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娜
摘 要:精細化管理是中國中鐵深化全面改革最緊迫的任務,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重大改革創新,現行管理模式的顛覆性變革,新形勢下企業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和迫切需要。而作為精細化管理組織機構中“五部二室”之一的試驗室,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必須保證其獨立和公正性,同時,通過對組織結構、工作流程、人員分工等的具體管理,達成對工程質量的嚴格控制,對檢測數據的收集、總結和分析,對混凝土配合比的優化,從而達到工程質量安全和成本節約的目的。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試驗檢測;工程質量;成本
2014年7月,中國中鐵印發《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辦法(試行)》,整個集團公司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精細化管理學習和實踐活動。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精細化管理是中國中鐵深化全面改革最緊迫的任務,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重大改革創新,現行管理模式的顛覆性變革,新形勢下企業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和迫切需要。精細化要求做到全員、全過程、全覆蓋,而作為精細化管理組織機構中“五部二室”之一的試驗室,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試驗檢測第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我結合試驗檢測工作經驗淺談下精細化管理在試驗檢測工作中的應用。
1 什么是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
(一)精細化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意義
精細化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在于加強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項目管理,規范項目管理行為,健全項目管理體系,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其一規范項目管理行為,使其合法、合標、合規,是制定目標和準則,明白什么該做——即工作任務,什么不該做——即約束禁令,該怎樣去做——即工作方法。有了明確的任務,嚴格的約束,合理的工作方法,將這三者有機結合為一個整體,才有希望實現圓滿的精細化管理。
其二健全項目管理體系,使其快速、準確、高效為施工生產服務,是實現精細化管理的手段。一個健全的體系,是由合理的組織機構,高效的工作流程,以及適當數量的工作人員組成。在《精細化管理辦法》中,項目部駐地組織機構精簡為“五部二室”,并為每一個部門職位定員定崗;在《精細化管理業務流程》中,明確每一項具體工作的工作流程圖;各部門同時制定責任矩陣和相關崗位責任書,每項工作具體到人;根據工作制度執行情況對相關崗位責任人進行績效考核,實行兌現獎勵制度。以上措施保證了項目管理體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二)精細化管理工作的亮點
第一、突出體現在項目管理層級化、要素管控集約化、資源配置市場化、產品清單預算化、管理責任矩陣化、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流程標準化、作業隊伍組織化、管理報告格式化、經濟活動分析制度化、績效考核科學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團隊理念國際化等“13化”管理內容。
第二、也體現在物資集中采購配送、設備集中采購和租賃、勞務分包集中管理、資金集中管理、施工組織設計集中管理、限價集中管理、管理策劃集中進行、責任成本集中管控、二次經營集中組織、合同集中管理、業務流程集中制定、督導檢查集中進行。增強公司對項目的控制力,實現項目管理由前臺管理向后臺管控轉變,提高項目運行質量。
第三、共制定90個標準化工作流程表,制定責任矩陣分工表,嚴格規定各流程流轉時間,實行問責制度,哪個環節出問題,問責相關環節責任人。
2 試驗檢測如何和精細化管理有機結合
(一)試驗檢測工作的目的和意義
作為施工單位,建立工地試驗室具有重要的目的和意義。首先,試驗檢測工作是工程質量保障的前提:進場原材料的檢測,施工過程中質量的控制,工程實體的檢測,每一道工序都離不開試驗工作的保駕護航。其次,試驗檢測工作是施工質量成本控制的有力武器:通過大量的數據采集和試驗試配,做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優化設計,可以從理論和實際上大幅度節約成本。第三,通過大量的試驗工作數據的收集和統計分析,建立數據庫,可以有效查找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對可能產生的問題進行預防,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試驗檢測工作的精細化管理要求
在精細化管理中,試驗室作為“五部二室”的重要一員,必須符合精細化管理工作的要求。
