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圖書館數字化建設面臨資源管理、資源共享、技術管理、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多種問題。隨著云時代的悄然而至,云技術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圖書館服務的內容和方式。如何抓住云時代發展的機遇,克服挑戰也成為我國圖書館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需要圖書館采取積極措施,轉變服務理念,改善用戶體驗,培養圖書館館員,加強環境建設,從而促進和保證圖書館服務的深化和發展。
【關鍵詞】云時代;圖書館服務;特點;策略
【作者單位】成小燕,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云時代的到來,我國社會各行各業在服務內容和方式上都逐漸受到云計算技術的影響。圖書館作為傳統信息服務的主體,更強的計算能力、更準確的技術支持、更人性化的服務方式、更便捷的閱覽途徑,無疑更符合現代讀者與用戶的便捷化、智能化、多元化、低成本現實需求。云技術已成為我國數字圖書館服務創新發展的主要引擎。
一、云時代背景下圖書館服務的特點
近年來,云計算作為一種技術與應用結合的理念為圖書館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服務模式。云時代圖書館服務相較于傳統圖書館服務來說,具有極為顯著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儲存性
傳統圖書館中的信息資源都在不同終端服務器上,一旦計算出現故障或崩潰就很容易導致數據丟失,同時,其存儲量也受到了限制,需要不斷改良。而在云環境中,超大規模的計算機群可以容納海量數據,云平臺服務器可以同時承載儲存用戶資料,運行應用程序,計算各龐大數據,用戶端不用自己備份,云平臺就可以提供各種可靠性、保障性較強的使用服務。所有的資源集中管理、統一分配、均衡負載、按類儲存、實時監測,不僅能滿足圖書館海量數據的存儲需求,而且一臺計算機的故障也不會影響到其所存儲的數據,只需換一臺計算機就可以實現圖書館數據24小時無間斷的可靠、安全服務。
2.便捷開放性
云環境是一個開放性的網絡體系,能夠做到隨時、快捷、開放地調用所需資源為“云端”的用戶提供服務。云計算的應用將帶來改變,用戶不需要安裝各種應用軟件,只需要利用簡單的終端接入設備(計算機、手機、PDA 等),在網絡瀏覽器上可以進行云資源訂購、閱覽、下載等行為,讀者既可以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設備上快捷地獲取圖書館內的相關信息。
3.互動共享性
云環境不僅是一個輸出端口,而且還可以作為一個輸入端口。讀者可以在云環境下的圖書館內獲取云資源,也可以提供云資源。圖書館可以構筑“云”信息共享空間,并在短時間內實現對數據的快速處理,對網絡資料進行動態分析,對硬件資源的虛擬化管理,對軟件資源的無限擴展,使知識的獲取不再是圖書館的單一功能。知識的發布、信息的交流、數據與應用的共享通過云環境提高了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消除了圖書館資源的孤島狀態。
4.資源經濟性
傳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龐大,管理成本較高,共享性能較差,資料利用率較低。云技術通過把傳統互聯網運算模式進行優化,把多個成本相對較低的計算實體整合在一起,提供可與超級計算機相抗衡的海量數據計算能力、龐大信息處理能力、協調有度調度能力,而圖書館只需按需付費,就可以為讀者提供省時、省力的儲存、計算等完美系統,大大提高了圖書館資源的利用價值和運行質量。
二、當前圖書館的困境及其對云計算的現實需求
當前圖書館的困境及其對云計算的現實需求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資源管理問題。圖書館自身擁有的數字信息資源海量增加,購買的商業數據庫種類繁多,各種數據備份形式多樣,其在管理、備份、擴容、存儲、購置、維護等方面都對圖書館提出了巨大挑戰。其次,資源共享問題。圖書館在資源共享方面存在服務器承載能力不足,各種資源重復建設,多樣化的數據庫檢索標準不統一等弊端,導致各種數字資源的匯聚、關聯、兼容性較差,限制了資源整合度與共享度。再次,技術管理問題。圖書館現有的自動化系統仍是以文獻檢索、聯機目錄查詢和傳遞信息為主要的服務內容,已經無法滿足讀者多元化、智能化的需求,因此必須建立新型的技術基礎,全面引進云技術,使數據的儲存與挖掘、知識的探索與發現、用戶信息的互動與交流、讀者需要的個性化智能化服務成為現實。最后,服務管理的問題。傳統圖書館服務長期處于封閉狀態,把館藏資源作為核心和主體,往往忽略讀者的個性化需求。而且服務人員也大多擔當著守門人的角色,服務內容、服務手段簡單被動。
三、云時代背景下圖書館服務的發展策略
云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圖書館作為信息中心,云計算的廣泛應用無疑成為圖書館數字化服務創新發展的主要引擎和推動力,為給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打下了技術基礎。
1.轉變圖書館服務理念
