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大學附中 周小紅
小議高中英語自主學習策略
江西省南昌大學附中周小紅
高中英語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課堂教學上,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
高中英語 自主教學
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自主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學習。它是學生通過思考、探索、實踐等活動獲取知識,并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傳統學習來說的,是學生主動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的過程和方式。自主學習是學生以自我控制和導向的學習,是學生通過大量的觀察、實驗、研究等,獲得知識、提升能力的過程。
自主學習具有自主、民主、過程性、獨特性及問題性的特點。自主性特點指學生有自己的興趣,自主投身學習,不斷探究,獲得成長。民主性特點指課堂教學中,師生的關系是和諧、民主、平等的關系。
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學習。學生確定自己的目標,進行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惑,教師進行解答,雙方之間是民主和平等的。過程性特點是學生經過探究學習的自主學習過程。學生的能力能夠得到提高,情感體驗更加真切,學習效率得到明顯提高。
獨特性特點指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生之間存在個性差異。教師應充分尊重個性差異,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發展的機會。問題性特點是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問題,學生提出問題,積極提出疑惑,問題意識得到加強和培養,在問題意識地驅動下,不斷探究,積極學習。
學習目標應是科學合理的,全面開放的。學習目標需要符合兩方面的要求。一是符合學生的發展要求,二是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這要求教師不僅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進行教學,還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以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教學,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有基本認識和理解,進一步達成學習目標。
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訓練學生如何制定短期目標(一學期結束時)、中期目標(一學年度結束時)和長期目標(如臨近高考時),以培養和提高其科學安排學習活動的能力。在實事求是地分析自身優勢與不足的基礎上,教師要科學制定下一步目標,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這既是自主學習的需要,也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體現。
教師要把“舞臺”還給學生,要改變教學觀念。傳統教育使學生過度依賴教師和課本,喪失自主學習英語的機會。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學習英語的意義。學生學習英語是為能使用這種語言進行溝通和交流。因此,教師要把學習的知識轉化為運用語言的能力,這離不開學生的語言練習與實踐。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懂得語言是信息的載體。學生熟練運用語言,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學生要學習各個方面的知識,滿足熟練運用語言的需要。教師需要與時俱進,相信學生,找出科學的學習指導方法,改變教學觀念。教師要把“一言堂”和“滿堂問”的助教地位讓給學生,教師從“幕前”到“幕后”,學生成為課堂主體,通過自主學習,運用學習到的語言知識,進一步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技能,享受到主體的樂趣。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應視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自學興趣。
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不同,教師應該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對話和課文的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語言運用。對語言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要適當背誦原文。因為他們的關鍵問題是語言儲存量小,語感不強,阻礙了他們口語的組織。教師應向他們強調背誦的意義。背誦能使學生反復朗讀,直到脫口而出,從而增加學生的語言量,加強語感。基礎扎實、語言豐富的學生有能力歸納、整理、重新組合相關材料。因此,教師可要求他們復述課文。
教師提倡自主學習要面向全體學生,避免挫傷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肯定與鼓勵,讓學生有希望,優化他們的心理素質,使學生信心飽滿地投入自主學習之中,從而取得良好成績。
總之,高中英語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課堂教學上,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
王希萍.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D].山東師范大學,2010
ISSN2095-6711/Z01-2016-1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