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
長久以來,很多人對甲狀腺病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粗脖頸”,“離我們很遠”,“得了也沒關系”!我們對甲狀腺的關注實在太少了,殊不知,甲狀腺疾病已慢慢成為內分泌科的第二大疾病。
研究顯示,甲狀腺疾病女性患者為男性患者的6~10倍,40歲以上的女性中有10%~20%的人群患有甲狀腺疾病,許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治療率還不到5%。
不光是患病人數多,實際上,甲狀腺疾病帶來的后果也不僅僅是“粗脖頸”那么簡單,它可導致全身出現諸多不適,而且會對生育造成很大影響。那么,甲狀腺疾病到底會給生育帶來哪些麻煩?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帶著諸多讀者關心的問題,我們請來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內分泌科的李玲教授,為大家答疑解惑。
甲狀腺是人體的“發動機”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其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狀腺激素,調節機體代謝。甲狀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為:促進新陳代謝,使絕大多數組織耗氧量加大,并增加產熱;促進生長發育,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對長骨、腦和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尤其是胎兒期,此時缺乏甲狀腺激素會影響胎兒的大腦發育和智商,所以甲狀腺也被稱為人體的“發動機”。
有調查表明,女性甲狀腺疾病患病率要高于男性,為什么女性更受“青睞”呢?雖然甲狀腺病的真正病因并不清楚,但有專家曾表示,女性高發可能和女性體內環境的變化,以及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變化有關系。另外,精神因素對內分泌器官的影響也比較大,很多女性都多愁善感,更容易被情緒困擾,易抑郁、焦慮、緊張,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甲狀腺病。而且,妊娠期間發生甲狀腺疾病的危險會增加。
不孕可能是甲狀腺疾病惹的禍
蘇曼27歲,事業順心,家庭和睦,就想和老公趕緊有個寶寶,卻怎么也懷不上。她和丈夫一直跑婦科、男科看病,做檢查一大堆,花了不少錢,遭了不少罪,可讓他們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問題竟是甲狀腺功能不正常致使體內激素異常導致的不孕。經過醫生的調理,半年后他們終于懷上了寶寶。
一說到不孕原因,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性輸卵管不通、排卵障礙、子宮發育異常等原因,卻不知曉甲狀腺疾病也可能導致不孕。李玲教授說:“對女性月經周期和生育功能影響最大的內分泌器官,除了卵巢和垂體之外,就是甲狀腺了。”甲狀腺激素對維持女性月經的各種性激素、保證孕婦胎兒正常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作用,當它發生變化時,女性的月經和生育也會隨之受到影響。所以,不孕的女性,除了進行常規的B超測排卵以及輸卵管、性激素檢查等以外,別忘記查查甲狀腺功能。
甲狀腺疾病影響胎兒智商
29歲的芳芳在來醫院建立圍產卡的時候發現,醫生開具的一系列檢查項目中,包含了甲狀腺功能的檢查,她有點驚訝:懷孕和甲狀腺有什么關系?是醫生搞錯了還是濫開檢查?
很多準媽媽,甚至包括還尚未懷孕,只是想在孕前做個檢查的備孕女性,都和芳芳一樣有這樣的疑問,懷孕干甲狀腺什么事,這不是濫檢查么?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甲狀腺疾病是育齡婦女和妊娠前半期婦女常見病之一,當中包括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臨床甲減)、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亞臨床甲減)、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陽性、妊娠期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目前妊娠早期甲狀腺疾病診治已經被醫學界列為圍產期保健的重要項目。