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南疆++陳婷婷++孫燕平
【摘要】目的:總結健康教育干預在采血暈針體檢者中的護理經驗。方法:選擇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進入我院進行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選擇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進入我院進行體檢者100例作為實驗組,對照組進行常規采血,實驗組加強健康教育干預,比較兩組在采血暈針發生率。結果:對照組暈針發生率5%明顯高于實驗組0%的暈針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健康教育干預模式應用于采血工作以及預防采血暈針工作中能夠有效降低暈針發生率,同時對促進護患關系也有一定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干預;采血暈針體檢者;護理體會
隨著人們養生意識以及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體檢已經成為了不少人每年都進行的項目。在體檢中采血屬于一項十分常見的檢查項目,但是在采血中出現暈針的現象時有發生[1]。在醫學中,暈厥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過性腦供血不足引發的意識障礙[2]。而采血暈針是體檢者在進行血液標本采集的過程中因為過度緊張或者疼痛刺激導致的暈厥,由于暈厥可能引發嚴重的后果,因此本文將健康教育干預應用于降低采血暈針發生率的研究中,現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進入我院進行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選擇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進入我院進行體檢者100例作為實驗組,對照組100例,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齡在20-75歲之間,平均年齡(45.2±4.77)歲。實驗組100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齡16-77歲之間,平均年齡(45.3±5.01)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采血工作模式,包括以下幾點:①囑咐體檢者體檢之前需要禁食、禁水;②由護理人員進行采血操作,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針與采血管進行靜脈采血,在進行采血之前檢查試管是否正常。護理人員在采血過程中應該保證采血的穿刺深度,選擇最佳的采血部位,整個采血過程應該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及時標貼血氧,確保整個采血工作正確無誤。
實驗組采用健康教育干預體檢模式,包括以下幾點:①心理護理:考慮到體檢者在采血時容易出現情緒上的波動,加上疼痛容易促使患者情緒煩躁,因此護理人員應該使用各種方式加強對患者情緒上的安撫。例如使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盡快完成采血工作。護理人員可以可以利用音樂來進一步放松患者緊張心理,促進患者內啡肽的分泌,降低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機率,讓患者產生愉悅感。②加強環境的護理:對采血室的溫度、濕度進行調節與控制,加強通風,保持室內溫度恒定。保證采血室的清潔、衛生,嚴格按照相關消毒標準進行地面、臺面的消毒。③護理人員自身需要注意其言行舉止,在于體檢者交談的過程中盡量輕聲細語,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同時向體檢者講解各種采血的相關知識。④加強宣教:在才學前詢問體檢者的既往史,向體檢者介紹積極配合采血工作的意義,在交談過程中發現體檢者的興趣點,轉移體檢者在采血時的注意力。⑤加強對高危人群的護理,針對年齡較大的體檢者應該重點加強采血前的準備工作,陪伴在體檢者身邊分散體檢者的注意力,護理人員在穿刺的過程中盡量避免來回推針,盡量做到一次完成,又快又準。
1.3療效評價標準
統計與比較兩組100例患者發生暈針的次數。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 SPSS l7.0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X2校驗,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比較兩組在采血過程中發生暈針的情況
在采血過程中如果發生暈厥,輕則惡心、嘔吐、頭暈等,重則出現意識喪失、血壓下降、休克等[3]。體檢者出現暈厥的原因可能與心理因素、年齡太大、身體素質、空腹狀態以及其他因素有關,因此受到外界刺激等導致人體迷走神經興奮,內臟器官血管擴張,心率緩慢、心肌收縮無力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引發暈厥[4]。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采血暈針發生率,使用健康教育的護理干預模式是一種良好效果[5]。在此次研究中,實驗組采用健康教育干預模式,通過對體檢者一個有計劃、有目的的交流,讓體檢者在心理上得到放松、精神上得到放松以及注意力上得到轉移,同時聯合有效的其他護理工作,借助護理人員良好的專業操作技術以及職業道德充分做好對體檢者的健康教育,在完成采血的同時將各種注意事項以及其他指導事項告知體檢者,有效降低采血暈針的發生率。考慮到心理因素與暈厥存在較大關系,因此護理人員要著重加強心理護理工作,可以在扎止血帶、采血穿刺的過程中與體檢者聊天,針對是針對初次采血的體檢者以及年齡較大的體檢者,通過交談分散其注意力,從而減輕體檢者在采血過程中的不適感。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暈針發生率5%明顯高于實驗組0%的暈針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使用健康教育干預模式應用于采血工作以及預防采血暈針工作中能夠有效降低暈針發生率,同時對促進護患關系也有一定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劉士梅.健康教育干預在采血暈針體檢者中的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1,18(03):12-14.
[2]羅致寧,王麗娟.院外健康體檢靜脈采血暈針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學創新,2013,27909):58-59.
[3]農紅顏.預防暈針的研究進展[J].右江醫學,2013,11(02):277-280.
[4]胡靖.淺談健康體檢中語言交流對于暈針現象的作用[J].中國療養醫學,2013,19(07):670-671.
[5]曹曉濤.健康體檢采血暈針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23(1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