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師范學院 吳雪影
高校女性專職輔導員群體壓力管理策略研究
阜陽師范學院吳雪影
高校女性專職輔導員群體壓力大,壓力源主要為學生安全保障、職稱評定、學生日常管理及家庭工作沖突。這一群體壓力過大的原因與輔導員崗位的特殊、學生管理工作的繁雜、女性性別特征的局限、傳統觀念的束縛以及職稱與職位晉升等方面有關。女性專職輔導員的壓力應對和健康發展,不僅需要其自身的調試和緩解,更需要組織的支持和關懷。
高校 女性專職輔導員 壓力管理 策略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方式的多樣化、高效性和創新性要求不斷提高,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逐漸增大。隨著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意義不斷地被肯定,社會、高校、學生及輔導員自身對工作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因此,輔導員面臨的工作壓力相應增加。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高校輔導員中的特殊群體,女性專職輔導員由于自身生理特征、認知、性格和情緒特點、能力差異以及承擔的家庭責任和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相比男輔導員,面臨更多的、特殊的、強度更大的壓力。個體面臨的壓力過強、持續時間過長,會導致身心失調,產生生理、情緒、行為等方面的不良反應。因此,研究女輔導員的壓力及生存狀態問題尤為迫切和重要,這不僅有利于輔導員隊伍的穩定和專業發展,更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研究者針對安徽省部分高校的女性專職輔導員調查發現,女性專職輔導員群體的壓力大,80%的女性專職輔導員群體的壓力在中度之上,35%的女性專職輔導員群體的壓力在重度水平。帶學生數、工作年限、學歷、職稱、年齡及生育狀況不同,輔導員群體承受的壓力有所差異:帶學生數量相對少的輔導員承受的壓力高于帶學生數量多的輔導員;工作年限低的輔導員承受的壓力高于工作年限長的輔導員;研究生學歷的輔導員壓力明顯高于專科和本科學歷的輔導員,本科學歷和專科學歷輔導員群體承受的壓力沒有明顯差異;講師職稱的輔導員承受的壓力略高于助教職稱,助教和講師職稱承受的壓力均大于副教授職稱。年齡處于31~35歲之間的輔導員承受的壓力最大,未生育及孩子在6歲之內的輔導員群體壓力略高于孩子在6歲以上的輔導員。女性專職輔導員群體的壓力源主要為學生安全保障、職稱評定、學生日常管理、家庭與工作沖突以及兼職工作。
1.輔導員崗位的特殊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明確指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文件對輔導員工作提出五大要求和八大職責,涵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級組織管理、困難學生資助、就業指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矛盾和突發事件處理等。新時期的輔導員要成為集教育、管理、服務和教學科研于一體的教師。輔導員的崗位職責是輔導員群體壓力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輔導員的一線工作中,無論是帶班學生數、兼職其他管理工作,還是學校管理考核等,相對于兼職輔導員,專職輔導員的任務相對更重一些,職業角色壓力更大。究其原因,兼職輔導員一般主要有專任教師身份,往往帶滿一屆或者由于工作、學習、家庭等原因可以正常退出。專職輔導員的崗位是固定的,工作是持續的,壓力相應是持續的。
2.學生管理工作的繁雜
學生事務包羅萬象,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事無巨細。 隨著教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學生管理工作已不僅是簡單重復性的日常管理工作。輔導員需要隨時了解學生的變化和需求,不斷提升學生管理和學生事務工作的水平和效率。這需要輔導員不斷提高工作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上頭千根線,下頭一根針。”各種工作角色重疊,時間和精力的分配沖突,加上隨時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時刻考驗著輔導員,24小時輪番轉,一刻不得放松,從一定意義上說,輔導員工作成了高校學生管理的高壓工作。
3.女性的性別特征
高校女輔導員在情感的表達和感知方面,具有男輔導員無法比擬的優勢,但同男性的理性思維相比,女性往往偏重感性思維。高校輔導員不僅擔負著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承擔繁瑣的學生日常管理等工作,還面臨大學校園頻發的突發事件。當復雜的工作來臨時,與男性輔導員相比,女性輔導員由于自信心缺乏,很難全盤考慮、果斷決策,影響工作的開展。工作開展的不順暢會加重輔導員的焦慮心理,使其體驗到更大壓力。從兩性性別特征差異角度來說,相對于男性,女性具有更強的責任感。社會學研究顯示,如果既定目標未能達到,男性一般趨向于矛盾外化,女性則傾向于將矛盾內化,認為自己努力程度不夠,懷疑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責成分更多。這種心理狀態的差異,會加深她們的焦慮,使其產生更大的壓力。
4.傳統觀念的束縛
隨著女性逐漸走向職場,女性的社會地位逐步提高。當前社會男女性別之間趨向平等,但是傳統性別文化對兩性社會角色認同和行為期待的不平等依然對職業女性產生重要影響,高校女性專職輔導員群體也不例外。傳統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觀念依舊存在。雖然現在女性與男性一樣走上了工作崗位,但高校女輔導員除與男輔導員承擔同樣的工作重任外,還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贍養老人、教育子女、從事家務勞動。因此,在大量繁瑣的學生管理工作和家庭生活的雙重壓力下,高校女輔導員更容易身心疲憊。
