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
靜靜懷孕了,本來是好事,但最近卻愁壞了家里人。靜靜從小就挑食,不愛吃的絕對不碰。自從懷孕后,她變得更加挑食,雖然知道應該補充營養,但有些食物看一眼就想吐了。這讓包括她在內的全家人愁得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生怕缺了營養。
全面均衡是孕婦膳食的基本原則
孕婦偏食是很多孕婦遇到過的問題之一,一項調查發現約40%的孕婦最想吃的是甜食,33%的孕婦想吃咸的,再次是辣的(17%)和酸的食物(10%)。孕婦偏食,好像來得無緣無故又強烈得無法控制。國家高級公共營養講師徐靜說:由于孕婦在懷孕前已養成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加之孕期妊娠反應,對有些食物不能接受是正常的,但作為孕期這一特殊生理時期,為了胎兒的良好的發育,還需在膳食搭配上精心設計,力爭把偏食造成的損失彌補回來。合理營養均衡膳食是對孕婦一日三餐的基本要求,“全面、均衡、適度”是孕婦膳食的基本原則。
不愛吃肉可補充豆、奶、蛋
有準媽媽覺得吃肉膩,吃魚腥。徐靜說:魚、肉等食物是人體優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肉類蛋白質含量一般為10%—20%。肉類蛋白質屬完全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組織蛋白質所需模式,消化率很高,是膳食中優良蛋白質的來源之一。魚肉組織細膩,更易消化,也屬完全蛋白,是生物價較高的優質蛋白之一。不吃魚、肉等會造成營養素缺乏。
不愛吃魚、肉的準媽媽該如何做?徐靜說:應盡量不偏食,實在解決不了,可用補充豆制品和奶類及雞蛋來彌補。每天保證300克奶制品,40克大豆制品和一個雞蛋,加之主食、蔬菜、水果中的蛋白質,就不會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
魚肉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對于不吃的孕婦,應注意增加粗糧、豆類及土豆、紅薯、山藥等的攝入。
水果、蔬菜不能互相代替
不愛吃蔬菜的準媽媽也很多。徐靜表示,蔬菜能量低,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的重要來源。蔬菜種類的不同,所含營養成分也各有特點:如葉菜類的蔬菜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鐵和鈣等;根莖類的蔬菜淀粉和纖維素含量較高,鈣、磷和鐵的含量也較豐富。不喜歡吃蔬菜特別是不喜歡吃葉菜的孕婦,易缺乏各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來源也相對減少。
徐靜建議,對不喜歡的蔬菜用不同的烹調方法,如不喜歡綠葉菜,但做成餃子可能就喜歡吃了。對蔬菜攝入嚴重不足的孕婦,可增加水果的攝入,但不是最好的辦法。蔬菜中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普遍略高于水果。蔬菜在膳食中的攝入量大,提供了大部分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故水果不能代替蔬菜。水果因不經過烹調加工,營養損失較少。水果中含有機酸和芳香物質,對提高食欲、改善消化吸收有利,故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