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考驗決策智慧

輿情鏈接:《樓市調控需精準施策》經濟參考報2016年9月20日《樓市調控與去庫存交織考驗決策智慧》中國經濟時報2016年9月21日《地方政府應擔負起樓市調控職責》金融時報2016年9月21日
【輿情回放】 國家統計局9月19日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8月房價上漲城市數量增多,漲幅全線擴大。而在剛剛過去的中秋節期間,部分城市住房熱銷,“搶房大戰”頻現。鄭州、合肥、廈門等二線城市,均在房價上刷出和GDP增長趨勢相反的上揚曲線。“日光盤”、搶房、離婚買房,各種各樣的與“房事”相關的新聞,屢屢霸占新聞熱點。
【主流聲音】 毋庸置疑,抑制了需求的源頭,上漲的勢頭也能得到短暫緩解。但樓市火爆,根源在需求,以“1套”等限購房產數量或購房資質設限,去強行壓制需求也只能壓得了一時。指望樓市總按照行政指望的節奏來,而忽略市場自行規律,通常只會造成市場機制扭曲。多些土地供應制度市場化改革、多些周邊地區公共服務供應,才是釜底抽薪之方。
【網絡輿情】
@搜狐財經:對于某些城市屢次不能很好地擔負起調控樓市的責任,國家可以對其加強督查問責,改變過去一年一兩次督查為常態性督查,有明顯未盡責或亂象出現時即前往督查問責。要改變事后問責的被動局面,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可以在事前簽訂“責任狀”。
@經濟參考報:對于房價上漲過快的一二線城市,未來去杠桿應作為主要政策取向,給市場明確的預期,引導理性的購房行為;對于三四線城市以及部分庫存仍相對較大的二線城市,去庫存依然是其重要任務。此外,應摸清樓市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真實狀況,這有利于樓市調控看清方向、減少爭議、避免反復,因城施策也才能收到應有效果。
@人民網:各路“大神”都在對“房事”侃侃而談,但如何調節增土地供給與去庫存之間的關系,怎樣在保自住與控投機之間進行區分與平衡,如何令樓市既不過熱又不趨冷,怎樣將房貸增長與風險控制在合理區間,有誰能給出“正確答案”?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市場永遠是對的,潮水退去之后才能知道誰在裸泳。
【決策點睛】 當前中國樓市正面臨調控與去庫存任務共存的交織問題,政策著力點也該各有側重,同時需要統籌考慮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布局,避免單純依靠行政手段,應更加積極地發揮市場自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