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舟塔鄉舟塔完全小學 劉 瑋
創造互動的數學課堂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舟塔鄉舟塔完全小學劉瑋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數學教學不再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的教學。教師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實現師生互動。教師在課堂上重視并善于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充分發揮互動教學策略的有效作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創造 互動課堂 學習方法
創造互動課堂在新課程中是首要突出的問題。教學實踐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突破口。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堂上一切困惑和失敗的根子,絕大多數場合下都在于教師忘卻了:上課,這是教師和兒童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關系來確定的。”事實上,如果師生之間的互動這一問題不首先解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的優化、有效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都會成為空談。本文淺談如何創造互動的數學課堂。
有人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心靈震撼另一個心靈。和諧的師生關系、民主平等的課堂,是課堂互動的基礎。在民主、自由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自然而放松地自由思考、回答問題、發表見解,參與討論。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開放式教學,為學生發展個性提供機會。教師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最大限度地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全面發展、和諧發展、自由發展、充分發展和持續發展的態度關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性格,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教師引導下的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例如,教“十幾減8”時,教師尊重教材的編排要求,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實踐思考的基礎上,提出多角度的思考要求,這使每個學生有了明確的操作目的,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學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嘴敘述的操作過程,使自己在操作實踐活動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發現“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逐步培養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獨立思考的能力,體現了和諧課堂、民主課堂、合作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師生互動是學生和教師交流、探討問題的平臺,是教學過程的本質屬性。教師要善于在師生互動中捕捉靈動課堂生成資源,從而起到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例如,“人教課標版”一年級的“拼一拼”這節課可視性、操作性很強,主要是讓師生通過參與活動進一步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教學中,教師不放過任何一個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課前為讓學生準備充分的教具,課中引導學生觀察精美圖案,教師演示、學生動手跟著拼擺,通過動手拼一拼、比一比的方法驗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課后設計學生和家長一塊進行 “拼圖比賽”的數學實踐活動,形式新穎多樣,盡可能地讓學生多嘗試、多動手,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探索、體驗、創造。
師生互動是要讓課堂“活”起來。這種“活”不是簡單的說笑課堂,而是有針對性、計劃性地實現課堂的生動活潑,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數學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一是能使教師備課的生成點設計靈活,授課形式生動靈活,課堂氛圍活躍;二是能使學生學得靈活愉快,熱情高漲,學習氛圍熱烈。這兩者是共存共融、缺一不可的。教師要把枯燥的數字學習變為數字游戲,讓數字變得有血有肉會說話。學生活躍在優美的數字游戲氛圍中,耳濡目染,深得其益。例如,教減法時,教師對學生介紹減號:“減號一直孤單的住在一間小木屋里,他非常想和大家交朋友,可是他誰也找不到,這件事被小花蛇知道了,他就到了減號家對他說:‘你不是想要找朋友嗎,我告訴你一個地方,那就是標點符號王國,你去那找朋友吧。’小花蛇給減號一張地圖,減號謝過小花蛇,出發了。” 通過這個有趣的故事,學生興趣盎然地認識了“加、減、乘、除”“逗號、句號、感嘆號”等符號。課堂上學生趣味橫生,課堂氛圍活躍。在這樣有序的“活”的課堂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找到了有效的學習方法。
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參與性學習、實踐性學習和體驗性學習是教學改革提倡的新教學方式。合作學習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中,由于學習者的積極參與,使教學過程不只是一個認知過程,同時還是共同交往的過程。 探究學習是從學科領域或實際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教師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學生通過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例如,教“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時,教師提問學生怎樣算30+20=?學生和本小組同學討論方法。學生匯報計算方法:生1:數數的方法,30、40、50;生2:因為3+2=5,所以30+20=50;生3:因為30和20組成50 ,所以30+20=50;生4:三個十加兩個十是五個十,就是50;生5:用小棒擺。運用小組討論、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生發揮了主體能動性,培養了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課堂學習活動中,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討,而不是教師去說、去教。學生自己發現,自己思考,自己總結。這樣不但讓學生學會了知識,還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建構中,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培養多種能力。
總之,互動的數學課堂普遍存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活動。這種活動是我們經常講的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強調教學中實現教與學的結合。教師要把課堂教學視為一種交往和互動,將其視為抓住教學活動中的主要矛盾以及尋求教學改革突破性進展的重要方面。新課程實施視野中的教學是教師與學生憑借自己的經驗,用各自獨特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心靈的對接、意見的交換、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討,實現知識的共同擁有與個性的全面發展。
ISSN2095-6711/Z01-2016-11-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