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提出以IT創新加快推進“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政務云服務縱深發展”的議案。
議案1 以IT創新加快推進“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孫丕恕建議政府利用專項資金、稅收優惠等政策,加快培育壯大一批IT技術龍頭企業,從集中突破網絡協同制造、智慧工廠、工業大數據、三維仿真等軟件核心公共技術和打造智能制造應用示范等維度,增強信息產業支撐“中國制造2025”落地的能力。孫丕恕建議,由IT龍頭企業牽頭,聯合國內高校、制造企業及制造業協會成立智能制造創新中心,通過承擔國家科研項目,聯合攻關,突破支撐智能制造的核心共性技術,打造適合中國的自主化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支撐我國軍工、船舶等裝備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此外,孫丕恕建議政府牽頭整合協同制造核心資源,創新智能制造生產服務模式,發展產業鏈新興業態。
孫丕恕建議政府通過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核心制造企業開放產業鏈大數據,與相關廠商聯合搭建工業大數據創客中心,為小微企業開展研發設計、精準營銷、智能物流、預測性維護等產品或服務提供資源,形成“雙創”與制造業的蓬勃發展。
議案2 加快推進政務云服務縱深發展
孫丕恕建議政府出臺《政府購買云服務行動實施計劃》,進一步加快推進政務云服務縱深發展,提升政務云應用的廣度和深度,為政府數據的整合、共享、開放奠定基礎,并從財政制度和能力評估兩個方面予以保障。
孫丕恕建議盡快制定《政府購買云服務行動實施計劃》,從上云的廣度和用云的深度兩個方面快速推進政務云建設。他進一步指出,上云不僅僅是把業務系統遷移到云上,通過虛擬化實現計算資源的高效利用,更需要適應政府數據的共享、交換、整合與開放要求,以及互聯網應用的碎片化和服務化需求,進一步采用統一的云平臺服務,實現數據庫、中間件等基礎軟件的共用,基于此開發的應用系統才能夠以更高的效率實現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
此外,孫丕恕建議政府出臺與云服務相適應的財政政策,提升政府購買云服務效率。一方面建議在財政預算中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云服務科目,使購買云服務的財政立項、審批和撥付流程進一步規范簡化,方便云服務普及應用;另一方面建議國家參照目前已落地政務云的收費模式和取值,出臺政務云服務計費指南,為各級政府提供參考。
孫丕恕表示,政務云中心承載著大量的應用和數據,安全能力、綜合能力和持續服務能力非常重要。建議政府在云服務采購中對廠商資質進行明確要求,為政府提供政務云服務的廠商必須“三證齊全”,即擁有IDC/ISP經營許可證,通過國家三級等保、可信云金牌運維認證。政府還應定期對政府云服務提供商的基礎架構產品技術、安全運維能力、服務體系等進行定期的動態審查,保障政務云的穩定、安全運行。
孫丕恕表示,突破軟件公共核心技術,加速提升信息技術產業支撐能力,是中國由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先決條件。2016年1月,國務院召開專題會議,提出推動“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大力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這就需要IT產業與制造業有機整合,形成融合發展的生態鏈和創新模式。
專家觀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為政府購買云服務,提升政府治理的信息化水平是一個趨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購買基于云計算技術的云服務是符合潮流的,這樣,既可以有效地提升政府治理的信息化水平,而且與各級政府各自分散地建設數據中心相比,這樣做能大大提高計算資源利用率,避免重復建設,提高信息化的性價比,因此是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