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在斌



隨州“千年銀杏谷”綿延數里,據稱是現今世界上僅存的四個古銀杏群落中最大的一個。其中受保護的古銀杏樹有308棵,樹齡有上千年的,有數百年的,甚至還有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野生小樹,或高大挺拔,或冠蓋如云,天鐘靈秀,嘯雨吟風,翠云交干。走進銀杏谷,會不由自主地心結千古,從心底升起一股敬意,思索千年銀杏的生命傳奇……
舉世罕見的千年銀杏谷
“出門無所見,滿目銀杏園,屈指難盡數,何止株萬千。”
金秋燦爛,正是銀杏飄黃的季節。在湖北省隨州市洛陽鎮綿延數里的“千年銀杏谷”里,那些高大成片的銀杏樹正染成片片檸檬黃,把山村、小鎮裝扮得分外妖嬈。
古銀杏樹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活在世的銀杏樹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植物學家常把銀杏與恐龍相提并論。而在湖北隨州的洛陽鎮,竟有一條“千年銀杏谷”,據稱是現今世界上僅存的四個古銀杏群落中最大的一個。尤其是在胡家河和永興村一帶,數不清的參天古樹,氣勢磅礴,濃蔭蔽日。據統計,在這條綿延12余公里的狹長山谷內,有100年以上的古銀杏樹17000多株,1000年以上的古銀杏樹308株,定植銀杏樹510多萬株,樹連成片,構成群落,匯聚成谷,舉世罕見,被譽為“全國銀杏第一鎮” 和“中國銀杏之鄉”。每逢金秋時節,千年銀杏谷遍地金黃,蔚為壯觀,吸引了周邊大量游客前來觀賞,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見證滄桑歷史的銀杏禪院
在中國民間,歷來有拜老樹為神的習俗。相傳宋代神宗繼位后,天災頻頻,王安石推行青苗法,湖北隨州百姓為祈求天降甘露,良田保收,請了一位得道的高士在最枯瘠的山崗上種了一株銀杏樹,并篤信此樹能擋風雷,保一方安寧。以后許多年,不管旱澇,那個地方都能保住收成,當地百姓便視其為神樹。2008年冬天,中國南方多省出現極端寒冷天氣,一棵古銀杏樹莫名起火,燒了整整一天一夜,古銀杏樹干表面完全被燒焦。然而,不經磨難如何為神?第二年古樹又奇跡般地復活,從燒焦的軀干上重新長出枝葉。
如此說來,隨州的“千年銀杏谷”簡直就是“樹神大廟”,或稱“銀杏禪院”。在周氏祠旁,并排矗立著5棵樹齡均在3000年上下的巨大銀杏樹,樹圍都在8米左右,樹身堅實如鐵,需數人連手方可合圍,樹根盤結,相依相扶,蔭蓋數畝,當地人稱之為“五老樹”。在祠堂的一側,有一棵2500余年的銀杏,如“護法天王”一般落落出群。據傳為春秋初期的隨國大夫季梁所栽,他被李白尊為“神農之后,隨之大賢”,開儒家學說之先河,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南方第一文化名人”。因此,在銀杏谷的芳香中,還有一種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
在夏帝明玉珍結屯起義的遺址青林
寨救孤嶺上,有一棵樹齡2600余年的“銀杏至尊”,據說是朱元璋當了皇帝后所封。這棵曾經見證明太祖朱元璋與漢王陳友諒的廝殺的參天古樹,至今依然枝葉繁茂,古老剛勁。
洛陽鎮還是新四軍第五師的抗日根據地。靜靜地矗立在九口堰新五師司令部和政治部舊址的幾棵古銀杏樹,是李先念當年率領新五師與日寇浴血奮戰的最好“證人”。抗日戰爭時期,李先念、陳少敏等率領新四軍鄂豫挺進縱隊在隨州南部山區浴血奮戰長達3年之久,創建了白兆山抗日根據地。皖南事變后,遵照中央指示迅速在九口堰組建了新四軍第五師。1984年,時任國家主席的李先念,親筆為九口堰紀念館題寫了“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第五師司令部、政治部舊址”的匾額。
在祠堂的另一側,綿延數里如“三百羅漢”般排列著高低不等的銀杏樹,樹齡有上千年的,有數百年的,甚至還有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野生小樹,或高大挺拔,或冠蓋如云,一株株樹形優美,喬干通直,心形的葉片炯炯發光。走進這樣的銀杏林中,無法不令人流連忘返,禁不住一次次地深呼吸,陣陣清香沁入心脾,自覺通體澄徹。更為奇妙的是一些千年以上的“夫妻銀杏”,一雌一雄,相依相扶,下面盤根錯節,如龍蛇絞纏,上面枝干相交,連成一片,難分彼此。令人驚異不已,艷羨不已。
千年銀杏的生命傳奇
所有來到銀杏谷的人,都會提出一個相同的問題:這么多千年古樹,是如何躲過“大煉鋼鐵”時的砍樹運動?當地人的回答也大致相同。千年銀杏質地堅硬,其本身就是“植物鋼鐵”,要砍伐它非同易事,有好事者樹沒砍倒反砍傷了自己的大腿、砍掉了手指……如此一傳十,十傳百,經過反復渲染之后,銀杏谷便成了砍樹者的禁地。
但最主要的還是當地百姓的呵護。“樹大賢于人有用,節高仙于世無情”,古銀杏歷經千年風雨輪回,當地百姓都敬其為神,千方百計地加以保護,使滿谷的銀杏躲過了那一劫。到度荒時,銀杏樹就加倍回報百姓。它通身是寶,被列為“珍稀名貴經濟樹種”,其果實更是可自食、可入藥的珍品。一棵百年以上的大樹每年可結白果數百公斤,改革開放之初,一棵大銀杏樹,一年就能造就一個“萬元戶”。
俗諺說:“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賺錢”。銀杏卻要20年才開始結果,40年后才能大量結果。所以又稱“公孫樹”,即公公栽樹,孫子才能納涼吃果。唯其生長緩慢,才成為樹中的壽星,且絕少有病蟲害。
千年銀杏谷,也是人類的“長壽谷”。眾多的古銀杏,是千年時空交融的杰作,走進銀杏谷,會不由自主地心結千古,從心底升起一股敬意,思索千年銀杏的生命傳奇……
TIPS
銀杏樹,又稱白果樹、公孫樹,稱公孫樹是因為銀杏樹生長很慢,阿公種樹,須等到孫子一代,才能開花結果,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銀杏樹不僅葉子可以欣賞,而且果實味道鮮美,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極高,對游客極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