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娟
【摘要】 目的 觀察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在肝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5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 按照病情程度分為研究組(肝衰竭)與對照組(輕度衰竭), 各29例。兩組均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并比較, 在此基礎上分析其關系。結果 研究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分別為(28.02±3.68)、(12.50±2.05)、(13.28±2.31)g/L, 血清總膽紅素(TBiL)、凝血酶原活動度(PTA)、白蛋白 (ALB)分別為(582.31±150.10)μmol/L、(32.18±10.21)%、(18.92±5.62)g/L;對照組分別為(9.52±2.01)g/L、(3.04±1.05)g/L、(3.62±1.12)g/L、(31.02±8.37)μmol/L、(85.01±9.62)%、(42.30±2.09)g/L。研究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BiL高于對照組(P<0.05), PTA、ALB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發病1~10 d, IgG、IgM、IgA、TBiL、PTA、ALB分別為(18.12±3.25)g/L、
(5.98±2.18)g/L、(5.67±2.10)g/L、(501.21±125.25)μmol/L、(38.01±15.28)%、(18.95±6.32)g/L。發病 31~45 d
分別為(9.01±1.25)g/L、(2.10±0.25)g/L、(2.30±0.36)g/L、(110.38±62.37)μmol/L、(69.27±12.30)%、(31.85±6.79)g/L。
研究組不同時期各項指標隨著病情延長而發生改變,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Ig檢驗在肝衰竭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有助于患者獲得更好地治療, 值得推廣。
【關鍵詞】 血清免疫球蛋白;肝衰竭;應用意義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022
近幾年來, 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在肝衰竭患者診治工作中得到不斷推廣及應用, 為肝衰竭患者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提供了有力的臨床依據[1, 2]。為探究這一檢驗方式的應用價值, 本院對收治的 5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展開了相關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 排除心肝腎嚴重系統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按照病情程度將患者分為研究組 (肝衰竭 )與對照組 (輕度衰竭), 各29例。其中對照組男19例、女10例;年齡26~65歲, 平均年齡(32.12±11.78)歲。研究組男18例、女11例;年齡25~64歲, 平均年齡(32.20±11.6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①采集標本。全部患者行空腹采集靜脈血液, 血液標本為5 ml, 均在無菌條件下進行。而后將采集到的血液標本置入生化抗凝試管中, 并于30 min后立即送往實驗室。用于兩組比較的采血時間, 對照組不受限定, 研究組則在病情發展期1~45 d。②檢驗項目。包括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以及血清TBiL、PTA、ALB等。儀器選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羅氏診斷MODULAR P800), 并使用由羅氏公司提供的免疫球蛋白、總膽紅素試劑盒;采取免疫比濁法檢驗免疫球蛋白以及通過重氮比色法測定總膽紅素;選用CA-70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檢測PTA, 同時采取凝固法對其進行測定。對兩組上述指標進行比較, 并比較研究組不同時間各指標的差異。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各臨床指標水平對比 研究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BiL高于對照組(P<0.05), PTA、ALB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 2 研究組不同時期各臨床指標水平變化對比 發病1~10 d, IgG、IgM、IgA、TBiL、PTA、ALB分別為(18.12±3.25)g/L、
(5.98±2.18)g/L、(5.67±2.10)g/L、(501.21±125.25)μmol/L、(38.01±15.28)%、(18.95±6.32)g/L。發病31~45 d分別為(9.01±1.25)g/L、
(2.10±0.25)g/L、(2.30±0.36)g/L、(110.38±62.37)μmol/L、(69.27±12.30)%、(31.85±6.79)g/L。研究組不同時期各項指標隨著病情延長而發生改變,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89、2.48、2.23、4.32、2.81、2.78, P<0.05)。
3 討論
肝臟作為人體最為重要的內分泌器官, 不但具有分泌、代謝等作用, 還存在一定的免疫防御功能, 是水解反應及還原的主要場所。但在社會經濟水平不斷發展的背景下, 導致肝衰竭發病率逐年上升, 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及身體健康。肝衰竭指肝臟因藥物、病毒等因素的影響, 使得肝細胞壞死造成肝臟功能障礙, 若不能得到及時治療, 很有可能危害此類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 早期診斷及治療尤為重要。
目前, 肝衰竭一般根據TBiL、PTA、ALB等水平變化作為其診斷依據, 特別以PTA<40%作為肝衰竭診斷的金指標。另一方面, 大量研究指出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在肝衰竭患者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其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水平與病情程度具有直接關系, 也就是說病情程度越重, 免疫球蛋白水平上升越明顯。故而說明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與TBiL、PTA、ALB等水平檢驗具有同樣的應用價值。
結合本次研究結果發現, 研究組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及 TBiIL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 PTA、ALB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 與文獻結果基本一致[4, 5]。同時, 研究組不同時期各Ig及TBiL、PTA、ALB水平隨病情變化而變化, 即發病1~10 d的數值與發病31~45 d的數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病后的第45天, 研究組患者病情好轉, 其中TBiL水平降低, PTA、ALB水平升高, 各Ig水平也呈現下降趨勢。
綜上所述, 血清Ig檢驗在肝衰竭患者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可直接反映肝細胞受損程度, 有助于患者獲得早期治療, 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 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巴哈爾古力·麥麥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的臨床意義.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16):185-186.
[2] 陳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檢驗在乙型肝炎診治中的意義.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9):50-51.
[3] 傅熙玲.前列地爾治療肝衰竭后檢驗指標的改變特征及意義.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4, 11(22):3199.
[4] 王英杰.肝衰竭并發細菌感染與抗生素治療.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4, 17(2):117-120.
[5] 張玉華.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臨床價值探究.醫藥前沿, 2015, 5(26):192-193.
[收稿日期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