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娜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初中物理教學開始走上了改革與發展道路。要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就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傳統的理論教學已經不能適應培養人才的需求,因此,很多學校都開始運用分層教學法,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效率。
關鍵詞:定義及特點;應用意義;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2-0350-235
物理課程是初中才開設的課程,相對于語數英等科目,一些學生對物理的學習會比較遲鈍和困難。不過,依然有很多學生對各種物理現象特別感興趣。在長期的學習中,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差異較大,學生的物理成績也不同。因此,傳統的“一刀切”方式,無法兼顧所有學生的水平,難以提升大家的學習成績。要提升教學效率,就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分層教學法。
一、分層教學法的定義及特點
分層教學法,來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很多教育學者都對這個思想進行了繼承與發展,比如“掌握學習論”和“教學最優化理論”等,這些都是“分層教學法”的重要理論依據。于是,各位學者都在研究對不同類型的學生、不同基礎的學生,應該采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與內容,這就是分層教學法。
這種方法,經過實踐證明,達到國家《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在教學方面得到較大的好處。分層教學法要體現幾個原則:首先是多方面教育相互補充,其次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人才需求的相結合;應該給學生能夠支配的時間;尊重學生,尊重自我教育。
二、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的應用意義
(一)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
由于學生的領悟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等問題,部分學生比較厭惡物理,甚至已經失去對物理的學習的信心。依靠傳統的理論教學方法,不管教師怎么費勁都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通過分層教學法,物理教師為各層次學生定下不一樣的目標,同時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樣會讓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突然有一種“成功算出答案”的喜悅。這種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能夠讓教學實施具有明確性,讓學生學習起來比較有信心。
(二)有助于提升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
以往,一些物理教師不懂得與學生交流與溝通,教學上比較沉悶,課堂組織能力較差。分層教學法可以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另外,教師比較靈活地為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內容,比較有效地組織對各種基礎學生的教學,可以大大地提升教師的組織能力。分層教學法會給物理教師增加更多的工作量,例如做實驗,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準備不同的實驗、準備不同的器材,鍛煉教師的做事能力。
三、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應用注意事項
(一)做好學生的分組
實施分層教學,首先要將授課對象進行分組,也就是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以及興趣愛好進行分組。物理課程上,可以將學生分為甲乙丙三。其中甲組是按照最基本的標準,乙則按照良好的標準,丙組就按照優秀的標準。例如,在布置“單位換算”知識點練習的時候,可以讓甲組做:0.56米=( )厘米,對于乙組,布置練習:1.5千米=( )毫米,對于優秀的丙組,可以布置4.76*10的平方=( )米。這樣,基礎一般的學生就可以完成簡單題目找到學習的信心,良好的學生感覺自己還接受到了挑戰,水平優秀的學生就覺得運算難題比較刺激。
(二)分層備課
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物理教師在運用分層教學法的時候,應該要先做好分層備課。分層備課不僅包括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尤其要對不同的學生準備不同的內容進行講授,根據前面分好的三組,準備不同難度的知識。物理教師在講授到一般難度知識點的時候,這時候應該站到甲組學生旁邊問大家明白沒有,用鼓勵的眼神給這組學生信心,而講到高難度知識點時,就問丙組學生是否明白。例如,問到地球的半徑,物理教師眼神就要望到甲組學生,鼓勵他們舉手回答?;蛘邌柕降厍虬霃蕉嗌倮锩妫@時候可以讓一位口算特別快的學生回答。
(三)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
物理教師應用分層次教學法,還要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尤其是作為初三的學生,他們承受著初二初三的物理知識,大家基礎相差很大,因此指導學生的時候,要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問到“鬧鐘罩內空氣被抽走后,聲音變小還是變大”,對于甲組的學生,物理教師就要從聲音真空傳播開始解釋,對于丙組,只需要反問學生真空的聲音大還是小就可以了。要復習“摩擦起電”的時候,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就要用大量的例子進行解釋,而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只需要舉一個例子即可。
(四)作業分層布置
物理教師以往布置作業,都是在整個班級中布置同樣的題目,這樣不僅增加學生相互抄作業的概率,而且還影響到學生做作業的激情與信心。因此,教師應該分層布置作業,例如物理教師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完成書本簡單課后練習,讓丙組的學生去嘗試最課后練習的創新題目。
四、結語
總的來說,分層教學法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也有助于教師加強課堂組織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應用分層教學法,要做好學生的分組,同時進行分層備課,加強對學生的分類指導,最后進行分層布置作業。
參考文獻:
[1] 蔡燃.初中物理教學內容認知水平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
[2] 陳海峰.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途徑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3] 夏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注重情感激勵的實踐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08.
[4] 楊玉龍.分層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探索與實踐[D].陜西師范大學,2007.
[5] 孟云瑛.初中物理多元分層教學初探[D].首都師范大學,2007.
[ 責任編輯 張景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