出版協議2887項,同比增長11.3%;達成引進協議1834項,引進與輸出比為1:1.57。目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已經發行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發行量突破537萬冊,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中國風”,成為2015年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圖書。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與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聯合簽署知識產權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侵權商品發現、鑒定、處理等層面,攜手共同打擊假貨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這是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成立以來,與品牌方簽署的首份知識產權合作備忘錄。
作為知識產權的擁有方,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將在聯合打假過程中,依靠其獨有的商品真假鑒別優勢,參與阿里平臺的神秘抽檢環節,對涉及旗下相關品牌商標的商品提供鑒定服務。如果發現違規商品,阿里巴巴則對相關商品作出刪除鏈接、防止侵權再犯等處理。作為平臺方,阿里巴巴還將為品牌方提供必要的侵權人信息公開、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互通等支持。雙方還將舉行定期的信息共享交流,確保打擊假貨行動的有效性。據悉,自2010年以來,阿里巴巴先后與國際反假冒聯盟(IACC)、美國電影協會、Burberry、Louis Vuitton、Adidas等諸多海外機構和知名品牌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達成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