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肚!為了聽一聲生命的啼哭
溫 暖

裴小松
2011年5月,正在建筑工地工作的裴小松感覺肚子一陣陣劇痛,身上冷汗直冒,腳都站不穩。工友們嚇壞了,連忙把他送到附近的醫院進行急救。經過檢查,醫生診斷為闌尾炎。手術后,裴小松很快康復,閑不住的他開始工作起來。哪知,僅僅過了一個多月,傷口便隱隱作痛,就像是沒有愈合好一般。父母勸他:“你肯定是沒休養好,干活時震到了傷口。”在父母的“威脅”下,裴小松只得在家躺著。可躺著也無濟于事,傷口還是疼,發展到最后,傷口開始裂開,流膿發炎。再次來到醫院,醫生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個人體質原因,手術縫合線與他的身體不相容,為他做了清創手術。
清創手術后,裴小松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傷口再度裂開。幸運的是,之前的情況再也沒有發生。
2013年年底,裴小松經親戚介紹,認識了同鄉姑娘劉麗麗。兩人很快談婚論嫁,領了結婚證。然而好景不長,新婚不久的裴小松肚子上傷口再度疼痛裂開,化膿的程度比之前還要嚴重。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裴小松不僅腹壁上有一些米粒大小的腫瘤,還查出了結腸癌。自己剛結婚,美好的生活才開始,怎么會得了癌癥?一向剛強的裴小松癱坐在地上,泣不成聲。
醫生告訴裴小松,其實他身體內的傷口一直沒有吻合復原,只不過外表看上去痊愈了,內部卻在發炎感染。時間久了,牽連了其他器官,才會導致癌變。醫生建議,先切除結腸上的腫瘤,等病人身體康復后,再進行化療,消滅掉腹腔上的腫瘤。不然,兩個手術同時進行,不僅傷口感染的可能性大,病人身體承受不了,危險系數也高。劉麗麗忍著眼淚,拍拍丈夫的肩膀:“你看吧,我就說有辦法,不管遇到什么事,別急別慌別擔心,我會一直陪著你。”
一家人東挪西湊,總算湊夠了手術費。醫院立即為裴小松進行了結腸癌手術,手術很成功,裴小松住了二十幾天醫院便回家休養。等病情穩定后,裴小松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進行化療。原本一家人樂觀地想,只要通過化療殺死腹腔上的腫瘤,裴小松便能康復。然而,經過進一步檢查,專家卻嚴肅地說他腹壁上的腫瘤生長速度特別快,最大的腫瘤已有十厘米大,單純的化療,可能沒法控制住病情的發展,還得進行手術。短短時間內,進行兩次大手術,裴小松的生命危在旦夕。劉麗麗一直陪在丈夫身邊,安慰他,鼓勵他。可不管妻子說什么,裴小松總是一副絕望灰心的樣子。
2015年5月,裴小松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兩次手術的傷口不僅開裂、化膿,連肚皮都開始潰爛。裴小松絕望了,他對家人說:“我們回家吧,我想在家里度過最后一段日子,不想死了都見不著家。”劉麗麗想再說些什么,可丈夫卻轉過身去不再說話。看著丈夫抖動的肩膀,劉麗麗心里如刀割般難受,她知道,如果不是徹底絕望,丈夫絕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作為妻子,她不能就這么放任不管,她必須得讓丈夫活下去,活到他們都老的那一天。
幾天后,裴小松正在床上打點滴,妻子從老家給他發來短信:“我身體不舒服,這幾天可能趕不去醫院了,你自己注意休息。”聽說妻子病了,裴小松嚇壞了,忙叮囑妻子趕緊去醫院看看,別耽誤了病情。
一連幾天,劉麗麗留在家休養,裴小松不放心總是給妻子打電話。電話里,劉麗麗對丈夫說:“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你在我旁邊,我心里就有底,我就怕你先倒下,那么我再使力也沒用。”裴小松安慰妻子說:“別多想,我能多陪你一天是一天。”劉麗麗不樂意,她要丈夫承諾會好好治病,陪著她一直到老。執拗不過妻子,裴小松只得答應:“好,陪著你,一直陪著你。”
有了對妻子的承諾,裴小松重新鼓起勇氣開始跟死神斗爭。他聽從醫生的話,先化療外加藥物,暫時控制住病情,之后再想辦法。一開始化療效果還不錯,但后來病情越來越難控制。前后大大小小經歷了15次手術,裴小松累了,他想回家。