5.職稱與職位晉升方面遭遇的障礙
高校女輔導員在職稱、職位晉升方面遭遇的障礙,是讓她們感到壓力大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隨著職稱評審制度的改革以及高校職稱指標的飽和和縮減,對輔導員來說,評聘職稱的競爭壓力非常大。一些學校沒有將輔導員的職稱單列,輔導員與專業教師一同競爭。輔導員的科研時間投入不能保證,且缺乏專業團隊的支撐和幫扶。職稱評定的壓力成了女性專職輔導員的主要壓力源。縱觀中國高校教師隊伍,女性教師無論在高職稱的教師群體中,還是在高級行政管理人員中,所占據比例都較小。因為,無論在重大科研中還是在職務晉升方面,一些學校領導傾向于選擇男性教師,這種含有性別傾向的用人選拔制度加重了女性專職輔導員的壓力。
1.女性專職輔導員自身
(1)善于釋放心理壓力。女性專職輔導員可以通過積極尋找壓力平衡點,建立適當的壓力應對與緩解方式,建立積極的社會支持網絡,尋求家庭理解和支持,準確評價工作,用正確的方式體驗成就感,尋求更專業的心理幫助,不斷訓練自己的能力,調試自己的個性品質和情緒等,以此有效緩解壓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工作和生活狀態。
(2)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女性專職輔導員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以積極的行動方式,提升工作水平,激發工作成就感和勝任感。女性專職輔導員可以通過理論學習、業務進修、攻讀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等方式,提高理論素養和實戰水平,彌補性別角色的缺陷,使自身的知識得到不斷更新,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以適應新時期高等學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女性專職輔導員對工作的勝任不僅能緩解工作壓力,對抗職業倦怠,更能帶來工作成就感的積極體驗,激發更大的工作熱情。
2.高校方面
隨著在校女生人數的增長、女性專職輔導員隊伍的擴大,女性專職輔導員已成為大學生健康發展、成長成才的重要力量。如何幫助女性專職輔導員緩解工作壓力,加強組織關懷,改變生存狀態,提升工作水平,是當前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1)強化學生事務工作的科學和高效,解放輔導員的手腳。學生常規管理方面,高校可以通過構建學生信息系統,開展大學生事務一體化一站式服務等,使大學生事務常規化、項目化,簡化程序、事務公開、多種手段、提升效率。學生突發事件處理方式,高校應建立學生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理機制,發揮多種管理力量,合理分工,有效解決問題,以此降低輔導員工作的風險,減輕工作壓力。
(2)建立和完善定期培訓機制,提升工作能力。高校應建立和完善輔導員定期培訓機制,通過專業技能培訓、舉辦研討班、開展工作交流、基層掛職鍛煉等措施,幫助女性輔導員豐富專業知識,開闊視野,提高工作能力。高校可以積極鼓勵女性輔導員參加專業培訓班,對獲得培訓證書者予以獎勵,鼓勵女性輔導員進行課題研究,為女性輔導員的研究提供經費與研究成果發表的平臺。
(3)開展“老帶新”團隊幫扶,傳承知識經驗。高校應根據自身特點,鼓勵各院系成立過“老帶新”幫扶小組。高校通過經驗豐富的輔導員及學生工作專家,向年輕或新進輔導員傳授日常事務管理技能、突發事件處理對策以及院系的文化氛圍和學生特點等,建立知識經驗傳承及團隊合作機制,使新進女輔導員更加及時、快捷、全面了解單位文化和學生特點,盡快適應工作崗位。高校可以成立女性輔導員顧問團,聘請一些富有經驗的老領導、老專家擔任女性輔導員的顧問。他們閱歷豐富,可以為新進女性輔導員或在職女性輔導員提供幫助。
(4)規范和完善輔導員職稱評定與職務晉升機制。高校在制定考核制度時應遵循定性分析和定量考核相結合、年度考核與平時考核相結合、領導考核與學生評議相結合、考核結果與個人待遇相結合的原則,把客觀、公正的考核結果作為女性輔導員評優、晉升提職的重要依據。高校應根據輔導員工作特點制定職稱評審與職務晉升政策,推進輔導員的職級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序列的實施。積極設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發展”技術職務序列,按照助教、講師、副教授等序列評聘輔導員的專業技術職務。高校要逐步實行輔導員分級制,根據從事專職輔導員工作年限、成績分級,將應該提高行政待遇的輔導員納入學校黨委干部管理范圍,為輔導員提供發展空間。此外,學校應把女性輔導員作為黨政后備干部培養和選拔的來源。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 moe_621/200607/t20060723_81843.html
[2]鞏惠玲,柏 晴.關于高校女輔導員現狀的分析和思考[J].合肥工業大學生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3]羅曉莉.新升格本科院校女性輔導員的困境與培養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08
[4]陳威亞.芻議高校女輔導員成就感的培養[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
(本文系2013年度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SK2013B374)
ISSN2095-6711/Z01-2016-11-0081
吳雪影(1980—),女,安徽阜陽,講師,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輔導員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