李玲教授說:甲狀腺產生的東西叫做甲狀腺激素,又分為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這兩者調控機體代謝。在懷孕5-6周的時候,母親的甲狀腺激素就存在于胎兒的體液中,而寶寶的甲狀腺也是從6周開始發育的,10周初具形態,12周開始有了自主分泌功能,直到20周完全建立了自己的分泌軸。在妊娠20周以前,胎兒的甲狀腺功能尚未完全建立,其腦發育依賴的甲狀腺激素主要來源于母體。因此母親甲狀腺激素水平對于胎兒生長發育非常重要。此時如果準媽媽體內甲狀腺激素出問題,將會影響到胎兒。
甲狀腺激素對胎兒腦發育至關重要,甲狀腺激素明顯缺乏可以導致孩子智力障礙,形成呆小癥,這已經是醫學界的定論。近年來國際上一些研究發現:妊娠早期母體甲狀腺激素輕度缺乏(亞臨床甲減)即可導致胎兒腦發育障礙,使智商降低6-10分。如果能及時補充甲狀腺激素,胎兒的腦發育能得到保護。所以,不管是準備要孩子的還是已懷孕的準媽媽們,都應該在懷孕前、妊娠早期做甲狀腺功能篩查。
“亞臨床甲狀腺疾病”憑感覺難發現
提到甲減、甲亢等很好理解,但是加上“亞臨床”幾個字很多人就不明所以了。李玲教授表示,我們也更應該關注到亞臨床這個詞,所謂亞臨床就是沒有任何癥狀的,病人沒有感覺,你不會發現自己有甲狀腺疾病,它只能憑化驗結果來發現,那么這個就很讓人擔憂了。甲狀腺功能化驗單顯示T3、T4在正常范圍內,但血清TSH有異常,TSH高了就是亞臨床甲減,低了就是亞臨床甲亢。
我們做過一個幾千名孕婦參與的項目,結論是懷孕期間只要是亞臨床甲減的孕婦,不良妊娠結局(流產、早產、難產等需要到產科住院的疾病)的發生率高于普通孕婦。所以,在懷孕前或在懷孕早期,做甲狀腺篩查非常有必要,而且國家也在實施擬妊娠婦女亞臨床甲狀腺激素缺乏篩查與干預項目,據我所知,遼寧省內育齡婦女可以就近去醫院進行這方面篩查。
流產居然是甲狀腺疾病在作怪
麗麗今年33歲,結婚已經兩年多。婚后不久她就懷孕了,但不到兩個月就流產了。前不久她又懷孕了,因為有了前車之鑒,她格外小心,但好景不長,仍然流產了。萬分沮喪的麗麗來到了醫院檢查,醫生建議她去內分泌科看看。當麗麗懷著詫異的心情走進內分泌科檢查后發現,她的TPOAb(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明顯升高,她兩次流產可能和這個抗體升高有關。
我國出臺的《妊娠和產后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2012)》建議,有條件的醫院和婦幼保健部門對妊娠早期婦女開展甲狀腺疾病篩查,篩查指標為血清TSH、FT4和TPOAb。那么TPOAb是什么?為什么導致流產呢?李玲教授說:TPOAb是一個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密切相關的抗體,近年發現,TPOAb陽性的準媽媽,即使甲狀腺功能正常,早產、流產等不良妊娠后果的發生率也會上升,較正常孕婦有2-3倍的升高。因此,檢查此項目,有助于減少甲減、產后甲狀腺炎的漏診,有利其早日診斷治療。
孕早期TSH偏低可能是正常現象
小小拿到化驗單的時候是崩潰的,化驗單上促甲狀腺激素(TSH)一項標注了向下的箭頭(偏低),這是不是意味著自己得了甲亢?那自己這個孩子是不是就不能留著了?然而經過醫生的詳細檢查和判斷后發現,小小其實并沒有真的患上甲亢。小小仍然不放心,明明化驗單上顯示自己TSH有問題,怎么就沒事呢?
李玲教授說:這也是很多準媽媽遇到的問題,能占到普通孕婦的10%-20%,我的門診每天也見到好多因為這個原因來就診的孕婦,她們一看化驗單顯示可能是甲亢,就徹底蒙了。但其實大可不必這樣緊張,有時,孕早期促甲狀腺激素偏低是正常現象。女性懷孕后,和正常孕婦相比,甲狀腺功能會發生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及激素改變,而這些改變自然就體現在化驗單上。其中對甲狀腺功能影響最大的兩個激素就是人體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甲狀腺激素(TSH)了。人體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妊娠過程中的重要激素,這個激素除了對妊娠過程本身十分重要之外,還具有類似刺激甲狀腺活性的功能。因此當血液中的HCG水平在早孕期急劇升高時,孕婦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有升高趨勢;此時機體就會通過甲狀腺激素的負反饋機制使得血液內促甲狀腺激素(TSH)的含量輕度降低,從而維持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平衡。一般情況下,體內TSH的含量在早孕期可能輕度偏低,孕4個月左右自己就正常了,醫生稱之為妊娠甲亢綜合征,因此無需過多理會。但需要強調的是,到底是真正的甲亢還是妊娠甲亢綜合征需要區別,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評估。
