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勇


2013 年底,我們來到了南極。旅行從穿越德雷克海峽以后開始,沿著南極峽灣一路航行,途經迪塞普森島、迷幻島、杰拉許海峽、拉美爾水道、庫佛維爾島、半月灣、納克港、天堂灣、哈迪灣及要塞。登陸的島嶼上,遇見了島嶼的領主:南極企鵝們,它們品種各異,但是卻一樣憨態可掬,胖乎乎的,萌翻了我們大家。
庫佛維爾島:巴布亞企鵝的幸福生活
在南極南設德蘭群島的迪塞普森島,有一個奇特的圓形火山噴發口,這塊自然形成的海港內有著被遺棄的捕鯨站,著名的赫克特捕鯨站。好在從 1961年《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公約》生效后,各國停止了捕鯨活動,現在的南極得以以最原始最自然的狀態呈現在我們面前。登上迪塞普森島,第一次看到的是巴布亞企鵝,混在一群懶洋洋的海豹周圍,企鵝成雙成對地搖搖擺擺,晃來晃去,看起來憨態可掬。同樣生活著巴布亞企鵝的島嶼還有納克港、天堂灣、庫佛維爾島。在南極洲,庫佛維爾島應該是巴布亞企鵝數量最多的島嶼了,它位于南緯 64 度 40 分,西經 62 度 37 分,和其他島嶼一樣,冰雪覆蓋,只有在海水沖刷的岸灘,才有裸露的礁石和鵝卵石灘。島上成千上萬的巴布亞企鵝聚集在一起,覓食、銜石筑巢、繁衍后代。
巴布亞企鵝,又名金圖企鵝、白眉企鵝,體長約 60 ~ 80 厘米,橘紅色的喙和蹼,眼旁有白色羽毛。幼企鵝背部呈灰色,腹部呈白色。是繼皇帝企鵝和國王企鵝之后體型最大的企鵝物種。雄性的巴布亞企鵝在換毛前最多可重達 8.5 公斤,交配前最少也重約 5.5 公斤;雌性巴布亞企鵝在換毛前則最多重約 7.5 公斤,但在孵出幼企鵝之后,它們日以繼夜地看守著巢,體重亦隨之降至 5 公斤或以下。巴布亞企鵝的巢是由一大堆小石頭繞圈而設的,可高達 20 厘米,直徑 25 厘米。它們會守著自己找來的石頭,慢慢建巢。此外,雌性的巴布亞企鵝在選擇配偶時也會觀察追求者所建的巢如何。巴布亞企鵝對深海捕魚頗為擅長。另外,它們是企鵝家族中最快速的泳手,游泳的時速可達 36 千米。
在庫佛維爾島的雪地上,坐下來,靜靜地看企鵝們忙忙碌碌:上千的企鵝在冰雪消融的鵝卵石山坡上,發出“嘎嘎嘎”的叫聲。這么多企鵝聚在一起能互相提防海燕及賊鷗偷襲自己的蛋及小企鵝。通常雄企鵝會先抵達并以鵝卵石修復自己的巢,雌企鵝則數日后抵達,在交配后產下兩顆卵,并立即交由雄企鵝孵卵 4 周;企鵝夫妻倆分工明確,一只企鵝趴著孵蛋,另一只就來來去去地尋找小石頭,叼回家來繼續筑巢。遠遠地瞅見有只企圖偷懶的企鵝,偷偷地就近在鄰居家巢里迅速銜個小石頭就跑,不想鄰居主人警覺性高,一嘴巴啄過來,而且昂著脖子“嘎嘎嘎”地發出警告,做賊的企鵝只好作罷,搖著笨拙的身體走開。
南極的 12 月份是夏季,而且我們出奇的幸運,在難得的連續幾天陽光明媚的日子來看望這些南極的小主人、小萌物們。企鵝們都屯積了一身的脂肪來適應常年冰雪的極地,可是到了這個季節就有點怕“熱”了,因此,他們經常需要趴在雪堆里給自己“降溫”,以免中暑。在這個季節,還是企鵝們交配孵育后代的時候。那天,在天堂灣的雪地里,有一對巴布亞企鵝在離我 5 米遠的地方交配起來,真是天當被來雪當床,人家自然和諧,一點都沒有害羞的感覺。也有灑脫的企鵝夫妻,面對面站著,啥也不做,就這么相對閉目養神。我注意到,另外一些企鵝負責尋找食物,他們成群結隊地走過雪地,跳過石灘,來到海邊,然后一只一只地躍入浪花翻滾的海里,那里有它們最愛的磷蝦和小魚。除了給在“家里”孵育后代的伴侶帶食物,有時候還要帶水,傳說企鵝的嘴巴還有神奇的海水淡化功能呢。
它們的后面,冰山頂上,有只憤世的企鵝,仰天長嘯,似乎在宣泄著內心的情緒。
更遠處的海邊,有艘不知道什么年代的木船,擱淺在冰雪中,有只企鵝站在船前,靜靜的站著,就像在等候著主人的歸來,又或像是守護著南極悠遠的歲月。
