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蘿莎
摘 要:本文對紀檢派駐機構當前日常監督存在的問題 提出了如何強化日常監督的思路 途徑 以及提出“兩單一通報”的闡述。
關鍵詞:紀檢派駐機構;思路;途徑;“兩單一通報”
1 當前日常監督存在的問題
(一)對部門黨委及班子成員的日常監督比較難。監督管理的關鍵對象是所在部門黨委領導班子成員。派駐機構紀檢組長一般情況下是派駐部門的黨委委員,在執行部門工作安排時又要執行監督工作,干部群眾在日常工作中普遍認真執行命令,不敢監督。另外, “三轉”后,部門主體責任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工作職責還需要進一步厘清,有關監督制度及法規尚需進一步完善,不便于監督。
(二)對部分單位業務日常難以有效監督。由于業務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民主監督機制還未健全,現有日常監督管理制度的內容明顯落后于實踐,沒有與時俱進,或者操作性不強,導致部分單位和處室工作制度等存在問題不能夠及時發現糾正。
(三)對重點工作開展情況日常監督不易。重點工作現階段開展情況主要通過業務單位強化信息報送,強化責任意識,強化工作力度等形式倒逼實施。作為日常監督中突出的重點,往往采用專項檢查的形式開展,主要通過查閱資料,對比成效。對于有機更新項目、保障房項目建設、村鎮工作臨時機構財務情況等監督不易。因此,無法確切反映工作實際開展的情況。
2 強化日常監督工作的基本思路
強化日常監督,創新日常監督體制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十八屆中央紀委四次、五次全會、省紀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和市委七屆八次全會的部署,建立健全與實現“中國夢”相適應的日常監督體系。
(一)推動日常監督由被動性應對向主動性應對轉變。要積極推動日常監督向主動應對轉變,要把握監督主動權,著眼于防范,嚴把監督關口,將變事后被動監督處理轉變為事前提醒、事中防范,將日常監督為全方位的動態管理監督,拓寬監督方式,增強監督工作的預見性。特別對監督對象作風問題,通過簽訂承諾書、上報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出國出境管理等方式,早發現、早糾正、早處理,以幫助和挽救干部,減少損失和危害。
(二)推動日常監督由突擊性應對向日常性應對轉變。由于紀委派駐紀檢組人員數量極少,而監督部門工作涉及多個單位幾十個處室幾百項核心業務,形成了監督任務與監督人員不足的突出矛盾,造成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是突擊性任務與日常性監督相脫離。要積極把突擊監督和專項監督轉移到加強日常監督規范上來,最大限度實現監督成效。
(三)推動日常監督由習慣性應對向有效性應對轉變。目前監督工作往往依靠“老方法”、“老套路”進行,檢查工作更是屬于消耗性和粗放型。要改變這種問題,必須執行科學監督,將習慣性監督轉變到有效性監督的方向上來。進一步細化監督任務,明確監督重點。同時,定期開展監督工作人員的學習培訓。
(四)推動日常監督由傾向性應對向平等性應對轉變。對于監督的對象,要追求公平公正,一視同仁。作為監督工作人員,要確保獨立專業,進一步協助部門做好各項工作。針對監督的重點,要由事后監督查處向事前監督提醒、事中指導轉變,最終達到日常監督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完善日常監督的主要途徑
(一)擴大日常監督的內涵內容。日常監督工作是一個持之以恒過程,具有持續性特征,并且點多面廣。日常監督工作中,既要注重總結吸收優秀的傳統監督管理經驗,保持監督工作的活力。
(二)加強日常監督的工作方法。要進一步強化監督人員自身業務能力,明確監督職責,要吸收各地各部門日常監督工作的先進經驗,不斷探索和提升監督工作方法。
(三)完善日常監督的各種機制。要按照強化預防、及時發現、嚴肅糾正的要求,不斷健全和完善監督機制,使各種制度機制彼此銜接、環環相扣,真正發揮制度機制的整體合力。
(四)整合日常監督的工作力量。通過協助駐在部門聘用行風監督員、配合上級紀委調查、抽調下屬單位人員自查等,進一步促使監督形式多樣化,緊密做好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上級要求等結合起來,形成協調效應和監督合力,強化日常監督成效,取得監督效果最大化。
(五)創新日常監督的載體平臺。結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監督教育和構建監督學習體系,比如開展領導講課、集中專題輔導、專題講座、知識競賽、法庭現場教育等形式,及時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進行黨的重大政策和重要法規的政治紀律教育,有效搭建領導干部監督管理工作載體和平臺。
4 提出“兩單一通報”加強日常監督
針對日常監督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難題難點,駐市建設局紀檢組自實行“三轉”以來,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以“兩單一通報”形式強化監督主動性,加強對駐在部門日常監督工作,有效保障“兩個責任”的全面落實。“兩單一通報”是派駐機構監督工作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的一種探索實踐,分別有《督導單》、《函告單》和《通報》。
(一)“兩單一通報”主要內容
1、《督導單》。《督導單》是紀檢組在調研談話、受理信訪、監督檢查及參與日常工作中,發現駐在部門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構建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隨機性地向駐在部門、機關處室或下屬單位發出的督查指導、整改意見書。今年來,紀檢組分別向局計財處和政治處發出《督導單》,要求改進財務管理工作、重新修訂重大事項集體決策規則。
2、《函告單》。《函告單》是紀檢組根據市委、市政府及市紀委關于黨風廉政與作風建設工作總體要求,按照駐在部門年度目標任務與責任分工,階段性地向黨委或領導班子成員發出的要求認真履行主體責任的提示提醒通知書。今年7月,紀檢組向局領導班子6位成員發出《函告單》,要求按照主體責任,對分管線今年來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進行一次對照檢查。
3、《通報》。《通報》是紀檢組按照上級有關要求,或在自行組織明查暗訪過程中,發現駐在部門干部職工違反“四風”和效能建設方面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發出的書面通報。屬于情節較輕的問題或涉及普通干部職工的,則督促指導直屬機關黨委(紀委)研究處理。去年來,已發通報2則,對一個單位、5名工作人員進行效能追究。“兩單”以“中共紹興市紀委駐市建設局紀檢組”信簽紙形式加蓋公章,分別編號存檔備注。《督導單》同時抄送局辦公室、直屬機關黨委(紀委),由其轉報相關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通報》以正式文件下發。
(二)“兩單一通報”在日常監督的工作成效。“兩單一通報”自實行以來,在日常監督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效果已初顯成效。一是有效推動黨委主體責任落實。局黨委定期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每年將任務分解細化到分管領導、處室和單位,簽訂責任狀,作出公開承諾。明確下屬單位黨組織向局黨委、紀檢組報告年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情況。局領導班子成員和機關處室負責人每日一公告、每月一通報任務完成情況。二是有效傳導壓力強化“一崗雙責”。局每年查找“十大廉政風險點”,加強防控工作,沒有發生明顯的違紀違法問題。對企事業單位實行會計委派,加強大額資金流向監控。各類會議安排、外出學習培訓、公務用車、差旅費報銷等情況網上公開。三是有效發揮派駐機構監督作用。“三轉”以來,紀檢組理順了與黨委和直屬機關黨委(紀委)關系,理清了工作職能,劃清了工作邊界,完善了工作機制,更好地形成了監督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