甲狀腺疾病調到正常就可懷孕
甲亢患者能不能懷孕,服用甲亢藥物期間懷孕后孩子能不能要——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甲亢患者。對此李玲教授說:甲亢患者經過治療將甲狀腺激素水平調到正常范圍之后是可以懷孕的,這個調理的時間大概是半年到一年。如果是甲減的普通患者,一般3個月就能調到正常,邊吃藥邊維持就可以生孩子。因此有甲亢或甲減的人,一定要接受專科醫生的評估之后,再進行懷孕,而且,甲狀腺功能不正常的人也難于懷孕。
嚴格地講,甲亢患者必須將甲亢徹底治愈完全停藥數月才能懷孕,但因為甲亢是個易復發的疾病,有40-50%的復發率,所以想徹底治愈完全停藥數月再懷孕,這種理想狀態是非常難得的,也許還沒有等到理想狀態就很有可能再次甲亢復發,所以我們醫生是不反對一邊吃藥控制甲亢一邊懷孕的。當然,在你懷孕前還是要找醫生商量,充分了解等待甲亢徹底治愈完全停藥數月懷孕和一邊吃藥控制甲亢一邊懷孕各自的利弊。
至于有些甲亢患者可能是正在服藥就意外懷孕了,那這個孩子還能不能要呢?一般來說,在醫生的幫助下,90%以上的媽媽可以生下健康的寶寶,但是也要有相應的心理準備,具體的情況還是要根據醫生的判斷,所以強調一定找專業醫生咨詢,不要輕易地貿然決定人工流產。
治療藥物幾乎不影響胎兒健康
懷孕8周的劉女士被查出患有輕度甲減,醫生建議她用藥來調節,但是她死活都不肯,怕藥物傷害到孩子。醫生對此很無奈的表示,像劉女士這樣的準媽媽不在少數,但其實現在的藥物相對安全,反而是如果不用藥帶來的后果更加不好。
對于準媽媽而言,最擔心的就是生病后用藥會不會影響胎兒健康,所以很多人即使診斷出甲狀腺出了問題,也不肯進行藥物治療。對此李玲教授表示,大可不必這樣擔心。針對妊娠期臨床甲減的藥物屬于孕婦可以使用的安全藥物范疇。簡單來說吧,比如治療甲減的優甲樂,它的成分就是人體自己產生的甲狀腺素(T4),怎么會對胎兒有影響呢?但對于治療甲亢的藥物(例如甲巰基咪唑或丙基硫氧嘧啶)來說,可能會使胎兒畸形率略高于普通人,但是發生幾率一般不會超過10%,常見畸形是頭皮缺損或食道狹窄等。
李玲教授繼續表示,如果甲狀腺疾病不用藥物治療,任其疾病發展帶來的后果才是嚴重的。如果準媽媽是甲減,其體內甲狀腺激素不足,將導致胎兒明顯的、不可逆轉的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寶寶出生后生長緩慢、反應遲鈍,將影響到孩子一輩子的生活和幸福。如果準媽媽是甲亢,甲亢本身可能會使孩子身體出現畸形,而且媽媽自身由于甲亢會導致甲亢性心臟病或甲亢危象,承擔不了分娩的過程或剖宮產手術。可以看出,不吃藥不治療,甲狀腺疾病不得到合理控制給胎兒及母親帶來的危害要遠遠大于藥物本身。
另外,李玲教授特別提醒,用藥的準媽媽要定期的到醫院檢查(一般2-6周檢查一次,依據孕周大小而不同),一個是有利于醫生判斷把握病情的變化,更好地隨時調整藥量治療疾病;另一個原因是有些甲亢藥物可能會對準媽媽的肝造成傷害,所以應該定期去醫院檢查。
【延伸閱讀】
關于甲狀腺與懷孕的幾個問題
Q:如果我得了甲狀腺疾病,我的孩子會得甲亢或甲減嗎?
A:很多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如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和橋本甲狀腺炎)具有一定的遺傳易感性,父母有甲狀腺疾病,其子女患甲狀腺疾病的幾率會增加,但僅僅是發病的可能性大,而不是一定會發病。即便是甲狀腺疾病遺傳給孩子,也不用太擔心,因為甲狀腺疾病是能夠治療的疾病。
Q:我需要在分娩之后繼續檢查甲狀腺嗎?
A:生產后也不要忽略自己的甲狀腺,尤其是甲狀腺疾病合并妊娠的女性,在分娩后仍應注意監測甲狀腺功能,及時調整治療藥物,使甲狀腺功能處于正常水平才能確保媽媽正常哺育孩子,而且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藥物(不管是治療甲減和甲亢的藥物)都是哺乳期可以服用不影響孩子的藥物。另外,有研究報道大約有7-30%的女性在分娩后的1年之內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即產后甲狀腺炎。因此,初為人母者應當了解這一疾病,當有甲狀腺炎癥狀出現時,有可能出現了一過性甲亢,需要停止哺乳一段時間,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