第一,建立試驗室,完善組織體系,明確崗位職責,合理化人員分工。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根據項目規模配備合適數量的試驗人員,建立合理有效的責任矩陣,將試驗檢測工作責任分配具體到人,每一項工作有專門人負責,可隨時追溯。
第二,嚴格執行中國中鐵精細化管理工作流程,落實試驗檢測每項工作。流程中規定的什么人負責什么事,在什么時間內完成,都是根據中國中鐵長期以來項目管理的經驗總結優化而來,具有實際可操作性,可保證工作質量和效率。
第三,將試驗檢測管理工作融入項目精細化管理的大環境中,做到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使標準成為習慣,讓習慣成為標準。
(三)試驗檢測工作如何有效推進精細化管理
第一、實事求是,量體裁衣,有針對性的編制試驗檢測方案。每個項目有每個項目的特點,試驗室負責人應該根據項目特點有針對性的編制試驗檢測方案,例如有的項目是商品混凝土,有的項目是自建攪拌站;又例如有的項目不允許自建試驗室,而有的項目必須自建試驗室等。針對項目特點,編制適合項目使用的試驗檢測方案,是試驗檢測工作開展的有力保障。
第二、立足本職,知人善任,合理分工試驗人員職責。試驗室負責人首先要在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摸透每個試驗員的性格和工作能力,根據能力大小,合理安排責任矩陣分工,將人才的利用做到充分最大化。
第三、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積極優化精細化工作流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抱著懷疑的態度和創新的精神,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檢驗發現工作流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并想方設法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意見,報上級單位審查。由于單一項目層面存在局限性,上級單位需要根據多方考察來綜合考慮是否予以改進和優化。
第四、打破羈絆,敢于擔當,切實做好項目實際工作。無論是建立健全組織體系,完善組織結構,還是優化工作流程,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為了項目試驗檢測工作更加高速有效流暢的運行,不能搞形式主義,為了流程完整而走流程,從而因為某個環節的不及時或缺失而導致整個項目的試驗檢測工作無法正常運行。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中鐵某局項目因為精細化管理的流程要求,因為20個螺絲釘的采購流程沒有到位而耽誤工程進度。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對精細化管理的精神理解不透徹,不敢擔當,而用非常愚蠢的方式歪曲了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實質。在流程不通達,不順暢的情況下,應及時與相關部門、領導聯系,闡明此工作對項目的重要性,盡力盡快做好工作而不是坐以待斃,推諉責任。
第五、顧全大局,以人為本,試驗檢測工作和項目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試驗檢測工作具有其特殊性,需要站在一個獨立和公正的立場上開展工作,要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安全負責,對“中鐵大橋局”這塊金字招牌負責。必須做到數據真實,進場材料質量可靠,過程施工質量可控,工程實體質量安全,這需要試驗檢測人員具有高度的責任心,需要不厭其煩的做大量的工作,這是工程質量的重中之重。另外,在大量工作采集數據的同時,總結規律,提出合理的節約成本的方案,其中最大的便是混凝土配合比方面的優化。通過材料、施工難易、試件檢測、實體檢測等手段,可以找出配合比中存在的可優化因素而進行優化,從而獲得施工上的便利以及成本的節約,從而提高項目經濟效益。
(四)試驗檢測工作的精細化發展方向
第一、公正獨立性。作為質量把控部門,試驗檢測工作必須保證其公正和獨立性,不因項目進度和成本的影響而改變。
第二、集約化。精細化管理,需要整合公司資源,循環利用,人員、設備、材料等無不如是,以期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試驗人員、試驗設備及試驗物資的合理調配和使用,將從很大程度上的節約成本。
第三、標準化。試驗檢測工作是以國家及行業標準為依據開展工作的,在工作中改變陋習,注重工作細節,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做事,是實現試驗檢測標準化的途徑和手段。
第四、精細化。從制度到流程到實際操作過程,必須做到超前謀劃,超前考慮,充分考慮不耽誤項目進度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總結工作經驗,優化能夠節約成本的配合比設計,兼顧成本,以技術革新來提高生產效益。
3 試驗檢測工作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
在項目精細化管理中,試驗檢測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必須保證其獨立和公正性,同時,通過對組織結構、工作流程、人員分工等的具體管理,達成對工程質量的嚴格控制,對檢測數據的收集、總結和分析,對混凝土配合比的優化,從而達到工程質量安全和成本節約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辦法(試行)》[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