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大數據時代的歷史機遇,推進“互聯網+檢察”工作深度融合,從而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這是貴州省檢察機關近年來致力解決的重點工作。
2015年7月22日,“貴州檢察12309”一體化網絡服務平臺(以下簡稱12309服務平臺)率先在全國開通,探索為民辦事一體化服務,廣受群眾關注。自開通以來,12309服務平臺社會影響力有效提升,2015年8月,貴州省委副書記、省委政法委書記諶貽琴批示肯定12309服務平臺的做法。2016年1月,12309客戶端入選“全國十佳檢察客戶端”。
“‘貴州檢察12309是我省檢察機關運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手段服務檢察職能,延伸和拓展服務方式的重要載體。”據貴州省檢察院案管辦負責人介紹,該平臺集“兩微一端”、電話、郵件等7種載體于一身,整合檢察宣傳、檢務公開、檢察服務、監督評議等多種功能,為群眾提供多層次、多角度、全覆蓋的便民利民渠道及多元服務。
“以前辦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需要整理原件、提前預約、排隊,人工來回跑,既花錢又費時,現在只要掃描證件信息,在平臺上遞交申請后三五分鐘后就能收到回復。”中國水環境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經理滕瑤表示,對于經常參加招投標的單位,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是極其重要的一環,而12309服務平臺便捷高效的服務模式無疑為自己省了不少精力。
為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回音、事事能落實,12309服務平臺對群眾反映的情況進行統一接入,即由省檢察院實行集中監管和內部分流,形成工單后及時派送相關檢察院,由責任人進行辦理,全過程在“指尖上”運行。與此同時,對于工單任務完成情況,平臺系統還實施實時跟蹤和限時預警。除了受理案件查詢、控告申訴、行賄檔案查詢等業務服務外,對于非檢察機關業務訴求,12309服務平臺也根據實際情況提供相應回復并移交相關部門,引導群眾以合法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極大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非常感謝檢察機關的重視,讓我知道了怎樣運用法律法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2015年8月3日,畢節市織金縣小雨(化名)在收到12309服務平臺責任人的回復后感慨地說。
2015年7月底、8月初,12309服務平臺連續兩次收到提問人小雨關于拐騙婦女方面的法律咨詢。派單人員當即把工單分派到織金縣檢察院,收到工單后,該院控申部門工作人員、12309責任人徐進云迅速通過電話回復。原來,小雨兩年前在親戚的介紹下與鄰村張強(化名)結婚。婚后,小雨感覺生活并不幸福,男方也沒有親戚當初說的那么好,懷疑自己上當受騙,于是向12309服務平臺咨詢和求助。徐進云針對小雨所提問題逐條、認真答復,并核實其中是否存在違法犯罪線索,同時把事件按照法律法規移交織金縣公安局。
“雖然不屬于檢察機關業務范圍,但及時了解事態,從咨詢問題涉及的法律規定、處理辦法、解決渠道等多個方面予以解答,提升群眾的安全感,這是我們的職責。”徐進云說。
依托12309服務平臺,全省檢察機關不僅在案件管理、檢察效率方面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也為深化檢務公開、提升執法公信力搭建了重要平臺。“能夠自覺接受群眾監督,12309服務平臺不是虛設。”讓貴州北斗星律師事務所律師龍光洪深有感觸的是,今年1月,當他嘗試向12309服務平臺反映窗口值班人員作風問題時,立即得到平臺責任人的仔細回復。
截至2015年12月,12309服務平臺提供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詢67567件次,接受辯護與代理預約1008件次,向社會公開重要信息2292條,提供終結性法律文書29405份,主動向律師推送案件節點性信息4273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