回家后,劉麗麗整天守著丈夫,她心里清楚,很多晚期癌癥病人,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你怕了它,它就會擊敗你,你不把它當回事,那么它就什么也不是。裴小松缺少的,只是活下去的一股勁。如何給丈夫找到這樣一股勁,劉麗麗有了自己的主意。
2015年8月,劉麗麗驚喜地告訴丈夫,她懷孕了。雖然丈夫的身體一直在化療,可是她曾咨詢過醫生,這樣生下的孩子健康的可能性也很大,為了丈夫,她愿意賭一次。劉麗麗把丈夫的手放到自己肚子上:“你看,寶寶正在這里慢慢長大,你舍得他一出來就沒有爸爸嗎?為了孩子,求求你別放棄,現在不僅是我陪著你,孩子也陪著你。”感受著生命的溫度,裴小松哽咽著說不出話來,他看著妻子,哭著又笑了:“謝謝你,我會配合醫生治療,等寶寶長大,聽他叫我一聲爸爸。”
為了救自己,裴小松主動找到武漢中南醫院的專家,懇求他們幫自己想想辦法,他想活下去,想看著孩子出生。醫生被他的話打動,提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換肚。就是把布滿腫瘤的腹腔全部剝除,再從其他地方移植來皮膚,再造一個腹腔,也就是再造一個肚子。這類手術,不僅在國內,乃至全世界也沒有先例,手術的風險之大可想而知。裴小松猶豫了……

2016年3月,再過半個月就是孩子的預產期,裴小松病情突然惡化,無法進食,無法排便。看著妻子日漸凸起的肚子,再看看老淚縱橫的父母,裴小松下定了決心:做手術。就算只有一線希望,為了孩子他也愿意拼一把,不過他有一個要求,等到孩子出生后再做。裴小松心里清楚,上了手術臺,也許就是天人永隔,他想看一眼孩子,摸一摸他的小手,體會一下當父親的快樂。
4月12日,劉麗麗出現陣痛,孩子即將出生。妻子生產的醫院和自己治病的醫院不在一起,征求醫生后,裴小松忍著劇痛坐在輪椅上,守在手術室門外。幾個小時之后,孩子終于出生了,是個女孩。見到女兒的一瞬間,裴小松覺得周圍忽然變得恍惚起來,嘈雜的醫院一下安靜了,只剩下他和女兒兩個人。那一刻,他似乎找到了堅持的意義。
5月4日,是裴小松動手術的日子。劉麗麗特意帶著孩子來給丈夫加油打氣。親吻著孩子的額頭,裴小松淚流滿面。妻子擦了擦他的眼淚,鼓勵他:“我跟寶寶就在這里等你回家,你別丟下我們,不然就不是一個稱職的爸爸,讓閨女以后不理你。”裴小松含淚點點頭,沖妻子豎起了一個“勝利”的手勢。
此時,手術室內,醫生打開裴小松的腹腔后,都有種松口氣的感覺。腹腔內粘連情況不太嚴重,否則會加大手術難度,增加手術風險。幾個小時后,粘連在其他器官上的腫瘤總算剝除干凈。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切除腹腔上的腫瘤。腹腔上的腫瘤最多,也最嚴重,為了不留下一絲復發的可能,裴小松的腹壁被切除了三分之二,也就是整個肚子被切除了大半。為了再造一個合適的肚子,醫生們從裴小松的右腿上切除相應對稱的皮膚,移植到原本的腹腔位置。經過五個小時的艱難奮斗,手術最終完成。
見著丈夫被推出手術室,劉麗麗抱著孩子哭了,她就知道丈夫一定能贏。醫生告訴裴家人:“手術只是第一步,必須確保術后不感染,沒有其他并發癥才是最主要的。一旦感染并發,手術便會失敗。”那幾天,劉麗麗寸步不離地守著丈夫,她知道孩子小,放在醫院不合適,可她心里清楚,孩子是丈夫活下去的一股勁,有這股勁他才會拼,才會努力打敗死神。裴小松最終度過了感染關,肚子上、腿上的傷口都在慢慢愈合,也能正常進食。醫生說,手術基本成功,后期只需要鞏固治療,他便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
2016年8月3日,裴小松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醫院復查。經過詳細檢查,他的身體狀況一切正常,以后能和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裴小松對妻子說:“等過段時間我就去找份工作,把治病欠的錢早點還清。”妻子勸他別著急,她可以把孩子交給公婆,自己出去打工,一樣能撐起這個家。看著妻子信心十足的模樣,裴小松覺得幸福的日子好像才剛剛開始,一切都來得及去實現,包括他曾對妻子許下的諾言。(作者聲明:本文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違者視為侵權!)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編輯 家英宏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