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娟
【摘要】目的:探討骨科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方案臨床應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8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運用中醫護理,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差異。結果:在護理有效率上,觀察組為95%,對照組為72.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為92.5%,對照組為67.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骨科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方案的運用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復,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護理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臨床骨科常見病與多發病,該疾病會導致患者腰腿痛,甚至導致患者正常生活與工作受限。該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受損,髓核突出或者導致神經根與馬尾神經刺激而產生的腰腿痛癥狀。在中醫理論中,該病屬于腰腿痛與偏痹范疇。中醫護理方式多樣,可以有效的針對病情特點展開,提升患者恢復效果[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8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齡范圍為30歲至58歲,平均年齡為(48.2±5.9)歲;病程時長為1d至11年,平均時長為(2.7±1.5)年;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范圍為30歲至57歲,平均年齡為(47.9±3.6)歲;病程時長為3d至10年,平均時長為(2.2±1.6)年;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運用中醫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在腰部使用中藥護理,可以用來敷貼、涂擦、熱敷等。如果患者有肢體麻木感,需要對麻木患處進行按摩拍打,保持適宜力度,提升機體舒適感。肢體麻木需要做好保暖,同時做好下肢關節的伸屈運動,同時配合中藥外用治療。在臥床期間或者有活動困難時,需要指導開展四肢關節的主動活動鍛煉以及腰背肌活動,提升肌肉耐力與強度。其中運用中藥涂擦,可以達到活血化瘀與消腫止痛功效,采用中藥藥酒,其藥物成分為兩面針、冰片、威靈仙、蓽茇、細辛、制草烏、白芷等中藥材,通過95%醫用酒精泡制,在過濾去渣后,將15ml藥酒加熱20s后溫度在40℃前后,運用紗布蘸適量藥液針對患處做涂擦,同時通過適量的揉擦來提升患者舒適度,力度以患者不疼痛為宜,促使藥液滲透到組織中。整個流程每次為3至5min,每天2次,1療程為7天,1療程結束后暫停2天再進行下一個療程。中藥熱熨護理,將配置的藥渣用藥袋裝好,藥物保持不滴水的干濕度為宜,放入微波爐加熱后運用棉布包裹,當溫度保持在50℃至60℃后針對患處做熱熨,開始應該保持快動作,可以采用適度的小幅度拍打,如果藥包不燙后可以采用揉包法處理,而后做壓包??梢赃\用毛巾覆蓋來保持藥包溫度,每個部位進行20至30min熱熨,每天2次,1療程為7天,1療程結束后暫停2天再進行下一個療程。進行穴位敷貼,將桃仁、木瓜、乳香、杜仲、延胡索、肉桂、干姜、骨碎補、沒藥、蒼術、香附和當歸藥材按比例研磨成粉狀,而后運用生姜汁將藥粉調制為膏狀,可以加入適量蜂蜜來提升膏狀粘稠度,而后針對阿是穴、腎俞、大腸俞、次髎和腰陽關等穴位做敷貼,每天1次。每次4至6h敷貼,1療程為7天,1療程結束后暫停2天再進行下一個療程[2-4]。
1.3 評估觀察
評估觀察兩組患者護理療效、護理滿意度情況。療效劃分為痊愈、有效和無效。痊愈標準為相關癥狀消除,可以開展正常工作與生活;有效標準為癥狀和體征消除,但是在持續1h站立或者行走情況后會產生腰部與下肢的疼痛或者麻木感;無效標準為癥狀與體征沒有顯著改善,甚至嚴重化。有效率為痊愈和有效標準人群的總比例。
1.4 統計學分析
將采集的數據通過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同時以p<0.05作為組間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標準。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有效率情況
如表1所示,在護理有效率上,觀察組為95%,對照組為72.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如表2所示,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為92.5%,對照組為67.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日常生活管理上也要注意細節。對于急性其患者要保持臥床休息,如果下床活動需佩戴腰托,不可以進行久坐,同時要避免彎腰提拉重物,如果要拾起地面物品,需先保持雙腿下蹲后挺直腰部再緩慢的拾起物品。日常要坐硬板凳,避免受涼與疲勞。可以配合一定鍛煉活動方式,如五點支撐與飛燕式的腰背肌的功能訓練。飲食上要依據不同疾病分型做對應的食療護理。腰腿痛者需要使用硬板床,同時保持平臥位,可以在腰部墊入薄墊來保持腰部應有的生理曲線,避免身體扭曲狀態,在急性發作期需要保持連續3周的臥床休息,同時做好身體保暖,避免受涼。
【參考文獻】
[1] 胡艷芳,張維維,呂燕等.骨科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方案臨床應用[J].中國病案,2014,15(5):78-80.
[2] 傅秀珍,陳夢麗,陳少華等.腰椎間盤突出癥1294例中醫癥候特征及護理探討[J].廣東醫學,2013,34(13):2112-2114.
[3] 陳少華,傅秀珍,張廣清等.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模式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10):147-150.
[4] 陳青秀.中醫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應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4):42-43.