杰拉許海峽:阿德利企鵝夫妻的浪漫時光
我們在南極的時間里,遇到因為島嶼冰蓋積雪太厚無法登陸,所以這時候,我們只能由探險隊員駕駛沖鋒艇帶著我們在滿是浮冰的海面上巡游。
在南極半島的杰拉許海峽巡游時,我們遇見了另一種企鵝:黑頭黑腦的阿德利企鵝。阿德利企鵝的名稱來源于南極大陸的阿德利地,并以此命名的。阿德利企鵝高 50 ~ 70 厘米,體重 5 ~ 6公斤,眼圈為白色,頭部呈藍綠色,嘴為黑色,嘴角有細長羽毛,腿短,爪黑。阿德利企鵝羽毛由黑、白兩色組成,它們的頭部、背部、尾部、翼背面、下頜為黑色,其余部分均為白色。阿德利企鵝以各種魚類、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等為食。營巢于地面,用小卵石筑巢,全年均可繁殖,每窩產 2 枚卵,是南極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企鵝。據說阿德利企鵝的夫妻彼此忠誠,通常每年繁殖期都是同一個配偶,它們彼此記得對方的叫聲,靠著叫聲來找到對方。聽起來好浪漫的感覺,令人羨慕,心生感慨。我常年行走在路上,基本上一個人,不管是邂逅美景的驚喜,還是閑適溫暖的時光,或者是遭遇風雨徒步泥濘的時候,都只能是獨自照單全收。想想咱還不如人家企鵝呢。也許,咱一凡人,最需要的就是有一個熟悉而親切的聲音,陪伴左右,分享路上的點點滴滴吧!
在杰拉許海峽,阿德利企鵝坐著漂移的冰塊去旅行。我們把沖鋒艇熄火,靜靜地面對企鵝凝神觀察。海面安靜,無風,腳下的海水微微地漾著微波,浮冰以不易察覺的速度移動著。企鵝夫妻在潔白的冰上扇動翅膀,它們睜著圓溜溜的小眼睛,互相深情對望,恍若那是它們演出純情小短劇的舞臺。
半月島上的帽帶企鵝:如遇久別重逢的朋友
南極的半月島位于南極洲奇幻島附近,島的形狀因呈半月形而得名,島上遍布暗褐色巖石,設有阿根廷科考站。登上了半月島,迎接我們的是滿山坡的帽帶企鵝。我們行前收到的南極旅行手冊上,印著手繪的帽帶企鵝的樣子。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才發現那幅手繪企鵝圖案原來就在布宜一個街角酒吧的外墻上。我們,就是跟著帽帶企鵝走進南極的。
帽帶企鵝身高43 ~53 厘米,體重 4 公斤,最明顯的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道黑色條紋,像海軍軍官的帽帶,顯得威武、剛毅。蘇聯人稱之為“警官企鵝”。頰帶企鵝與同屬的阿德利企鵝長得相似,唯一的不同之處在于他有一條黑色細帶圍繞在下顎。軀體呈流線型,背披黑色羽毛,腹著白色羽毛,翅膀退化,呈鰭形,羽毛為細管狀結構,披針型排列,足瘦腿短,趾間有蹼,尾巴短小,軀體肥胖,大腹便便,行走蹣跚。其排卵期為 11 月下旬,每年夏天通常孵出兩只幼企鵝。與其它企鵝優先哺育較強壯的幼仔不同,帽帶企鵝同等對待其幼仔。幼企鵝的羽毛在 7 ~ 8 個星期后即長豐滿。其捕食活動主要在其聚集地附近的海域。它們習慣在午夜和中午潛入海水捕食。
其實就像很多偏心的爹媽一樣,我就偏愛這個胖乎乎、笨乎乎的帽帶企鵝,下巴上那道彎彎的線,看起來像時時上彎著嘴角在微笑。所以,半月灣的帽帶企鵝們讓我驚喜不已,我趴在雪地上,拍它們蹣跚的腳步;拍它們站在雪地上呆萌的樣子;拍它們雙雙整齊地邁開八字腳走近的樣子,我專心致志地拍著,掩不住對它們的喜愛,感覺它們是我久別重逢的朋友。
猛然回頭,有企鵝站在雪山頂,背后是飄著云絮的藍天。
在它的另一側雪山坡上,有只企鵝踽踽獨行,它的前方是渺無人煙的龜裂冰山和冰雪大漠。看著那孤獨的背影,恍如看到一個孤獨的人,正浪跡天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