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強
“我們村現有油茶5000畝,隨著油茶陸續掛果成林,我越來越為油茶林間管理擔憂,搞不好就前功盡棄了。”在支書“微講堂”討論提問環節,通城縣四莊鄉小井村的支部書記姚平文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第一個站起來提問。
日前,通城縣支書“微講堂”——油茶種植培訓班,在該縣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正式開講。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廖朝暉不僅親自主持,還請來了公司基地建設部的專家,邀請了政府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為支部書記們送來了致富經。
“油茶進入盛果期后,主要是林地對土、肥、水管理,恢復樹勢,防治病蟲害。在我們這個村,每年至少淺鋤一次,3年深挖一次。淺鋤的時間,一般在每年雨季過后和旱季到來之前進行,深度在10厘米左右。深挖應在來年采果后至翌年樹液流動前,深度在15厘米至20厘米。”主講專家胡鵬進行詳細講解。
“以前我們村也種了很多油茶,但是經濟效益一般,現在叫我們發展油茶,還是有些顧慮。”塘湖鎮望湖村的支部書記夏揚九迫不及待地追問。
“我跟大家算一筆經濟賬:油茶一般每公頃種植2000株,種苗、肥料和人工總投入年均3000元左右,單株成本僅1.5元。雖然在前期的3年內無收益,但是一旦進入豐產期,基本上就不用再投入,可謂一勞永逸。”廖朝暉為大家鼓勁。
“廖部長,今年是精準扶貧頭一年,組織部先后組織我們去嘉魚學養龍蝦,到通山學種香菇,他們都有政策性補貼,現在我們種油茶,不知道縣里有什么好的政策支持?”沒等夏揚九坐好,馬港鎮高峰村黨支部書記吳兵搶過話筒提問。
“大家擔心的這個問題,我早就為大家想到了,所以我今天專門請來了縣油茶辦的何主任,現在就請他給大家作介紹。”廖朝暉剛說完,臺下就響起掌聲一片。
“我們已經和公司商量好了,大家種植的油茶,我們除了保價敞開收購之外,還免費提供油茶苗,免費提供技術培訓,免費提供專家現場指導。不僅如此,目前我縣還對造油茶林連片面積在20畝以下的農戶,每畝獎勵100元;對油茶林連片面積在20畝以上的農戶,每畝獎勵200元。”縣油茶辦主任何愛國接過話筒回答說。
據了解,該縣將類似這樣別開生面的支書“微講堂”,列入基層黨建十件實事之一,結合精準扶貧工作和該縣產業發展實際,從水稻、蔬菜、油茶、茶葉種植,及水產、畜牧、特種養殖等方面精選科目,采取把專家學者請進來,把支書能人帶出去的辦法,力爭全年開班10期,為村級發展及精準扶貧、產業帶動拓展思路、開闊眼界。
“通過現場參觀學習,我發現油茶樹真是個搖錢樹,渾身都是金錢寶,是老百姓致富脫貧的好幫手。”培訓會后,吳兵感慨道,“村里還有一些荒山可以開發種植油茶,既能為老百姓創收,又可以更好地保護水源。”
在高峰村,吳興華等10多個從村里走出去的創富帶頭人,在村“兩委”的努力下被請了回來,投資近1000萬元,成立了大金山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新建生態油茶基地3000畝。在小井村,姚平文根據專家指導,迅速發動群眾淺鋤油茶林,并加強林地水肥管理,新增油茶收益面積1200畝,畝均年收入3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