思想觀念是具體實踐的先導,要想提升圖書館服務就必須轉變對云時代及圖書館服務的認識。首先,圖書館服務必須樹立新的云服務理念,在兼顧傳統圖書館實體經營的前提下,堅持“集中、共享、合作”理念,使圖書館與云計算融合,打破狹隘的服務思想,打破各自為政的服務壁壘,建立廣泛的合作,開展人力、物質、信息及服務整合與共亨,形成一種不為我所有,但能為我所用的開放互動信息資源和服務環境。其次,堅持“以人為本,打造個性化”的服務理念。以人為本是圖書館服務永恒的理念,以讀者需要為出發點,提供無所不在的“云服務”,才能確保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同時,堅持個性化服務理念,圖書館應摒棄粗放型的服務觀念,借助云計算的定制功能,將圖書館個性化適用信息集成到用戶終端,以吸引用戶獲取和利用圖書館的特色信息資源。
2.改善圖書館用戶體驗
(1)提供儲存與檢索的便利性。通過云計算的技術儲存與檢索利用的便利性可以實現最大意義上的資源共享、互聯互通。運用云技術改變圖書館各自為政的服務方式,實現云時代圖書館服務的融合,可將各圖書館的各種資源結合起來,將分布式存儲數據庫和一站式檢索界面結合起來,將更為精準的查找和用戶的需求結合起來,打破了建館的目的和地域的限制,也打破資源的分割和壟斷。
(2)提供用戶交互服務。當用戶有搜索信息、儲存資料、調用資料等需求時,可以借助云計算Web瀏覽器平臺,無須安裝軟件就可以用手機網絡接入、互動電視網絡接入、移動設備WIFI接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途徑自由地進行各種遠程操作。同時,獨立賬號的個性化數據同步、“人腦聯網”的交互與人工智能幫助相結合,可以拉近圖書館與讀者的距離,達到圖書館服務與讀者空間有機融合的一種新的發展狀態。
(3)滿足用戶定制需求。“以人為本”是圖書館服務的核心內容,從讀者需求出發,給予其便利、快捷的服務是圖書館的宗旨所在。圖書館可以借助云技術進行個性化服務定制,通過網絡應用的擴展性,開展跨時空的推介服務,將傳統等待讀者的被動服務模式徹底改變。如圖書館和搜索引擎的跨界服務合作,契合讀者對信息的搜索和使用習慣,及時地將用戶所需專業最新動態反饋到用戶終端設備;可以進行可插件化擴充,讓用戶自己開發建立符合自己需要的數字圖書館;還可以營造一種特色資源的局部優勢,配建特色信息數據庫,通過應用云計算技術把高質量的個性化適用信息提供給有特定需求的讀者,實現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無縫接入。
3.培養云時代圖書館服務人才
云時代的圖書館服務雖然依靠云計算的優勢,減少了對圖書館員的依賴,但只有做好圖書館員的人才培養,做好對圖書館員知識素養、信息素養及服務意識的培訓,才能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一方面,圖書館員應以“走出去”的服務意識服務讀者。云時代圖書館服務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圖書借閱服務,其要求圖書館員能以豐富、可靠的云技術思想和方法來保證圖書館的正常運行,隨時隨地為讀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圖書服務內容,在保證讀者快捷方便閱讀同時,也要保障讀者私人數據及信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圖書館員應以現代圖書溝通能力、營銷意識吸引讀者對圖書館的興趣。云時代的圖書館員必須熟悉圖書館藏的數據資源、知識產權、服務特色及優勢,對讀者進行全方位的服務宣傳,以“服務主導型”的服務方式改變讀者對圖書館的認識。
4.加強云時代圖書館環境的建設
由于云時代圖書館服務集中在云技術的網絡平臺上,實體圖書館不必將館藏規模作為衡量服務質量的主要標準,所以實體圖書館就能將資源和資金投入到人性化服務環境的構建上。在實體環境上為讀者創建更愜意、休閑、優雅的空間,讓云時代的讀者愜意地選擇所需知識,交流信息,圖書館才能將“知識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的特點發揮出來。在軟件環境上,圖書館可以繼續深化擴展在線軟件服務、效用計算服務、云式Web服務、平臺PAAS服務,管理服務供應商等方面,用并行應用模式的巨大變革推動圖書館云環境的不斷完善。
總之,在云時代的背景下,雖然我國圖書館服務的發展面臨很多挑戰,但也面臨很多發展機遇。圖書館服務應該積極主動地去迎合這一特殊時代,以正確的云時代發展意識、新的服務方式、服務人才、服務環境來克服時代的挑戰,促進我國圖書館服務在云時代的健康、持續發展,為大眾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曉洲. 云計算時代背景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研究[J]. 網絡與信息,2011(11).
[2]仵華. 云計算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的基本路徑[J]. 農業網絡信息,2010(12).
[3]鄭淑榮. 云數字圖書館何時才能走進百姓生活[J]. 軟件工程師,2012(5).
[4]陳韶玲,駱伊麗. 現代圖書館信息技術發展及趨勢[J]. 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